士兰微的主营业务 SH600460.主板 可融资 沪股通

04月30日: 预计财报发布

价: 18.76 (-0.95%)
估值日期: 昨天
PE/扣非PE: 亏损/300.00
市净率PB: 2.60
股息率: 0.45%
ROE: -
A股市值: 312亿
行业: 半导体
净利润同比: -103.40%.23Q4
北上持股: 2.26% 5日+0.1%
今年来涨: -17.83%
上市日期: 2003.03

公司名称: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实控人:陈向东 (6.11%),范伟宏... 所属省份:浙江省 所有制性质:民营企业 成立日期:1997.09 员工人数:9,294
主要业务:电子元器件、电子零部件及其他电子产品设计、制造、销售,经营进出口业务(范围详见外经贸部批文)。
主营业务 - 历史详情
主营业务
查看历年营收、净利润
经营概述 - 2023年报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受地缘冲突、通胀,以及一些西方国家政府采取“单边主义”贸易政策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全球半导体行业经历了2021年高速增长后,2022年增速开始回落,并在2023年进一步回落。2023年,国内半导体市场结构性分化依然较为明显:一方面,与普通消费电子相关的产品需求较为疲软;另一方面与汽车、新能源等相关的产品需求较为旺盛;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国产芯片进口替代的进程明显加快。公司上下紧紧围绕董事会于年初提出的“持续提升综合能力,发挥IDM模式的优势,聚焦高端客户和高门槛市场;重点瞄准当前汽车和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契机,抓住国内高门槛行业和客户积极导入国产芯片的时间窗口,利用我们有多条不同尺寸硅芯片产线和化合物产线的特点拓展工艺技术与产品平台”这一指导方针,继续在特色工艺平台建设、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战略级大客户合作等方面加大投入,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933,954万元,比2022年增长12.77%;公司营业利润为-4,878万元,比2022年减少104.09%;公司利润总额为-5,688万元,比2022年减少104.77%;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79万元,比2022年减少103.40%;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5,890万元,比2022年减少90.67%。
2023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出现亏损的主要原因,系公司持有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中昱能科技、安路科技股票价格下跌,导致其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税后净收益-45,227万元。
公司三大类产品(集成电路、分立器件产品和发光二极管产品)营收情况、主要子公司、参股公司的经营情况:
一、公司集成电路营收情况
2023年,公司集成电路的营业收入为31.29亿元,较上年增长14.88%,公司集成电路营业收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公司IPM模块、DC-DC电路、LED及低压电机驱动电路、32位MCU电路、快充电路等产品的出货量明显加快。
2023年,公司IPM模块的营业收入达到19.83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37%。目前,公司IPM模块已广泛应用到下游家电、工业和汽车客户的变频产品上,包括空调、冰箱、洗衣机,油烟机、吊扇、家用风扇、工业风扇、水泵、电梯门机、缝纫机、电动工具,工业变频器、新能源汽车等。2023年,国内多家主流的白电整机厂商在变频空调等白电整机上使用了超过1亿颗士兰IPM模块,较上年同期增加38%。预期今后公司IPM模块的营业收入将会继续快速成长。
2023年,公司MEMS传感器产品的营业收入达到2.86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6%。虽然受下游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市场需求放缓,传感器产品价格下跌的影响,公司加速度传感器营收有所下降,但国内大多数手机品牌厂商已在大批量使用公司加速度传感器,公司加速度传感器的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20%-30%。四季度,公司六轴惯性传感器(IMU)已向国内某智能手机厂商批量供货。公司MEMS传感器产品除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消费领域继续加大供应外,还将加快向白电、工业、汽车等领域拓展,预计今后公司MEMS传感器产品的出货量将较快增长。
2023年,公司32位MCU电路产品呈现出较快的增长态势。公司推出了基于M0内核的更大容量Fash更多管脚的通用高性能控制器产品,以满足智能家电、伺服变频、工业自动化、光伏逆变等多领域高性能控制的需求。经过多年持续发展与积累,公司电控类及主控类产品已形成系列化,与公司丰富的功率器件、IPM模块一起为白电及工业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
二、公司分立器件产品营收情况
2023年,公司分立器件产品的营业收入为48.32亿元,较上年增长8.18%。分立器件产品中,超结MOSFET、IGBT器件、IGBT大功率模块(PIM)等产品的增长较快,公司的超结MOSFET、IGBT、FRD、高性能低压分离栅MOSFET、SiCMOSFET等分立器件的技术平台研发持续获得较快进展,产品性能达到业内领先的水平。公司的分立器件和大功率模块除了加快在大型白电、工业控制等市场拓展外,已开始加快进入电动汽车、新能源等市场,预期今后公司的分立器件产品营收将继续快速成长。
2023年,公司IGBT(包括IGBT器件和PIM模块)的营业收入已达到1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40%以上。
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V代IGBT和FRD芯片的电动汽车主电机驱动模块,已在比亚迪、吉利、零跑、广汽、汇川、东风、长安等国内外多家客户实现批量供货;公司用于汽车的IGBT器件(单管)、MOSFET器件(单管)已实现大批量出货,公司用于光伏的IGBT器件(成品)、逆变控制模块、SiCMOS器件也实现批量出货。同时,公司应用于汽车主驱的IGBT和FRD芯片已在国内外多家模块封装厂批量销售,并在进一步拓展客户和持续放量过程中。
2023年,公司已完成V代IGBT和FRD芯片的技术升级,性能明显提升,应用于新一代的降本模块和高性能模块,已送用户评测。公司还完成了多个电压平台的RC-IGBT产品的研发,该类产品性能指标先进,今后将在汽车主驱、储能、风电、IPM模块等领域中推广使用。
2023年,公司加快推进“士兰明镓SiC功率器件芯片生产线”项目的建设。截至目前,士兰明镓已形成月产6,000片6吋SiCMOS芯片的生产能力,预计2024年年底将形成月产12,000片6吋SiCMOS芯片的生产能力。
公司已完成第Ⅲ代平面栅SiC-MOSFET技术的开发,性能指标达到业内同类器件结构的先进水平。基于公司自主研发的Ⅱ代SiC-MOSFET芯片生产的电动汽车主电机驱动模块,已通过部分客户测试,已在2024年一季度开始实现批量生产和交付,预计全年应用于汽车主驱的碳化硅PIM模块的销售额将达到10亿元人民币。
2023年,公司推出了SiC和IGBT的混合并联驱动方案(包括隔离栅驱动电路)。
公司正在加快汽车级IGBT芯片、SiC-MOSFET芯片和汽车级功率模块(PIM)产能的建设,预计今后公司IGBT器件成品和芯片、PIM模块(IGBT模块和SiC模块)等产品的营业收入将快速成长。
三、公司发光二极管产品营收情况
2023年,公司发光二极管产品(包括士兰明芯、士兰明镓的LED芯片和美卡乐光电的LED彩屏像素管)的营业收入为7.42亿元,较上年增加1.28%。
2023年,受LED芯片市场价格竞争加剧的影响,公司LED芯片价格较去年年末下降10%-15%,导致控股子公司士兰明芯、士兰明镓出现较大的经营性亏损。对此,公司在加快推出mini-显示芯片新产品、稳固彩屏芯片市场份额的同时,加快植物照明芯片、汽车照明芯片、高端光耦芯片、大功率照明芯片、安防补光照明芯片等新产品上量。二季度开始,公司LED芯片生产线产能利用率持续提升、已接近满产。2023年全年公司LED芯片销售额较去年同期有一定幅度的增长。截至目前,士兰明芯、士兰明镓合计拥有月产14-15万片4吋LED芯片的产能。
2023年,受国内外LED彩色显示屏市场需求放缓的影响,公司子公司美卡乐光电公司的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约20%。对此,美卡乐公司在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加强成本管控,保持了经营获利能力。2024年,随着国内外LED彩色显示屏市场需求进一步回升,预计美卡乐公司营业收入将会较快增长,其盈利水平也将得以提升。
四、主要制造工厂经营情况
1、士兰集科
2023年,公司重要参股公司士兰集科公司总计产出12吋芯片46.4万片,较上年同期减少1.28%,实现营业收入21.5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33%。2023年,士兰集科加快推进IGBT芯片产能建设,截至2023年年底,已具备月产2.5万片IGBT芯片的生产能力;同时,士兰集科在车规级模拟集成电路芯片工艺平台建设上也取得重要进展,已有多个产品进入试生产。2024年,士兰集科将加快车规级IGBT、MOSFET等功率芯片产能释放,并加大车规级模拟集成电路芯片工艺平台的建设投入,改善盈利水平。
2、士兰集昕
2023年,公司子公司士兰集昕公司产能利用率保持稳定,总计产出8吋、12吋芯片74.71万片,与去年同期增加14.94%。2023年,士兰集昕公司继续加快产品结构调整的步伐,附加值较高的高压超结MOS管、高密度低压沟槽栅MOS管、大功率IGBT、MEMS传感器等产品的出货量增长较快。2024年,士兰集昕将扩大MEMS传感器芯片制造能力,并加快建设8吋硅基GaN功率器件芯片量产线。
3、士兰集成
2023年,公司子公司士兰集成公司受外部需求放缓的影响,产能利用率有一定幅度的下降,总计产出5、6吋芯片221.74万片,比上年同期减少6.85%。二季度开始,士兰集成公司生产线产能利用率有显著提升,并全年实现经营性盈利(未含对士兰明芯的投资亏损)。2024年,士兰集成将加强新工艺技术平台开发,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加强成本控制,保持生产经营稳定。
4、成都士兰
2023年,公司子公司成都士兰公司外延芯片生产线产出有所减少,但得益于PIM模块封装生产线产出的快速增长,其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87%。截至目前,成都士兰公司已具备月产20万只汽车级功率模块的封装能力。2024年,成都士兰公司将增加生产设备投入,进一步扩大汽车级和工业级功率模块的封装能力。
5、成都集佳
2023年,公司子公司成都集佳公司保持稳定生产,其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4%。截至目前,成都集佳公司已形成年产功率模块2.1亿只、年产功率器件12亿只、年产车用LED灯珠1,800万颗等产品的封装能力。2024年,成都集佳将进一步加大对IPM功率模块封装线的投入,扩大其生产能力。
6、士兰明镓
2023年,士兰明镓LED芯片生产线产能加快释放,同时SiC功率器件芯片生产线也进入小批量试生产阶段,全年实现营业收入5.39亿元,较2022年增加68%。2024年,士兰明镓公司将继续加大在植物照明、车用LED、红外光耦、安防监控等中高端应用领域的拓展力度,进一步推出高附加值的产品,同时加快实现SiC功率器件芯片生产线产量爬升,改善盈利水平。
2023年公司主要获奖情况
5月30日-31日,“第三届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创新论坛(CIAS2023) ”在安徽省芜湖市举办。论坛期间,会议主办方举行了CIAS2023金翎奖颁奖典礼,士兰微电子荣获“2023年度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年度最具影响力品牌”。
7月20日-21日,第十七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半导体分立器件年会暨2023年中国半导体器件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论坛于杭州市萧山区举行。会上,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公布了“2022年中国半导体行业功率器件十强企业”名单,士兰微电子荣列“功率器件十强企业”首位。
10月30日,“第五届硬核芯生态大会暨2023汽车芯片技术创新与应用论坛”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士兰微电子SiC电动汽车电驱功率模块SSM1R7PB12B3DTFM荣获“2023年度最佳功率器件奖”。
12月7日,以“智变重构-创引未来”为主题的2023(第20届) 中国物联网产业大会暨品牌盛会在杭州举行,士兰微荣获“半导体国产卓越品牌”称号。
“一路行来,初心不改;面向未来,星辰大海。”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已成为目前国内领先的IDM公司。作为IDM公司,公司带有资产相对偏重的特征,在外部经济周期变化的压力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承受经营利润波动的压力。但是相对于轻资产型的Fabess设计公司,公司在特色工艺和产品的研发上具有更突出的竞争优势:实现了特色工艺技术与产品研发的紧密互动,以及集成电路、功率器件、功率模块、MEMS传感器、光电器件和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芯片的协同发展;公司依托IDM模式形成的设计与工艺相结合的综合实力,加快提升产品品质、加强控制成本,向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产品与服务,可满足下游整机(整车)用户多样化需求,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2023年,公司电路和器件成品的销售收入中,已有71%的收入来自大型白电、通讯、工业、新能源、汽车等高门槛市场。当前,在国家政策持续支持,以及下游电动汽车、新能源等行业快速发展、芯片国产替代进程明显加快的大背景下,士兰微电子迎来了较快发展的新阶段。士兰微电子将加快实施“一体化”战略,持续推动满足车规级和工业级要求的器件和电路在各生产线上量,持续推动士兰微整体营收的较快成长和经营效益的提升。
“君行吾为发浩歌,鲲鹏击浪从兹始。洞庭湘水涨连天,艨艟巨舰直东指。”2003年3月11日,士兰微作为国内第一家民营芯片设计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2023年,士兰微迎来“上市20周年”。二十年来,我们经受了多轮行业周期变化所带来的压力和挑战。我们知道:“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
“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我们将秉承“诚信、忍耐、探索、热情”的企业精神,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将以国际上先进的IDM大厂为学习标杆,努力向“成为具有自主品牌、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综合性半导体产品公司”这一长期发展目标迈进,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稳健繁荣做出贡献。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1、半导体和集成电路产品设计与制造一体的模式
公司从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业务开始,逐步搭建了特色工艺的芯片制造平台,并已将技术和制造平台延伸至功率器件、功率模块、MEMS传感器、光电器件的封装领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IDM(设计与制造一体)经营模式。IDM模式可有效进行产业链内部整合,公司设计研发和工艺制造平台同时发展,形成了特色工艺技术与产品研发的紧密互动,以及集成电路、功率器件、功率模块、MEMS传感器、光电器件和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的协同发展。公司依托IDM模式形成的设计与工艺相结合的综合实力,加快产品研发进度、提升产品品质、加强成本控制,向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产品与服务,可满足下游整机(整车)用户多样性需求,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能力。
2、产品群协同效应
公司从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企业完成了向综合性的半导体产品供应商的转变,在特色工艺平台和在半导体大框架下,形成了多个技术门类的半导体产品,比如多个技术门类的模拟电路、多个技术门类的功率半导体芯片、智能功率模块(IPM)、汽车级和工业级大功率模块(PIM) 、化合物半导体器件(LED芯片、SiC、GaN功率器件)、MEMS传感器等。这些产品已经可以协同、成套进入整机应用系统,市场前景广阔。
3、较为完善的技术研发体系
公司已经建立了可持续发展的产品和技术研发体系。多品类的模拟电路、变频控制系统和芯片、MEMS传感器产品、以IGBT、超结MOSFET和高密度沟槽栅MOSFET为代表的功率半导体产品、第三代碳化硅化合物功率半导体产品、智能功率模块产品(IPM)、车规级和工业级功率模块产品(PIM)、高压集成电路、美卡乐高可靠性指标的LED彩屏像素管等新技术产品都是公司近几年在这个技术研发体系中依靠自身的高强度投入和积累完成的。
公司的研发工作主要可分为两个部分:芯片设计研发与工艺技术研发。在芯片设计研发方面,公司依照产品的技术特征,将技术研发工作根据各产品线进行划分。目前主要分为电源与功率驱动产品线、基于MCU的功率控制产品线、专用电路产品线、MEMS传感器产品线、IPM功率模块产品线、PIM功率模块产品线、汽车电子产品线、智能家电及新能源产品线、智控处理器产品线、光电产品线、分立器件产品线等。公司持续推动新产品开发和产业化,根据市场变化不断进行产品升级和业务转型,保持了持续发展能力。
在工艺技术平台研发方面,公司依托于已稳定运行的5、6、8、12吋芯片生产线和正在快速上量的先进化合物芯片生产线,建立了新产品和新工艺技术研发团队,陆续完成了国内领先的高压BCD、超薄片槽栅IGBT、超结高压MOSFET、高密度沟槽栅MOSFET、快恢复二极管、MEMS传感器、SiC-MOSFET器件等工艺的研发,形成了比较完整的特色工艺制造平台。这一方面保证了公司产品种类的多样性,另一方面也支撑了公司电源管理电路、信号链电路、IPM智能功率模块、IGBT功率模块、SiC功率模块、GaN功率器件、MEMS传感器、智能光电产品等各系列产品的研发。
4、面向全球品牌客户的品质控制
公司建立了完整的质量保障体系,依托产品研发和工艺技术的综合实力提升和保证产品品质。目前公司已经获得了ISO/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QC080000有害物质管理体系标准认证、索尼GP认证、欧盟ROSH认证、ECO认证等诸多国际认证,产品已经得到了VIVO、OPPO、小米、美的、格力、海信、海尔、比亚迪、吉利、广汽、零跑、汇川、阳光、卧龙、LG、欧司朗、索尼、台达、达科、日本Nedic等全球品牌客户的认可。公司设计研发、芯片制造、测试系统的综合实力,保证了产品品质的优良和稳定,是公司参与市场竞争、开发高端市场、开发高品质大客户的保障。
5、优秀的人才队伍
公司已拥有一支超过500人的集成电路芯片设计研发队伍、超过3,500人的芯片工艺、封装技术、测试技术研发和产品应用支持队伍。公司还建立了较为有效的技术研发管理和激励制度,保证人才队伍的稳定,为公司在竞争激烈的半导体行业中保持持续的技术研发能力和技术优势奠定了基础。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为933,954万元,比2022年增长12.77%;公司营业利润为-4,878万元,比2022年减少104.09%;公司利润总额为-5,688万元,比2022年减少104.77%;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579万元,比2022年减少103.40%;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5,890万元,比2022年减少90.67%。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
1、报告期内,公司持有的其他非流动金融资产中昱能科技、安路科技股票价格下跌,导致其公允价值变动产生的税后净收益为-45,227万元。
2、报告期内,下游普通消费电子市场景气度相对较低,造成公司部分消费类产品出货量明显减少、其价格也有一定幅度的回落,对公司的销售和利润增长造成一定压力。对此,公司加大了模拟电路、IGBT器件、IPM智能功率模块、PIM功率模块、碳化硅功率模块、超结MOSFET器件、MCU电路、化合物芯片和器件等产品在大型白电、通讯、工业、新能源、汽车等高门槛市场的推广力度,公司总体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12.77%。
3、报告期内,公司对士兰明镓完成增资,取得士兰明镓控制权,将士兰明镓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因合并产生投资收益29,461万元;同时,公司当期确认对士兰明镓的投资收益-9,694万元,两者合计影响损益19,767万元。
4、报告期内,受LED芯片市场价格竞争加剧的影响,公司LED芯片价格较去年年末下降10%-15%,导致控股子公司士兰明芯经营性亏损较上年度进一步扩大。
5、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对模拟电路、功率器件、功率模块、MEMS传感器、碳化硅MOSFET等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加快汽车级和工业级电路和器件芯片工艺平台的建设进度,加大汽车级功率模块和新能源功率模块的研发投入,公司研发费用较去年同期增加了21.47%。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 行业格局和趋势
1、行业发展趋势
2023年,受地缘政治冲突、通胀,以及一些西方国家政府采取“单边主义”贸易政策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全球半导体行业经历了2021年高速增长后,2022年增速开始回落,并在2023年进一步回落。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3年中国的集成电路产量为3,514亿块,同比增长6.9%。继去年下滑后,集成电路产量再次恢复上涨趋势,然而集成电路进出口量已连续两年下滑。
根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数量总额4,796亿块,同比下降10.9%;出口数量总额2,678亿块,同比下降2%;贸易逆差2,117亿块,同比下降20.1%。近五年进口数量总额26,421亿块,出口数量13,404块,贸易逆差13,016亿块。从金额看,2023年,我国集成电路进口总额3,502亿美元,同比下降15.7%;出口金额总额1,364亿美元,同比下降11.4%;贸易逆差2,138亿美元,同比下降18.3%。近五年进口总额18,539亿美元,出口总额6,623亿美元,贸易逆差11,916亿美元。
根据Counterpoint的半导体收入跟踪,全球前20大半导体供应商中只有6家报告收入同比增长。尤其是内存行业,2023年的收入同比下降了43%。全球前20大半导体供应商的市场份额为71%,低于2022年的76%,收入同比下降14%。
CounterpointResearch高级分析师WiiamLi指出,人工智能是2024年半导体行业的主要增长动力。他预测,由于供应过剩情况的正常化和需求复苏,内存行业将出现复苏。预计汽车行业也将为市场增长做出贡献,英飞凌和意法半导体在2023年展示了这一点。
根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公布的数据,2023年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总额为5,268亿美元,比2022年的5,741亿美元下降了8.2%。从地区来看,欧洲销售额增长了4.0%,成为唯一在2023年实现年度增长的地区市场。2023年所有其他地区市场的年销售额下降:日本(-3.1%) 、美洲(-5.2%) 、亚太/所有其他市场(-10.1%) 和中国(-14.0%) 。
2023年,逻辑产品的销售总额为1,785亿美元,成为销售额最高的产品类别。内存产品销售额位居第二,总计923亿美元。微控制器单元(mcu) 增长了11.4%,达到279亿美元。汽车集成电路的销售额同比增长23.7%,达到创纪录的422亿美元。
SIA指出,2022年的销售总额是业内有史以来最高的,且市场在2023年下半年已开始回升。2023年第四季度全球半导体产业的销售额为1,460亿美元,同比增长11.6%,环比增长8.4%。2023年12月的销售额为486亿美元,环比增长了1.5%。2023年12月,中国(4.7%) 、美洲(1.8%) 和亚太/其他地区(0.3%) 的销售额比11月有所增长,但日本(-2.4%) 和欧洲(-3.9%) 的销售额有所下降。SIA预计2024年全球半导体产业销售额将增长13.1%。
SIA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ohnNeuffer表示:“2023年初,全球半导体销售低迷,但在下半年强劲反弹,预计2024年市场将实现两位数增长。由于芯片在全球依赖的无数产品中发挥着更大、更重要的作用,半导体市场的长期前景极为强劲。推进政府政策,投资研发,加强半导体劳动力,减少贸易壁垒,将有助于该行业在未来许多年继续增长和创新。
另据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3月6日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月份全球半导体行业销售总额为476亿美元,与2023年1月份的413亿美元相比增长了15.2%,但与2023年12月份的487亿美元相比下降了2.1%。
2、行业竞争格局
半导体行业是继石油之后,全球贸易额第二大的行业(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消费市场,芯片年进口额已超过2万亿元人民币)。据海关总署公布的2023年进出口主要商品数据,我国货物贸易进口总值达2.55万亿美元。其中,集成电路进口总金额为3,502亿美元,占比达13.70%。虽然集成电路进口额同比下降11.4%,但仍然比同期原油进口金额3,375亿美元高3.76%,持续成为我国第一大进口商品。
半导体行业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完全让芯片供应链自主化。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与人类社会息息相关,无论是能源、交通、医疗等传统行业,还是AI、无线网络、量子技术等新兴行业,都高度依靠半导体的发展,目前一些西方国家政府推行“单边主义”贸易政策,对半导体需求和供应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如果半导体供应链长期处于不稳定的状态,其他行业的发展也将受到很大影响。因此各国政府应减少对芯片技术出口的限制,加大对基础研究等投入,以推动全球半导体行业的持续创新。
近些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统计,2021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10,458.3亿元,同比增长18.2%。其中,设计业销售额为4,519亿元,同比增长19.6%;制造业销售额为3,176.3亿元,同比增长24.1%;封装测试业销售额2,763亿元,同比增长10.1%。
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集成电路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教授统计,2023年国内芯片设计企业的数量已达到3,451家,比2022年的3,243增加208家,数量增长了6.4%。2023芯片设计行业销售额预计为5,774亿元,比2022年的4,587亿元增长8%,增速比2022年的16.5降低了8.5个百分点。
在2023年的3,451家芯片设计公司当中,预计有625家企业的销售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比2022年的566家增加59家,增长10.4%。这625家销售过亿元人民币的企业销售总和达到5,034.2亿元,比上年的4,940.6亿元增加了93.6亿元,占全行业销售总和的比例为87.2%,与上年的85.1%相比提升了2.1个百分点。在余下2,826家设计企业中,有1,910家公司的年销售额是小于1000万元的,占比高达55.35%。1,000万元-5,000万元之间的公司有740家,5,000万元-1亿元之间的公司有176家。
由此可见,尽管近些年设计企业数量增长较快,但国内芯片设计企业经营规模总体较小,同质化竞争较为严重。中国芯片设计企业正面对国内外市场的双重挑战。
同样,国内芯片制造企业也存在相类似情况。2021年3月8日,国际研究机构ICInsights发布了《2022麦克林报告》,报告分析了全球至2026年的纯晶圆代工市场份额的变化。ICInsights认为,尽管中国大陆代工企业计划未来五年增加半导体市场基础设施,但中国大陆代工企业在高端代工领域还缺乏一些竞争力,因此到2026年中国大陆企业在纯代工市场的总份额将保持相对平稳。ICInsights预计到2026年,中国大陆代工企业将占据纯代工市场8.8%的份额,比2006年11.4%的峰值份额低2.6个百分点。
对此,国内半导体产业研究机构“芯谋研究”提出看法是:国内主体较为分散,与海外主体更加集中形成了强烈反差,近年来,海外代工进入到高度整合期。十多年来没有一家新主体出现,与之相反海外巨型半导体企业不断通过兼并整合做大做强。反观国内,出现了企业越做越多,竞争力越来越小的趋势。这种主体的分散,也带来了国内晶圆代工企业资源和人才的分散,导致运营效率的多方受损。“芯谋研究”进一步提出:芯片设计业是产品和应用驱动,可以百花齐放,但制造业却是规模和集团作战,必须扶大扶强,集中兵力,重点支持。
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中国本土芯片制造企业(不包括外资企业)产出规模相对较小,其工艺水平也相对落后,而且许多生产用的关键原辅材料、工艺设备等依赖进口,竞争力较弱。因此,国内芯片企业要积极发挥国内政策、资金、市场规模等优势,持续加大对技术、产品的研发投入,加强生产能力和产品品牌的建设,不断提升芯片产出规模和水平,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企业差距。
3、公司面临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随着半导体信息技术在绿色家电、智能制造、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新能源、电动汽车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半导体行业面临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为鼓励和支持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国家和相关部门出台了多项具体政策及措施。
2011年年初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以下简称“国发4号文”) ;2014年6月,国务院下发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纲要》明确提出:“集成电路产业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产业,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是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和攻坚期”,“应充分发挥市场优势,营造良好发展环境,激发企业活力和创造力,带动产业链协同可持续发展,加快追赶和超越的步伐,努力实现集成电路产业跨越式发展”,“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家安全保障、综合国力提升提供有力支撑。”《纲要》还提出要“设立国家产业投资基金。重点支持集成电路等产业发展,促进工业转型升级。
2015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领域,着力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完善产业链条,形成自主发展能力。继续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加强产业全球布局和国际交流合作,形成新的比较优势,提升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
2019年6月6日,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了5G商用牌照,这也意味着中国5G正式进入商用元年。2020年3月24日,工信部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工信部通信〔2020〕49号),通知指出“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5G网络加快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全力推进5G网络建设、应用推广、技术发展和安全保障,充分发挥5G新型基础设施的规模效应和带动作用,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年10月22日,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家大基金二期”) 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2,041.5亿元。
2020年3月,国家开发银行出台了《国家开发银行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工作方案》明确将设立2500亿元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贷款。同时,《工作方案》确定重点支持领域为:即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5G与光通讯、大飞机、新型显示、高铁及轨道交通装备、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器械、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2020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国发〔2020〕8号(以下简称《新时期政策》),《新时期政策》共40条,涉及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研究开发政策、进出口政策、人才政策、知识产权政策、市场应用政策、国际合作政策等八个方面,对进一步优化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发展环境,深化产业国际合作,提升产业创新能力和发展质量提供了保障。
2021年1月,工信部印发《基础电子元器件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行动计划》提出到2023年,电子元器件销售总额达到21000亿元,进一步巩固我国作为全球电子元器件生产大国的地位,充分满足信息技术市场规模需求;突破一批电子元器件关键技术,行业总体创新投入进一步提升,射频滤波器、高速连接器、片式多层陶瓷电容器、光通信器件等重点产品专利布局更加完善;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电子元器件企业,力争15家企业营收规模突破100亿元,龙头企业营收规模和综合实力有效提升,抗风险和再投入能力明显增强。
2021年1月,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总结了2020年及“十三五”工作情况,深入讨论了落实《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 》(以下简称《规划》) 工作举措。会议强调,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着力推动《规划》落地实施,加快汽车强国建设步伐。
2021年5月,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第十八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组长刘鹤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要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十四五”规划建议和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的部署,充分认识新形势下编制“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加强科技创新系统布局的重要意义。会议要求,要高质量做好“十四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编制工作,聚焦“四个面向”,坚持问题导向,着力补齐短板,注重夯实基础,做好战略布局,强化落实举措。
2021年7月,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制造业优质企业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高、产业带动作用大,在制造强国建设中发挥领头雁、排头兵作用。加快培育发展制造业优质企业,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防范化解风险隐患、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的迫切需要。
2021年7月30日,习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要加大改革攻坚力度,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方案提出: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医药产业。加快构建特色芯片设计、测试和检测的微电子产业链。建设人工智能协同创新生态,打造互联网协议第六版(IPv6)应用示范项目、第五代移动通信(5G)应用示范项目和下一代互联网产业集群。
2022年6月2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时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我们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催生更多新技术新产业,开辟经济发展的新领域新赛道,形成国际竞争新优势。
2023年0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并发出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规划》指出,建设数字中国是数字时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引擎,是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有力支撑。加快数字中国建设,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规划》提出,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数字中国建设体系化布局更加科学完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数字化发展更加协调充分,有力支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2023年3月2日,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北京调研集成电路企业发展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刘鹤指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深入贯彻落实。集成电路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枢纽,关系国家安全和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我国已形成较完整的集成电路产业链,也涌现了一批优秀企业和企业家,在局部已形成了很强的能力。尤其是我国拥有庞大的芯片消费市场和丰富的应用场景,这是市场经济下最宝贵的资源,是推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战略性优势。刘鹤强调,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必须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用好政府和市场两方面力量。政府要制定符合国情和新形势的集成电路产业政策,设定务实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思路,帮助企业协调和解决困难,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好组织作用,引导长期投资,对国内人才给予一视同仁的优惠政策,对外籍专家给予真正的国民待遇,帮助企业加快引进和培养人才。与此同时,必须高度重视发挥市场力量和产业生态的重要作用,建立企业为主体的攻关机制,依靠企业家实现集成电路产业的健康发展,特别要善于发现和珍惜既懂技术又有很强组织能力的领军人才,给予他们充分的发挥空间。必须始终坚持国际合作,广交朋友,扩大开放,坚定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2023年3月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金壮龙表示,将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一个叫“顶天”,一个叫“立地”。重大技术装备就是“顶天”的,高大上的;产业基础是“立地”的,起基础支撑作用。所以做强做优制造业,既要“顶天”,也要“立地”。工信部介绍,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将聚焦产业基础高级化,发展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关键基础软件和先进基础工艺,采取“揭榜挂帅”等方式,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则要重点发展高端、智能、绿色装备,在大飞机、航空发动机、工业母机等领域,努力突破一批标志性产品。同时,还将加快布局未来产业,研究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行动计划,鼓励地方先行先试。金壮龙表示:加快布局人形机器人、元宇宙、量子科技等前沿领域,全面推进6G技术研发。
2023年3月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始终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内在统一来把握发展、衡量发展、推动发展;必须更好统筹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始终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大力增强质量意识,视质量为生命,以高质量为追求;必须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深入转变发展方式,以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必须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发展成果不断转化为生活品质,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8月1日,第15期《求是》杂志发表了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加强基础研究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文章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成功组织一批重大基础研究任务、建成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基础前沿方向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学科交叉融合不断推进,科学研究范式发生深刻变革,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加速渗透融合,基础研究转化周期明显缩短,国际科技竞争向基础前沿前移。应对国际科技竞争、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迫切需要我们加强基础研究,从源头和底层解决关键技术问题。
2023年9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强调,要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2023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黑龙江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强调,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产业是生产力变革的具体表现形式。新质生产力是以新产业为主导的生产力,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新旧动能转换发挥着引领性作用,未来产业代表着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新方向,二者都是向“新”而行、向“实”发力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我们要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具体产业和产业链上,加快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推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形成完善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澎湃动能。
202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实施产业创新工程,完善产业生态,拓展应用场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加快前沿新兴氢能、新材料、创新药等产业发展,积极打造生物制造、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增长引擎。制定未来产业发展规划,开辟量子技术、生命科学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坚持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统筹推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一体部署实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综合改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动力”,“加快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充分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强化基础研究系统布局,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基地、优势团队和重点方向,增强原始创新能力。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部署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
今后,随着《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等的落实、“十四五”规划纲要的实施,国家“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支撑”的推进,以及5G-6G网络、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发展进度加快,预计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将继续保持较快的增长态势。
二十多年来,士兰微电子坚持走“设计制造一体化”(IDM)发展道路,打通了“芯片设计、芯片制造、芯片封装”全产业链,实现了“从5吋到12吋”的跨越,在功率半导体、MEMS传感器、光电器件和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等领域构筑了核心竞争力,已成为目前国内领先的IDM公司。根据集微咨询分析师团队发布的《中国半导体企业100强(2023)》排行榜,士兰微电子荣列“中国半导体企业100强(2023)”第九位。
士兰微电子将抓住当前国家坚定不移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利时机,在《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国家“十四五”发展规划等政策的指引下,坚定不移走“设计制造一体化”(IDM)发展道路,持续加大对模拟电路、功率半导体、MEMS传感器、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等方面投入,大力推进系统创新和技术整合,积极拓展汽车、新能源、工业、通讯、大型白电、电力电子等中高端市场,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和产品品牌力,努力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 公司发展战略
公司发展目标和战略:以国际上先进的IDM大厂为学习标杆,成为具有自主品牌,具有国际一流竞争力的综合性的半导体产品供应商。走设计与制造一体的模式,在半导体功率器件、各类模拟芯片、MEMS传感器、光电产品和化合物芯片等多个技术领域持续进行生产资源、研发资源的投入;利用公司在多个芯片设计领域的积累,提供针对性的芯片产品和系统应用解决方案;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口碑,提升产品附加值。
具体描述如下:
持续提升综合能力,发挥IDM模式的优势,聚焦高端客户和高门槛市场;重点瞄准当前汽车和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契机,抓住国内高门槛行业和客户积极导入国产芯片的时间窗口,利用我们有多条不同尺寸硅芯片产线和化合物产线的特点拓展工艺技术与产品平台。产品与技术领域聚焦在以下五个方面:
先进的车规和工业级电源管理产品(芯片设计、芯片工艺制造);
车规和工业级功率半导体器件与模块技术(含化合物SiC和GaN的芯片设计、制造、封装);
MEMS传感器产品与工艺技术(芯片设计、芯片工艺制造和封装);
车规和工业级的信号链(接口、逻辑与开关、运放、模数\数模转换等)混合信号处理电路(含芯片设计和芯片制造);
继续全力推动特殊工艺研发、制造平台的产能拓展。加快在杭州士兰集昕8吋集成电路芯片生产线上多个先进的电路工艺平台、MEMS产品工艺技术平台与GaN功率器件产品工艺技术平台的研发,持续拓展8吋线产能。加快推进厦门士兰集科12吋芯片制造生产线先进电源管理芯片工艺技术平台的研发,进一步实施提量和扩产项目。加快推进厦门士兰明镓6吋SiC功率器件芯片量产线的产能释放。规划新建一条8吋SiC功率器件芯片
积极推动士兰成都功率器件和功率模块封装厂的产能拓展。在特色工艺领域坚持走IDM(设计与制造一体)的模式。
继续加快先进的硅功率半导体器件(IGBT、快恢复二极管、超结MOSFET、高密度低压沟槽栅MOSFET等)转12吋产线量产的进度。
加快拓展IGBT、FRD芯片的产能以及模块、器件封装能力的建设,满足当前新能源汽车、光伏、风电、储能、大型白电等应用市场的需求。
加快应用于汽车主驱的SiC模块量产的步伐。
拓展电路工艺平台门类,包括先进的高压BCD工艺、BiCMOS工艺、集成功率器件的高压单芯片工艺,加大电源、功率驱动集成电路芯片的研发投入。
利用在控制芯片、功率器件、LED器件上的综合优势,积极推广高性价比、完整的功率系统解决方案。
继续加大MEMS传感器的研发投入,持续提升产品的性能指标,加快三轴加速度传感器、六轴惯性单元等产品的市场推进步伐,加快汽车传感器和机器人传感器的布局和开发。
在LEDRGB彩屏芯片、植物照明芯片、高端汽车照明芯片和其他特色芯片上继续深耕与布局,积极拓展市场;持续推进士兰“美卡乐”高端LED成品品牌的建设,积极拓展海内外高端客户,扩充产能,拓展新的高端应用市场。
(三) 经营计划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3.40亿元,占年度计划84.91%;公司实现营业总成本89.81亿元,占年度计划94.53%。
公司预计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20亿元左右(比2023年增长28%左右),营业总成本将控制在113亿元左右(比2023年增长26%左右)。
上述预计不构成对本公司的盈利预测,其实现具有不确定性,提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四) 可能面对的风险
1、订单不及预期风险及其对策
受国家政策拉动、消费升级、“国产替代”效应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目前国内对汽车、新能源、工业、通讯、大型白电等中高端芯片需求较为强劲。对此,公司正在加快8吋线、12吋线、化合物生产线和特色封装生产线产能建设,并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并加快产品在大客户端的上量。由于半导体芯片行业受宏观经济周期影响较大,如果地缘紧张局势不能在较短时间内缓解,以及随着全球通胀预期进一步提高、对全球经济有重要影响的主要经济体央行加快加息步骤,都将对人们的消费预期产生不利影响。如果下游企业订单需求减少,可能会对公司产品出货造成负面影响。对此,公司将继续聚焦高端客户和高门槛市场,加快新技术和新产品开发,加大国内市场开拓力度,积极争取大客户订单;加强成本控制,加强现金流管理,做好预案,以应对市场出现波动的情况。
2、供应链风险及其对策
目前公司部分关键原辅材料、设备及备件依赖从国外采购,如果西方国家收紧贸易政策限制半导体设备及材料供给,导致部分供应中断,将对公司经营活动和项目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对此,公司将积极与供应商保持联系、加强沟通,提前安排采购订单,确保供应安全。
3、新产品开发风险及其对策
随着半导体消费终端产品市场更新频率的加快,公司产品创新的风险也在加大。如果公司的创新不能踏准市场需求的节奏,公司将浪费较大的资源,并丧失市场机会,不能为公司的发展提供新的动力。针对该类风险,公司将充分结合IDM模式(设计与制造一体化)的优势,加大对集成电路、功率半导体、MEMS传感器产品、光电器件和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等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加快推出契合市场的新产品,“持之以恒、做精做专”,深挖细分市场空间。
(五) 其他
1、2024年公司资本支出计划
2024年,公司将加快推动士兰明镓“SiC功率器件芯片生产线项目”、成都士兰“汽车半导体封装项目(一期)”等募投项目建设,继续加快推动士兰集科12吋功率半导体芯片制造生产线项目建设。
2、2024年公司研发支出计划
2023年,公司研发支出总计约为8.79亿元,占年度计划99.77%。公司预计2024年公司研发支出总计约为10.55亿元(比2023年增加20%左右)。
3、2024年公司借贷计划
2023年,公司通过拓宽融资渠道,优化债务结构,较好地满足了生产经营和项目投资的资金需求,截至2023年12月末,公司拥有各家金融机构授信额度约100亿元。预计2024年公司开展生产经营和投资活动所需的借贷款规模将控制在60亿元左右。
0
False
SH600460
士兰微
/stock/business/sh600460/
/stock/business/sh600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