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医药的主营业务 SH600833.主板 沪股通

03月30日: 预计财报发布

价: 10.53 (+3.85%)
估值日期: 昨天
PE/扣非PE: 18.57/25.58
市净率PB: 2.35
股息率: 1.85%
ROE: 13.70%
A股市值: 23亿
行业: 医药商业
净利润同比: -22.85%.23Q3
北上持股:
今年来涨: -12.40%
上市日期: 1994.02

公司名称:上海第一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实控人:上海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所属省份:上海市 所有制性质:省属国资控股 成立日期:1992.09 员工人数:877
主要业务:一般项目:厨具卫具及日用杂品零售;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电子产品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卫生洁具销售;化妆品零售;个人卫生用品销售;日用百货销售;消毒剂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眼镜销售(不含隐形眼镜);家具销售;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广告制作;广告设计、代理;企业管理咨询;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专业设计服务;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药品零售;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食品经营(销售散装食品);酒类经营;保健食品销售;餐饮服务;食品经营(仅销售预包装食品);出版物零售;生活美容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主营业务 - 历史详情
主营业务
查看历年营收、净利润
经营概述 - 2023中报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行业基本情况及发展阶段
1、医药零售行业整体稳中向好
中康CMH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2年的全国零售药店市场销售额同比增长率分别为6.9%、5.5%、3.6%、2.0%、10.2%。行业增速逐年放缓,但2022年由于相关药品、医疗器械等品类的需求激增,市场规模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2023年一季度全国零售药店市场销售额达1,380亿元,同比2022年一季度增长11.6%。特别是随着2月份全国流感病例的增加,药店客流出现明显的回升趋势,3月份全国零售药店销售额总量提升,同比增长10.4%。
2、药品零售百强销售占比近半,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
国家药监局公布的《药品监督管理统计年度数据(2022年)》显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全国零售药店总数达62.3万家,相较于2021年底的58.96万家,增加了3.34万家,行业竞争愈加激烈。在政策和市场的推动下,我国药品零售连锁化率逐年提升,2017年首次超过50%,2022年为57.8%,较2021年的57.2%增加了0.6%。
据米思会发布的数据,2022年百强企业销售规模达到2976亿元,占全国药品零售市场份额的49%,同比提升3%。
3、连锁药店“加盟”式扩张占比提升
百强连锁运用“加盟”方式新增门店的比例在2021年基础上大幅增加,2022年百强医药零售企业在拓展中,“加盟”方式占比达55%,同比提升12个百分点。
4、线上购买处方药占比提升明显
近年,药品销售从线下加速向线上迁移,医药电商的重要性不断提升。中康CMH数据显示,药品B2C市场两大头部平台2022年上半年市场规模达254亿,市场占比已达12%(2020年同期为5%)。以B2C、O2O为代表的线上业务持续快速增长,增长速度远超线下实体药店。2023年第一季度,O2O快递店市场规模以59%的增速迅速扩容,直送店市场规模以27%的增速持续扩大。
同时,在处方外流、网售处方药、双通道等政策推动下,线上销售市场的处方药份额占比持续提升。中康CMH数据显示,处方药在医药O2O市场占比持续上升,逐渐与OTC相抗衡。截至2023年5月,处方药占整体O2O市场规模达43.9%。从趋势上看,2023年以来,处方药增速远超OTC药物及保健品。
5、政策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整体上来看,自2016年《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始,2019年《健康中国行动》明确以预防为主、2020年《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发布、2022年《“十四五”医药工业发展规划》《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2年重点工作任务》《“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出台,一直到2023年《全面提升医疗质量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政策端的不断改革和延伸,从医保改革和控费、创新药和仿制药提速、国谈降价、器械集采和进口代替,到提高医疗可及性、降低院内药占比、促进处方外流等各方面,将有力推动大健康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此外,随着国家对中医药发展的日益重视以及处方外流下医保药店的重要性不断凸显,相关政策也随之出台:
(1)大力推动中医药发展
2023年2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十四五”期间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着力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方案中提到,促进实施中医治未病中心试点建设;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发挥中医药在老年人慢性病、重大疑难疾病治疗和疾病康复中的重要作用和优势,增加中医药老年健康服务供给,创新服务模式,建成老年医学中医药高地。
(2)医保政策连续出台,利好医保药店
2023年5月1日上海市医保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定点零售药店管理规范基本医疗保险用药服务的通知》正式实施,放宽了上海市全市定点药店的医保购药限制,取消非处方药购药数量与次数、金额限制,方便了参保人在定点零售药店购药,医保销售得到进一步扩量。
2023年6月25日上海市医保局《关于使用本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在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医疗器械、医用耗材的通知》下发,2023年7月1日起,除医用口罩、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外,新增32种市民常用、需求度高、安全性好、适用性强的的器械耗材,参保人员可使用个人账户资金在定点药店购买。家庭共济网的成员,还可以按规定使用家庭共济资金在定点药店购买。医保销售品类进一步丰富。
2023年6月25日上海医保局《关于做好定点零售药店纳入门诊统筹管理的通知》下发,2023年7月1日起,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参保人员凭定点医院的电子处方,在开通了门诊统筹服务的定点零售药店购买医保目录内药品的费用,纳入门诊统筹报销范围,执行与开具处方医疗机构相同的门诊支付政策。药店在终端药品销售的重要性及地位进一步提高,处方外流速度或加快。
6、国民健康需求向健康保障转移
随着近年来国民健康意识和经济生活水平的提升,社会大众的健康需求开始从单纯的疾病治疗需求向健康保障需求转移,这样的转移不仅仅体现在药店中的提升免疫力等大健康产品的销售提升,也体现在抗衰老、美容美体、眼视光、口腔医疗、生发固发植发等消费医疗市场的兴起。
(二)行业的周期性特点
医药流通行业由于涉及医院用药配送和社会消费者用药的供给,除部分药品、非药品具有一定的季节性或地域性用量变化,整个行业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相对较小,与其他季节性经营特征明显的行业相比,行业经济周期性不明显。
(三)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
公司是上海地区医药流通企业中的老字号,具有一定的品牌影响力。公司法定经营资质完备,经营范围涵盖中西药品、营养保健品、医疗器械、中药饮片等,服务领域除安全用药、合理用药、慢病用药等咨询指导外,还涉足中医诊疗、中药养身、健康自助检测等医药相结合项目。除此之外,公司座落在上海南京东路步行街上的第一医药商店,在业界和市场中具有广泛的知名度。
公司在2023年西普会药品零售综合竞争力百强榜第65位,2022年商务部药品零售直报企业销售总额排名第39位,2022年中国药店价值百强榜排名第69位。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一)主要业务及经营模式
1.主要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药品的零售和批发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
2.经营模式
药品零售和批发属于医药流通范畴。医药流通是指连接上游医药生产企业和下游经销商以及终端客户,通过流通过程中的交易差价和提供增值服务获取利润的一项经营活动。
(1)零售业务
零售业务模式主要是从上游供应商采购药品、食品、医疗器械及健康便利品等商品,随后向终端消费者进行零售。
(2)批发业务
公司的批发业务模式主要是从上游供应商采购药品等商品,随后销售给终端医疗机构或其他医药等商品流通企业。
(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情况
1.零售业务
报告期内,医药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9,113.53万元,同比增长35.37%,主要系新业态销售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聚焦专业、便利,不断丰富健康品类、优化商品结构,不断完善门店网络布局,提升网点覆盖能力。报告期内,第一医药商店引进了MMC健康便利店,为顾客提供更加专业的服务,并组织承办了“五五购物节”特色主题活动——上海市第三届健康消费节,活动期间,公司围绕五大健康主题,打造系列惠民活动,并携手相关街道创建社区健康服务新模式。另外,公司持续在商业中心布局创新门店,不仅提供药品还提供营养保健、个护产品等非药商品,满足年轻消费者群体需求。公司健康小镇、健康小站等创新店型与社区店、院边店、商圈店等传统店型共同构成了覆盖更广客群的门店布局,满足不同健康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
公司以业务需求为导向,开展营养师专才培训,结合员工知识技能水平现状,通过课堂“培训+实战”双管齐下,提升员工的专业能力,推动营养保健品类的销售。
公司顺应医药电商的快速发展,积极推进与各大主流电商平台以及互联网医院的合作,大力拓展B2C、O2O等业务,通过售前专业咨询、浏览下单、物流通知、售后服务等开展线上业务和提供专业的药事和慢病管理服务,为顾客提供优质的线上消费和服务体验,线上订单量得到快速增长。
2.批发业务
报告期内,医药批发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8,003.66万元,同比下降43.42%,主要系上年同期相关物资销售对批发业务收入影响较大,剔除此部分因素,批发业务同比下降5.04%。
报告期内,面对带量采购与国家医保目录谈判品种不断降价和指定配送商对批发业务的不利影响,公司全力拓展分销客户渠道,充分挖掘上下游客户资源,不断深化合作、丰富产品线,积极获取新增客户及增量,推进购进与销售联动。同时,通过强化配送服务质量和新品种对接,持续与医院客户密切联系,跟进重点医院的销售,公司医疗机构纯销业务稳定。
三、风险因素
报告期内,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无重大变化。
1、行业政策变化风险
医药流通行业受到国家政策的规范和影响。“两票制”“GPO”“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带量采购”等政策落地,行业上游格局开始重构,药品批发企业将凭借资源、渠道、网络和品种对市场进行重新分割,头部企业的竞争优势愈发明显。分级诊疗、药品零加成、医保目录谈判等政策,则导致药品控费降价压力持续增长,对医药零售企业经营带来挑战。允许营利性医疗机构开展药品和器械经营、互联网医院兴起、医保线上支付试点、网售处方药有条件放开、地方药店间距限制放开等政策,将同时加剧线上和线下对客流的竞争。新一轮医改政策涉及的点多面广,复杂程度高,政策颁布、实施和监管过程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家和本地区政策走势,加强对政策的把握和理解,积极顺应政策变化,调整业务和管控模式,提升管理水平和专业服务能力,加大商品、服务和模式创新力度,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积极应对行业政策变化带来挑战。
2、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公司业务以药品经营为主,在品牌的市场认知度相对固化而消费需求及渠道愈发细分和多元化的现代商业环境中,除了要面对客户消费行为和需求的不断变化,还要面对开店间距限制取消带来的本地区行业内部愈发激烈的竞争、双通道资质竞争以及基层医疗机构用药水平提升、互联网企业介入药品经营带来的额外压力。特别在线上医疗、互联网购药快速普及的背景下,行业实体门店客流下滑或向线上转移趋势明显,进一步加剧了行业竞争。若公司因循守旧、固守传统业务模式,则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存在下降的风险。
公司将积极应对政策、技术、市场等外部环境变化,持续实施线上线下融合等转型举措,加大力度探索培育“互联网+医药健康”等领域新经营模式,通过调整商品结构、丰富服务项目、提升专业能力,开辟和维护新的业务渠道,满足大健康领域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同时,公司将整合内外部优势资源,创新机制、激发活力,开拓增量客户市场,提升经营业绩。
3、财务风险
公司在拓展营销网络、创新业务类型、推动业务转型以及构建与现代商业运行模式相适应的管控体系过程中,会对必要的软硬件和人力资源进行投入,并开展具有一定前瞻性的项目建设。短期内,相关投入和费用的增长会高于实现收入的增长,可能对公司业绩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公司将通过强化内控,落实风险预判、预控和及时融断措施,降低投入风险,并聚焦于产出,保护全体股东利益。
4、人才短缺的风险
随着行业竞争加剧以及开店拓展,企业对药师、执业药师专业人才以及店长等前台关键岗位和总部业务关键岗位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公司快速发展过程中,如果在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方面不能适应未来快速发展的需要,或者在人才任用、人才储备和人才管理方面出现失误导致人才流失,将对公司未来的发展扩张和业务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公司将通过完善人力资源体系,优化人岗配置、考核激励、培养培训,有效提升组织效能与活力。秉持前台做“精”做“强”、后台做“专”做“优”理念,实施门店合伙人计划,主抓关键岗位引才计划、核心人才保留计划、技能人才育用计划、重点员工转型计划、创新培育分享计划等满足公司快速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要。
5.库存风险
受近几年特殊时期的影响,品类销售出现较大变化,存在库存金额过高的风险。
公司将持续推进对风险库存的处理。同时加强供应链安全和柔性,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迅速响应市场需求,保持供应链的畅通与稳定。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大变化。
1、较高的品牌声誉
公司是上海地区药房老字号,自1953年开设第一家药房以来,一直致力于为上海地区广大市民家庭健康保驾护航,70年来,着力打造“名特优新全”的品牌定位,深受消费者信赖。
2、丰富的门店店型
除传统的社区店型、商圈店型以外,公司还拥有DTP药房、院边药房以及消费人群定位于年轻妈妈的健康小站、大健康一体化体验式服务的健康小镇等不同店型,能够差异化地满足不同患者和消费者的健康需求。
3、不断提升的专业能力
公司始终把人才培养作为提升专业服务水平主要抓手,尤其重视执业药师和药师人才储备。报告期内,公司在努力促进经营增长、提升效益的同时,根据零售经营持续发展需要,加大对基层人才、青年人才、骨干人才的培养和提拔力度。公司以中层、店长、药师为核心人群开展各类培训。通过培训过程中发现人才、塑造人才,完善人才梯队搭建;深挖培训资源并逐步转化为自有课程,使培训项目可持续化开展。
4、全渠道的营销能力
近几年,公司顺应“互联网+医疗健康”和移动消费趋势,搭建专业运营团队并相继与京东、天猫、饿了么、美团、拼多多、抖音、平安好医生等知名平台对接合作,同时在i百联、抖音平台上搭建第一医药“跨境购”专属频道,推进B2C、O2O等创新业务发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线上购药需求。线上线下各类营销活动不断,配合社群营销和线上直播,联动满足消费者的用药和健康管理需求。
0
False
SH600833
第一医药
/stock/business/sh600833/
/stock/business/sh60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