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盛新能的主营业务 SH600876.主板 可融资 沪股通

04月30日: 预计财报发布

价: 11.59 (+0.09%)
估值日期: 今天
PE/扣非PE: 18.96/39.04
市净率PB: 1.62
股息率: -
ROE: 8.91%
A股市值: 46亿
行业: 光伏设备
净利润同比: -3.50%.23Q4
北上持股: 0.86% 5日-0.1%
今年来涨: -17.39%
上市日期: 1995.10

公司名称:凯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实控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所属省份:河南省 所有制性质:央企国资控股 成立日期:1996.08 员工人数:3,801
主要业务:一般项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玻璃制造;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技术玻璃制品制造;技术玻璃制品销售;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新材料技术研发;新兴能源技术研发;建筑材料生产专用机械制造;采购代理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主营业务 - 历史详情
主营业务
查看历年营收、净利润
经营概述 - 2023年报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公司上下团结一心,于攻坚克难中稳中求进、在爬坡过坎中积势蓄能,统筹推进降本增效、业务整合、绿色低碳、改革提升和安全环保等各方面工作,生产经营总体保持稳定,年度主要发展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聚焦主业,全力提质增效稳增长。报告期,公司全面实现了主营业务向新能源材料转型的结构调整,锚定战略目标,加快优化升级,全力打造以光伏玻璃为主导产品的新能源材料产业集团。于2023年2月16日,公司名称正式变更为“凯盛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截至2023年公司在产光伏玻璃原片产能5270吨/日,同比增长约13%;深加工产品年产量3.39亿平方米,年销量3.64亿平方米,同比分别增长91.02%及69.50%。双玻组件用2.0mm光伏玻璃出货量占比超过90%,产品进入国内主要光伏组件生产商的供应链体系。
根据市场供求状况变化,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合理把控产能投放节奏,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项目建设。报告期内,宜兴新能源太阳能装备用光伏电池封装材料项目已实现点火投产。
――以高效协同推动管理一体化。强化大营销战略,充分发挥各生产基地的产品优势、技术优势和区域优势,坚持差异化产品策略,明晰行业市场定位。
构建“精良产品、精准决策、精确定价、精练沟通”的营销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集中优势资源聚焦优质大客户,扩大合作范围及保障履约供货能力。
实施大宗原燃材料集中采购,整合供应商资源,优化供应链流程,提升采购质量与供应链保障水平,实现规模效应和成本效应,有效降低采购实施成本,规避潜在风险。
全面开展对标世界一流企业价值创造专项行动,聚焦全员劳动生产率、净资产收益率、经济增加值率等指标,以对标促达标、以达标促创标。
――以创新驱动助力高质量发展。2023年研发投入合计2.62亿元,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97%。年度开展技术创新项目72项;年度新增申请专利89项,其中发明专利48项;新增授权专利74项,其中发明专利32项。
推进智能制造、绿色转型成效明显。公司于2023第六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大会上荣获“中国光伏20年-卓越贡献奖”。合肥新能源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2023年度国家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宜兴新能源积极打造“基于物联网的光伏玻璃制造经营管控一体化平台”并入选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物联网赋能行业发展典型案例,桐城新能源入选安徽省2023年“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漳州新能源荣获福建省“绿色工厂”荣誉称号,自贡新能源荣获四川省“绿色工厂”荣誉称号。
二、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基于“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光伏行业长期成长空间广阔,“十四五”期间国内装机高速增长愈发明确,政策引导和市场需求双轮驱动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光伏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可以同步参与国际竞争,并有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也成为我国推动能源变革的重要引擎。2023年国内新增装机量为216.88GW,对比2022年新增装机增加129.47GW,同比增加148.12%;随着装机量的不断增加,光伏玻璃的用量也随之增加。
三、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业务情况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材料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主营产品包括双玻组件玻璃、AR光伏镀膜玻璃、高透光伏玻璃钢化片等太阳能装备用光伏电池封装材料。
近年来,依托我国光伏产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公司重点聚焦新能源材料领域,加快业务结构调整,加快优化区域布局,已在华东、华中、华北及西南地区建立了七大智能化光伏玻璃生产基地。截至2023年末,公司在产光伏玻璃原片产能5270吨/日;现有深加工盖板、背板生产线42条,合计年产量约3.39亿平方米。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是国内著名的玻璃生产制造商之一,历经几十年创新发展,积累了领先的知识体系与工艺经验,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培养造就了产品研发、工艺改进、质量控制等方面的核心技术团队。
公司坚持创新引领推动业务转型升级,在行业内率先实现了从传统平板玻璃向信息显示玻璃,从信息显示玻璃向新能源材料的全面转型。公司光伏玻璃生产线装备水平行业领先,降碳减排设施先进,产品结构丰富,区位优势明显;紧贴光伏行业技术发展趋势和产品发展方向,公司光伏玻璃产品在薄片化、大尺寸方面保持竞争优势。
公司实际控制人中国建材集团为国务院国资委直属企业,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建材产业集团,世界500强企业。依托中国建材集团及凯盛科技集团的产业平台支持与科技创新支撑,公司聚焦新能源材料主业,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加快培育稳增长新动能,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业务发展新格局,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和整体竞争实力。
五、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人民币6,595,249,704.60元,同比增加1,565,138,458.33元;实现营业利润为人民币500,870,417.28元,同比增利33,798,984.44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人民币394,720,559.20元,同比减利14,318,092.50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基本每股收益为人民币0.61元。资产负债率为59.34%,较2022年末上升3.01个百分点。
六、公司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
(一) 行业格局和趋势
随着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的日益凸显,低碳环保理念逐渐成为全球各国的共识,进一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加快新能源推广应用已成为全世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太阳能光伏发电凭借其在可靠性、安全性、环保性等方面的诸多优势,正在加速取代传统化石能源,全球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光伏产业的发展。
光伏产业未来的增长预期明确。从全球角度看,2023年12月13日,超过100个国家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上达成协议:在2030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增至3倍,至少达到11000GW。其中光伏装机容量将从2022年的1055GW增加至2030年的5457GW。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 统计数据,2023年全球光伏装机再创新高,容量达到444GW,增长率为76%;其发布的《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光伏市场展望》报告,乐观预测2024年全球光伏装机容量将从2023年的444GW增至655GW。
中国光伏产业占据全球主导地位。2024年1月29日,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联合出台《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全面布局未来产业,重点推进未来能源等六大方向产业发展。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CPIA)发布数据,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预计在390~430GW,中国光伏新增装机预测190~220GW。预计2024年全球GW级市场将达到39个,预计2025年GW级市场将达到53个。
光伏玻璃是光伏组件生产的必备材料,是光伏产业链重要的组成部分。得益于光伏装机量的持续增长以及双玻组件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光伏玻璃需求量亦将呈现稳定增长趋势。根据全球知名调研机构ResearchandMarkets分析,2022年全球光伏玻璃市场规模约86亿美元,预计到2030年增长至532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5.6%。
(二) 公司发展战略
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政策,以新能源市场为导向,拓展应用领域,优化产品结构;以技术创新为支撑,不断提高和完善相关产品的生产工艺水平和装备水平,发挥公司超薄光伏玻璃生产技术优势,引领行业薄型化的发展趋势,促进行业低碳发展,成为新能源关键材料的产业集团,为国家绿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三) 经营计划
2024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公司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新能源材料集团的发力之年。公司将围绕中国建材集团“十四五”发展规划和凯盛科技集团玻璃新材料“3+1”战略布局,聚焦价值创造,坚持以增促稳、进中提质,扩大有效投资;聚焦优化提升,创新驱动,铸强核心竞争力;全力以赴实现经营管理质效稳步提升,利润总额、净利润和归母净利润协同增长,资产负债率稳中有降,净资产收益率、全员劳动生产率、营业现金比率同比改善,研发投入强度和科技产出效率持续提高的年度经营目标。
(四) 可能面对的风险
(1)行业风险
行业风险主要体现在光伏玻璃进入产能加速投放期,市场同质化竞争加剧,可能出现产能过剩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拥有核心技术团队,在产品研发、工艺技术改进、质量控制等方面有较强的
公司将进一步提升成本管控水平,增强产品创新力度,调整优化产线布局,积极应对风险与挑战。
(2)原、燃料价格风险
公司产品的主要原、燃料包括燃料、纯碱和硅砂等,采购成本占产品成本的比重较大,原、燃料价格波动将带来成本控制的风险。
应对措施:充分利用集中采购平台,发挥规模采购优势;准确把握价格波动态势,适时采购,降低采购成本;拓宽供应渠道,保证供应渠道稳定有效。
(3)新工程项目风险
新工程项目受到投入资金、建造进度以及后续市场运行、产品导入期等的制约。同时,项目投产初期可能存在生产爬坡期偏长的问题,有一定的市场风险。
应对措施:积极筹措资金,保证项目施工进度,做好项目施工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多方收集市场信息,加强市场的前瞻性预测和分析;加强一线员工培训和筹备,制定完善合理的薪酬制度,提升员工福利,稳定公司人才队伍。
(4)财务风险
信用风险:公司的信用风险主要来自客户的信用风险,包括未偿付的应收款项和已承诺交易。
应对措施:对于应收票据、应收款项融资及应收账款,公司基于财务状况、历史经验及其它因素来评估客户的信用品质,定期对客户的信用品质进行监控,对于信用记录不良的客户,采用书面催款、缩短信用期或取消信用期等方式,以确保整体信用风险在可控的范围内。
0
False
SH600876
凯盛新能
/stock/business/sh600876/
/stock/business/sh600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