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建的主营业务 SH601186.主板 可融资 沪股通

03月29日: 预计财报发布

价: 8.50 (-0.35%)
估值日期: 今天
PE/扣非PE: 4.23/4.68
市净率PB: 0.37
股息率: 3.29%
ROE: 9.25%
A股市值: 978亿
行业: 建筑装饰
净利润同比: -2.05%.23Q4
北上持股: 0.67% 5日+0.0%
今年来涨: +11.70%
上市日期: 2008.03

公司名称: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 实控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所属省份:北京市 所有制性质:央企国资控股 成立日期:2007.11 员工人数:269,577
主要业务: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机场、港口、码头、隧道、桥梁、水利电力、邮电、矿山、林木、市政、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和线路、管道、设备安装的勘察、设计、技术咨询及工程总承包;境外工程和境内国际工程承包;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承包;工程建设管理;工业设备制造和安装;房地产开发与经营;汽车、黑色金属、木材、水泥、燃料、建筑材料、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机电产品、钢筋混凝土制品及铁路专线器材的批发与销售;仓储;机械设备和建筑安装设备的租赁;建筑装修装饰;进出口业务;与以上业务有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主营业务 - 历史详情
主营业务
查看历年营收、净利润
经营概述 - 2023中报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中国铁建是全球最具实力、规模的特大型综合建设集团之一,业务涵盖工程承包、规划设计咨询、投资运营、房地产开发、工业制造、物资物流、绿色环保、产业金融及其他新兴产业。
(一) 工程承包
2023年上半年,我国工程承包行业发展规模仍处于历史高位,行业集中度持续上升。国家继续支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工程,推进“两新一重”建设,交通、能源、水利等传统基建持续发力,数据中心、高铁轨交、5G、汽车充电桩等新基建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的重要抓手。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在超大特大城市积极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指导意见》,将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加大对有关重点城市城中村改造的政策支持,积极创新改造模式,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共同参与。同时,我国将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不断完善县城市政公用设施,夯实县城产业发展基础,健全县城公共服务体系。我国工程承包行业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转型机遇期。
工程承包是本集团核心及传统产业,业务范围覆盖铁路、公路、轨道交通、水利水电、房屋建筑、市政、桥梁、隧道、机场码头建设等多个领域。工程承包的经营模式主要采用施工合同模式和融资合同模式。
(二) 规划设计咨询
2023年上半年,规划设计咨询行业所处的国内铁路、公路、城轨、房建、市政和港口、机场、电力等传统市场保持平稳增长,乡村建设、综合管廊、海绵城市、绿色环保、污染治理等新兴市场方兴未艾。同时,规划设计咨询作为技术密集型行业,在5G、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北斗应用等技术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影响下,对BIM、GIS等技术应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行业发展将面临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新机遇、新挑战。未来,我国规划设计咨询行业总体将保持持续增长态势,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对企业的创新能力、科技实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规划设计咨询是本集团控制产业链上游、迈向价值链高端的重要产业,主要由4家拥有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的大型设计院和24家专业设计院(不含4家大型设计院的子分公司)组成,业务范围包括提供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公路、市政、工业与民用建筑、磁悬浮、水运、水电、机场、人防等领域的规划设计咨询服务,并不断向智能交通、现代有轨电车、城市综合管廊、城市地下空间、生态环境、绿色环保等新行业新领域拓展。规划设计咨询的基本经营模式是通过市场竞争,按照合同约定完成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咨询及相关服务,同时充分发挥产业优势,运作设计总承包项目和工程总承包项目。
(三) 投资运营
2023年上半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 为243,113亿元,同比增长3.8%,其中国有控股企业同比增长8.1%,民间投资同比下降0.2%。我国城镇化建设已进入平稳期,国内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增速开始趋于缓和,“十四五”以来,国家水网建设、水电开发、新能源等涉水、涉能业务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矿产资源开发迎来逆周期复苏增长,机场港口码头建设加快补短板,绿色环保、健康养老、老旧小区改造、网络信息基础设施等新基建方兴未艾,这些新兴产业、新兴业务将在今后一段时期形成新的投资增长点,与传统基础设施投资共同成为维持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支撑。
投资运营是本集团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是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效益增长的重要来源。本集团持续坚持“立足主业、适度多元”,始终依托主业、围绕主业,强化投资引领,优化投资结构和布局,严控投资风险。集团在做强做优城市轨道交通、公路、市政、城市综合开发等传统投资业务的同时,加快拓展水利、新能源等新兴领域投资业务,打造投资创效新引擎。大力发展水环境治理、海绵城市、抽水蓄能、双碳产业、建筑垃圾资源化等绿色环保类投资业务,引领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有序探索文旅康养、生态农业、矿产开发等其他投资领域,拓宽投资业务发展空间。同时,大力拓展“投资+”业务,培育具有持续创效能力的经营性资产,着力推进从“投资拉动”向“投资创效、投资兴业”转变,推动运营业务向专业化运营转变。目前,已运营项目中经营性公路和城市轨道项目占比80%以上,项目运营稳健。2023年上半年,本集团紧跟国家投融资体制改革要求,加快推进投资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实现了资本运营业务健康有序发展。
(四) 房地产开发
2023年以来,中国房地产行业虽然有一定的修复预期,但在供需两端制约之下,上半年整体表现相对平淡、楼市复苏动能放缓,投资及成交规模低位持稳。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3年上半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58,550亿元,同比下降7.9%;其中,住宅投资44,439亿元,同比下降7.3%。房地产开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791,548万平方米,同比下降6.6%;其中,住宅施工面积557,083万平方米,下降6.9%。商品房销售面积59,515万平方米,同比下降5.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8%。商品房销售额63,092亿元,增长1.1%,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3.7%。截至2023年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4,15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7.0%,其中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8.0%。
展望下半年,继中央政治局会议定调“适时调整优化房地产政策”、住建部明确了政策支持方向后,多地已开始密集表态与发声,预计房地产政策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同时市场端企稳回升也依赖于经济复苏和居民信心恢复的进程,中长期看,支撑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基本面依然较为稳定,城市分化趋势仍将延续,经济增长、人口流入、有产业支撑的高能级城市,房地产市场仍将具有较好的发展空间。
房地产开发是本集团统筹资源、发挥协同作用、带动全产业链发展的重要产业。本集团作为国资委明确以房地产开发为主业的16家中央企业之一,主要围绕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长江中游、粤闽浙沿海等城市群进行拓展与深耕。本集团房地产开发产业采取“以住宅开发为主,其它产业为辅”的经营模式,积极参与政府保障房、回购房开发建设,在做强传统住宅开发业务的同时,进一步拓展未来社区、TOD等新兴业务领域,充分发挥公司全产业链优势,加强资源整合,不断提高房地产开发业务发展质量。2023年上半年,面对整体市场及外部环境持续下行压力,公司房地产板块实现销售金额533.7亿元,在全国房企中排名第16位。
(五) 工业制造
近年来,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略有放缓,传统通用工程机械受产能过剩影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但高端装备制造业迎来黄金机遇期,智能制造发展将进入全面推进阶段。随着我国核心装备供给能力稳步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提供了广阔的机遇。
工业制造是本集团协同主业发展、提升产业高度、完善产业链条的重要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形成了装备制造、材料生产、混凝土PC构件生产三大业务体系。其主要业务包括制造大型养路机械、地下施工设备、轨道施工设备、混凝土施工设备、起重设备、桥梁施工设备、压实设备、混凝土制品、桥梁钢结构、道岔及弹条扣件及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导线和零部件等。本集团发挥全产业链优势,积极推进经营协同、产业协同,构建多个产业一体化运作的经营模式,提升企业竞争力、扩大品牌影响力,增强企业整体盈利能力;补齐企业短板产业,在桥梁钢结构制造安装技术领域迈上了新台阶,开拓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本集团自主研制的全球最大竖井掘进机“梦想号”,入选了“2022年度央企十大国之重器”。
(六) 物资物流
当前,我国物资物流产业已步入物流体系关键成形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2023年6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为102.8%、环比上升2.1个百分点,中国物流业景气指数为51.7%、环比回升0.2个百分点。指数变化情况表明,随着国内经济运行保持恢复态势以及稳增长政策预期的增强,大宗商品市场需求恢复,采购、生产等经营活动积极,物流库存周转加快,物流市场活跃度增加。
物资物流是本集团助力主业、协同服务、降本增效的重要产业,本集团拥有遍布全国各大重要城市和物流节点城市的区域性经营网点、133万平米的物流场地、4万余延长米铁路专用线、32,550立方米成品油储存能力,通过完善高效的物流信息化、区域化、市场化服务体系,提供供应链集成服务。本集团根据物资物流产业内外部两个市场的特点,分别制定了不同的发展思路和经营模式。内部市场是物资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性市场,坚持“保供应、保质量、降成本、提价值”的原则,集中内部需求,实现以量换价,提高优质资源获取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外部市场是物资物流产业发展的拓展性市场,坚持“优化布局、集聚资源、开拓市场、增强盈利、提升品牌”的原则,强化上下游延伸服务,在服务过程中实现价值提升,获取价值回报。
(七) 绿色环保
国资委2022年印发的《关于推进中央企业高质量发展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及2030年中央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目标,部署了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建立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能源体系、强化绿色低碳技术科技攻关和创新应用、建立完善碳排放管理机制等重点工作任务,为中央企业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明确了行动指南。
绿色环保是本集团“十四五”时期新增的重点产业。本集团积极响应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总体战略部署,根据国家重大生态环保战略和区域生态环境目标,聚焦流域治理、水环境综合治理、建筑垃圾资源化、抽水蓄能、海上风电、光伏、污水处理等细分领域开展项目投资、建设、运营,引领基础设施绿色升级,打造产业生态体系,助力绿色环保产业逐步成为公司新的重要增长点。
绿色环保经营模式主要是通过建设绿色环保项目产生工程承包收益。
(八) 产业金融
2023年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保持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稳定增长,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随着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组建,我国金融供给侧改革将持续推进,金融严监管、细监管将进一步加强。近期,国务院发布了《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了修订后的《私募投资基金登记备案办法》及配套指引,国资委也出台了中央企业产业金融监管的新要求。
产业金融是本集团盘活存量资金、服务实体产业、促进产融结合的战略性产业,遵循服务主业的原则,围绕“综合金融服务平台”这一核心定位,充分发挥“金融服务提供、金融产业运营、金融资源配置、金融风险防控”的主要功能,积极构建票据集中管理平台、供应链金融和创新金融服务平台、保险资源集中管理平台、金融租赁服务平台、基金管理平台等金融专业平台。产业金融主要包括保险经纪、保险代理、保险公估、经营租赁、融资租赁、商业保理、供应链金融、资产证券化、金融科技、产业基金等多项金融产品和服务,发挥业务融合与联动优势,打造“融、投、贷、保、租”一体化的产业金融闭环生态体系,实现“全系统、全科目、全场景、全周期”的金融服务。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3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内外部形势和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态势,中国铁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加强市场研判与经营督导,持续优化市场布局,进一步理顺内部经营关系,优化经营考核评价体系,经营效能、订单质量稳中有升。
近五年公司上半年新签合同额情况
年初至本报告期末,本集团新签合同总额13,590.749亿元,为年度计划的41.06%,同比增长2.09%。其中,境内业务新签合同额12,764.206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93.92%,同比增长4.29%;境外业务新签合同额826.543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6.08%,同比下降22.99%。截至2023年6月30日,本集团未完合同额合计70,110.130亿元,比上年度末增长10.19%。其中,境内业务未完合同额合计57,826.705亿元,占未完合同总额的82.48%;境外业务未完合同额合计12,283.425亿元,占未完合同总额的17.52%。
年初至本报告期末,工程承包产业、投资运营产业、绿色环保产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新签合同额11,681.582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85.95%,同比增长3.41%。
三、风险因素
通过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内外部风险水平综合评估,结合信息化手段深入研判,认定本集团可能面临的重大风险有:国际化经营风险、项目经营管理风险、现金流风险、安全风险、投资风险。
1.国际化经营风险
随着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地区冲突加剧,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增加,集团面临的国际化经营外部风险加大。本集团将密切关注国际政经形势,以制度执行为抓手,落实项目标前报备报批要求,加强内外部经营协调,确保国际化业务竞争有序,从源头上防范各类境外业务风险。在国际市场实战经验不断增加的基础上,针对具体国别,本集团建立了国家风险预警的各级指标,以及风险事件的信息反馈和国内外风险控制联动体系,通过系统梳理分析,将国家风险、法律风险、非传统安全风险、汇率风险、劳务风险和环境风险作为国际化经营面临的主要风险进行重点管理。同时,强化业务流程合规管理,做好境外业务日常合规管理监督工作,以制度体系的完善推动业务流程合规,确保境外业务从承揽到实施的全过程合规,确保海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2.项目经营管理风险
伴随稳经济政策的逐步落地,集团业务发展稳中有进,业务领域稳步拓展,项目模式合规稳健,但受全球流动性加速收紧影响,部分行业资金周转放缓,国内房地产市场持续低迷,项目经营管理风险日益凸显,给企业高质量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在项目承揽阶段,本集团将强化规则意识,严格落实经营行为准则,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紧跟政策导向,全面抓好经营工作,坚持做到量质并重、质在量前,确保从经营源头上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同时,本集团继续强化在建项目风险管控,稳妥推进项目经营管理工作;加强项目施工中成本控制,确保项目收益;高度关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做好项目合同交底、风险预案,加强现场施工管控,在施工前对现状构筑物、地下管线、拆除工程、封闭空间及周边环境情况进行详细评估;关注大型设备特种设备的使用风险;高度关注各层级相关分包管理依法合规问题。
3.现金流风险
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资金短缺的问题普遍突出,给生产运营带来了较大压力,本集团资金链安全保障工作面临挑战,若管控不当,将对本集团产生不利影响,制约企业长远发展。本集团结合宏观经济和资金市场环境变化,将持续加强各类资金收支管理,进一步开源节流,改善经营性现金流情况,严格融资和流动性管控,确保资金链安全,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着力提升经营承揽质量,优化合同支付条款,努力实现“收入利润化、利润现金化”;二是继续清理低效资产,加强资产盘活,加快回笼资金,提高资产周转率;三是合规统筹做好各项付款工作,严格量入为出,做好资金计划编制和执行管控,合理规划开支;四是控制投资节奏,平滑资金压力,严禁超越自身财务承受能力开展投资;五是强化集团管控,持续丰富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储备融资额度,保障资金链安全,确保现金流风险可控。
4.安全风险
受行业特点和工作环境复杂、人员流动性大、管理链条长等影响,集团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安全生产管理仍然存在隐患和薄弱环节。本集团坚持“生命至上、预防为主”安全理念,将树牢安全生产“双零”目标,加强安全生产体制机制建设,落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强化基层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全方位开展安全管理强化年专项行动,加强重大安全隐患专项整治,严格安全风险管控,强化终端安全管控。全面落实“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信息化赋能”,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全力推进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严肃事故处理,促进企业安全稳定发展。
5.投资风险
本集团投资业务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和PPP项目,普遍具有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涉及领域广、复杂程度高、工期和质量要求严等特点。在国际宏观环境、国家和地方政府政策调控力度加大、金融监管趋严、债务压力增大、市场竞争加剧等内外部形势影响下,实施和运营上述投资项目,每个环节都可能使本集团面临一定风险,影响预期效益和战略目标实现。本集团坚持将防范和化解重大投资风险作为投资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前提,坚决遏制风险增量,有效化解存量风险。对于资本运营投资风险管控,坚持审慎投资经营取向,更加严格履行投资项目决策程序,严禁超越财务承受能力的投资行为,坚持慎重决策、标前算赢、量力而行,通过对投资项目潜在风险因素的分析和判断,提前采取合理方式降低投资项目整体风险。同时,例行开展年度资本运营项目梳理工作,重点针对项目建设期的进度、收益情况以及运营(回收)期的资金回收情况进行自查自纠。
本集团始终致力于健全以法律合规管控为主,覆盖全员、全面、全过程的“大风控”体系,充分运用信息化、数字化等手段加快推进资源整合、信息共享、同防共治,并常态化制定重大风险管控方案,强化底线意识、红线意识,加强全过程管控要求,提升风控工作效率。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 技术水平优势明显
中国铁建继续在高速、高原、高寒铁路,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及建设领域保持行业领导地位,深地水下工程建设、磁悬浮工程建设、四电系统集成等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极端环境岩土和隧道工程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获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本集团牵头承担在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项,主持国家级科研课题38项,承担国家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任务3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量质量稳步提升,成果转化效果显著,形成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行综合监测等系列高价值技术产品。
(二) 行业地位持续领先
本集团是我国乃至全球最具规模实力的综合建设产业集团,连续入选《财富》杂志“世界500强”企业,2023年排名第43位;在美国《工程新闻纪录》(ENR)杂志公布的“全球250家最大承包商”中稳居前3位。本集团拥有A+H股上市平台、充足的银行授信、建筑企业最高的国际信用评级,经营业务遍及全国3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世界140个国家和地区。
(三) 产业链布局完整齐备
本集团完成了沿建筑业产业链的全面布局,业务涵盖工程承包、规划设计咨询、投资运营、房地产开发、工业制造、物资物流、绿色环保、产业金融及新兴产业,在铁路、公路、城市轨道交通、房建、市政等众多领域具备全产业链服务能力,初步实现了从传统承包商向以承包商为主,投资商、发展商、运营商并重转型,能为不同领域、不同类型、不同需求的业主,提供全过程、全周期、个性化、定制化、高质量的“铁建模式”和“铁建方案”。
(四) 管理体系不断优化
本集团将优化组织管理架构与“两非”剥离、提质增效等工作相结合,严格控制新设法人企业,大力压减能力弱、与主业协同效应不强的子企业。按照科学合理、精干高效的原则,优化组织架构,减少机构重叠和职能交叉,建立机构和人员编制的刚性约束。不断调整优化总部机构设置,构建了职责明确、管控有力、运转畅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五) 客户基础长期稳固
本集团始终秉承“以人为本、诚信守法、和谐自然、建造精品”的管理方针,在国内外建筑业及相关行业深耕细作,树立了“诚信创新永恒、精品人品同在”的企业价值观,形成了长期稳固的政府关系、市场资源和客户群体,为公司拓展多元业务,在更多领域输出“铁建服务”提供了有力的市场支撑。
(六) 品牌信誉国际知名
本集团拥有70余年辉煌历程,设计、建设了我国50%以上的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40%以上的城市轨道交通,约30%的高等级以上公路,制定了中国高速铁路50%以上的建设标准,承建了1,000多项海外工程,多次刷新了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单笔合同额最高纪录,赢得了较高的企业信誉,打造了CRCC和CCECC两个国际知名品牌。上半年,中国铁建积极推进品牌引领行动,开展一系列品牌构建、展示、传播活动,进一步夯实品牌建设基础,加速全集团品牌提升进程。在全球知名品牌估值与咨询机构BrandFinance发布的《2023年全球品牌价值500强报告》中,中国铁建排名第101位。
(七) 铁道兵文化历久弥新
本集团继承和发扬铁道兵精神,努力以新时代中国铁建文化体系构建引领品牌建设,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上半年,中国铁建持续推进文化建设督导、优秀故事创作与传播,深化新时代中国铁建文化落地,引导员工共践共行企业核心价值理念,为建设最值得信赖的世界一流综合建设产业集团汇聚更强大力量。
0
False
SH601186
中国铁建
/stock/business/sh601186/
/stock/business/sh60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