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建的主营业务 SH601669.主板 可融资 沪股通

04月26日: 预计财报发布

价: 4.97 (+0.61%)
估值日期: 昨天
PE/扣非PE: 6.91/6.75
市净率PB: 0.53
股息率: 2.43%
ROE: 8.52%
A股市值: 851亿
行业: 建筑装饰
净利润同比: +10.16%.23Q3
北上持股: 1.99% 5日+0.1%
今年来涨: +1.64%
上市日期: 2011.10

公司名称:中国电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 实控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所属省份:北京市 所有制性质:央企国资控股 成立日期:2009.11 员工人数:164,165
主要业务: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建设工程设计;建设工程勘察;建设工程监理;公路管理与养护;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勘查;地质灾害治理工程设计;水力发电;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工程管理服务;水利相关咨询服务;工程技术服务(规划管理、勘察、设计、监理除外);工业工程设计服务;基础地质勘查;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土地整治服务;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地质灾害治理服务;电力行业高效节能技术研发;风力发电技术服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建筑废弃物再生技术研发;生物质能技术服务;土石方工程施工;对外承包工程;金属结构制造;砼结构构件制造;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软件开发;招投标代理服务;货物进出口;人力资源服务(不含职业中介活动、劳务派遣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主营业务 - 历史详情
主营业务
查看历年营收、净利润
经营概述 - 2023中报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情况
2023年上半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就业物价总体稳定,居民收入平稳增长,经济运行整体回升向好。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的行业情况如下:
1.建筑业方面
2023年上半年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全面恢复常态化运行,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政策效应逐步显现,市场需求逐步恢复,生产供给持续增加,就业形势总体稳定,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发展质量继续提高,国民经济恢复向好。上半年建筑业总产值132,261亿元,同比增长5.9%。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5.7%,比5月下降2.5个百分点,仍位于较高景气区间,建筑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其中,土木工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64.3%和53.9%,比上月上升2.6和2.2个百分点,土木工程建筑业产需扩张加快。从市场预期看,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0.3%,今年以来始终位于60.0%以上高位景气区间,建筑业企业对行业发展信心较强。
公司是中国水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和享誉国际的第一品牌,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技术水平达到世界一流。公司充分发挥、“投建营”一体化优势,聚焦“水、能、砂、城、数”五个领域,抢抓发展机遇。“水”业务方面,2023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水网建设规划纲要》,未来几年水网建设将迎来重要窗口期。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加强流域综合治理,长江、黄河等重点流域的水生态环境保护孕育新一轮市场机遇。“能”业务方面,国家能源局印发的《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要大力推进煤电机组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健全完善抽水蓄能发展政策体系,积极推进光热发电规模化发展,稳妥建设海上风电基地,大力推进分散式陆上风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国家稳步推进“双碳”目标的实施。“城”业务方面,上半年,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大力支持乡村振兴、国家水网工程建设以及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等,年内基建投资有望持续加速。2023年3月,交通运输部、国家铁路局、中国民用航空局、国家邮政局、国家铁路集团联合印发《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五年行动计划(2023—2027年)》,明确了未来五年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思路目标和行动任务。公司将继续加强顶层设计、加快标准建设、统筹资源配置、狠抓工作落实,以实际行动助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2.电力投资与运营方面
根据国家能源局发布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6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7.1亿千瓦,同比增长10.8%。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4.7亿千瓦,同比增长39.8%;风电装机容量约3.9亿千瓦,同比增长13.7%。上半年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1,733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44小时。其中,水电1,239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452小时;太阳能发电658小时,比上年同期减少32小时;核电3,770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97小时;火电2,142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84小时;风电1,237小时,比上年同期增加83小时。上半年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319亿元,同比增长53.8%。其中,太阳能发电1,349亿元,同比增长113.6%;核电359亿元,同比增长56.1%。电网工程完成投资2,054亿元,同比增长7.8%。海外方面,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
(IRENA)公布数据,2022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升至3,371.8GW,同比增长9.6%,其中太阳能和风能分别同比增长22.2%和9.1%,保持上涨趋势。
电力投资与运营业务与工程承包及勘测设计业务紧密相连,是公司产业链的延伸。公司作为新能源和抽水蓄能建设领域的领军者,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助力“双碳”目标实现过程中,积极履行央企责任担当。下一步将充分发挥规划设计、“投建营”一体化优势,强化资源配置,绿色低碳组织开发建设,规范有序推动项目实施,全过程抓好安全质量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持续开拓新能源行业,包括氢能、多能互补、碳交易、数字化智能化等领域,通过技术创新迭代和新业态、新模式,为传统行业赋能,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为促进我国能源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3.海外市场方面
当前,各国为推动经济恢复和民生改善,持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和民生投入,优化营商环境,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发展环境、发展需求和发展热度不断改善,发展成本有所下降,行业“恢复性发展”态势进一步稳固,向着更高水平的新发展阶段稳步迈进。多国先后颁布对外开放新政,以推进经济市场化和私有化改革为重点,通过增加投资优惠政策、降低投资门槛、扩大投资领域、实行减免税优惠等措施,为国际承包商参与本国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诸多便利。此外,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一带一路”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将更加注重与共建国家推进战略、规划、机制对接,强调高效协同、互利共赢,继续在能源电力、基础设施、生态治理、资源开发等领域催生新的项目机会,下半年即将举办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也将进一步释放政策红利。作为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力量和电力建设行业走向海外的领军企业,公司将紧抓政策性机遇,继续深耕传统市场、拓展新兴市场,持续推动公司海外业务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以“建设清洁能源,营造绿色环境,服务智慧城市”为企业使命,致力建设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公司业务涵盖工程承包与勘测设计、电力投资与运营及其他业务,具有规划、勘测、设计、施工、运营、装备制造和投融资等全产业链服务能力,能够为业主提供一站式综合性服务。公司坚持全球化经营、质量效益型运营,以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导向,持续优化公司治理,不断强化安全与风险防控,致力提供高品质产品与服务,保障客户权益;不断夯实发展基础,全力做强做优做大主营业务,努力为股东创造更大价值。公司视环保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积极发挥自身规划设计引领和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全面支持绿色低碳能源发展,不断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化建设和运营,持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维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1.工程承包与勘测设计业务
工程承包与勘测设计业务是公司的核心业务。公司充分发挥规划设计优势和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聚焦“水、能、城”,持续深化业务调整转型升级。科学谋划“碳达峰、碳中和”行动实施方案,加强新能源等行业关键技术攻关,积极探索氢能等前沿技术储备,抢抓“双碳”机遇,全力推进新能源和抽水蓄能业务规模化快速发展。不断创新水环境治理新模式,打造了具有鲜明特色和全球竞争力的水环境产业,为现代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创造、释放新空间,为服务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贡献新模式。充分发挥产业联动优势,全面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积极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在国内外市政基础设施、城市轨道交通、高速公路、铁路、机场、港口与航道等基础设施领域顺势勇为、成效显著,建设了一批代表性项目,公司已成为服务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骨干力量之一。公司紧紧围绕市场客户,顺应产业发展趋势,全面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建设了一批国家、地区、行业的重点工程,在充分发挥商业模式创新在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助推作用的同时,市场认同、客户认同不断提高。
(1)能源电力
作为抽水蓄能建设领域的绝对主力,公司积极响应国家“3060”双碳战略,推动新能源规划研究中心建设。发挥规划设计传统优势,抢抓新能源和抽水蓄能开发资源,积极获取新能源和抽水蓄能建设任务。报告期内,公司中标、新签了乌尔禾2000MWp光伏发电工程EPC总承包(71.8亿元)、通辽科尔沁左翼后旗全域高质量零碳清洁能源装备100万千瓦荒漠治理风电工程EPC总承包(58.1亿元)、广东能源莎车县200万千瓦光储一体化项目一阶段100万千瓦EPC总承包(53.1亿元)、通辽科尔沁区138万千瓦生态治理风电基地项目A标段(51.4亿元)、广西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A场址标段一工程(37.8亿元)、揭阳市揭东区玉湖镇978MW生态农业与光伏旅游项目EPC总承包(47.4亿元)等重大新能源项目;浙江景宁抽水蓄能电站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62.6亿元)、菲律宾碧瑶基帮岸500MW抽水蓄能电站(41.4亿元)、水源山抽水蓄能EPC总承包(40.5亿元)等水电项目。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签能源电力业务合同金额3,181.76亿元,占新签合同总额的52.71%,同比增长40.46%。其中,新签光伏发电业务合同金额1,518.27亿元,同比增长62.96%;风电业务合同金额638.88亿元,同比下降12.61%;常规水电业务合同金额158.89亿元,同比下降13.01%;抽水蓄能电站业务合同金额492.82亿元,同比增长279.39%。
(2)水资源与环境
公司充分发挥“懂水”的规划设计优势和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持续强化“流域统筹、规划先行、综合治理、技术先进、高质长效”的营销理念,积极构建并完善水环境业务管控体系,坚定不移地扩大水利、水务、水环境市场份额。报告期内,公司中标、新签了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群(合计218亿元)、几内亚首都科纳克里供水项目(35.8亿元)、扩大杭嘉湖南排后续西部通道工程南段设计采购施工(EPC) 总承包项目(30.5亿元)、公明水库—清林径水库连通工程土建一标项目(29.7亿元)、新乡市凤泉区(大块镇)全域生态环境治理与乡村振兴融合发展EOD项目(27.0亿元)、引绰济辽二期工程总承包二标段项目(20.4亿元)等。
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签水资源与环境业务合同金额1,020.62亿元,同比下降18.35%。其中,水环境治理业务合同金额402.41亿元,同比下降57.32%;新签水利业务合同金额618.21亿元,同比增长101.25%。
(3)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
公司全面参与城镇化建设,坚持市场竞争和投资带动双轮驱动,积极参与基础设施业务市场开拓和项目竞争,持续推动基础设施业务规范健康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中标、新签了沈阳汽车城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工程EPC工程总承包项目(74.9亿元)、天津港保税区海港区域城市更新项目EPC工程总承包项目(58.4亿元)、金义新区科创智造产业园基础设施配套一期工程(二标段)工程总承包项目(52.8亿元)、山东省龙口市高铁新城区片开发项目投资人+EPC项目(49.1亿元)等,为公司提高片区开发市场参与度、获取更高占有率提供有力支撑。同时,公司进一步加大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市场开拓力度,中标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8号线北延段工程(江府<不含>~广州北站)及同步实施工程施工总承包二标项目(60.5亿元)、刚果(金)金沙萨城市铁路项目四期(恩吉利国际机场-马鲁库)设计和实施工程项目(68亿元)。此外公司在公路、市政、房建工程项目方面均有重大项目中标。
2023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基础设施业务合同金额1,688.89亿元,同比减少21.9%。
2.电力投资与运营业务
电力投资与运营业务是公司的重要业务,公司坚持“控制规模、优化结构、突出效益”原则,加强电力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加快推进以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水电等清洁能源为核心的电力投资与运营业务,着力推动业务结构持续向绿色低碳发展。电建新能源公司股份制改造圆满完成,公司获取新能源资源储量和开发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控股运营并网装机容量2,123.4万千瓦,同比增长11.06%。其中:新能源1,071.86万千瓦,占比50.48%,包括风电787.02万千瓦、光伏284.84万千瓦;火电351万千瓦,占比16.53%;水电685.54万千瓦,占比32.29%;独立储能15万千瓦,占比0.7%。
3.其他业务
公司其他业务主要包括设备制造与租赁、砂石骨料的开发销售、商品贸易及物资销售、特许经营权及服务业等。
设备制造与租赁业务是与公司工程承包业务紧密相关的重点业务,公司主要从事水利水电专用设备的设计、研发、生产与销售,工程设备租赁业务及上下游相关业务,着力提高公司装备水平,保障项目顺利施工,降低设备资源投入,提高设备使用效益。
随着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不断深化,绿色砂石产业成为兼顾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优质解决方法,砂石市场逐渐供不应求。针对建筑行业市场格局变化,公司主动融入和服务国家重大区域战略布局,发挥专业优势,加快打造绿色砂石全产业链,塑造供应链,持续扩大中国电建绿色砂石品牌影响力。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已获取绿色砂石项目采矿权共计23个,绿色砂石资源储量达到89.54亿吨,设计年产能为4.9亿吨/年,投资规模为1,074.04亿元,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已进入运营期的绿色砂石项目共计6个,设计年产能为1.17亿吨,已投运年产能0.95亿吨。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3年以来,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国之大者”,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瞄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目标,把握上半年我国经济回升向好态势,聚焦年度目标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抢抓“碳达峰、碳中和”战略机遇,加快推动公司风电、太阳能发电、抽水蓄能发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业务发展,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2023年上半年,公司经营规模发展稳定,实现新签合同6,036.31亿元,同比增长4.59%,实现营业收入2,812.93亿元,同比增长5.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7.78亿元,同比增长11.18%,以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助力国民经济稳增长。
(一)营销质量持续提升。
一是加强高端营销,公司与多个地方政府和产业关联企业建立和深化战略合作关系。出台《获取高质量订单指导意见》,充分发挥订单的先导作用,加快推动公司经营发展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开展营销人员业务能力培训,引导子企业转变营销理念,鼓励获取更多高质量订单、战略性订单。二是抢抓市场先机,统筹推进重点业务,顺利实现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项目群(合计218亿元)、广州市城市轨道交通8号线北延段工程(江府<不含>~广州北站)及同步实施工程施工总承包二标项目(60.5亿元)等重大现汇项目落地。三是通过开展直饮水业务调研、筹划协办“国家水网建设论坛”,积极谋划国家水网业务发展。
(二)履约管理扎实推进。
一是聚焦重大重点项目履约监管,建立国内重大项目纳入重点监管清单,从进度、经营、安全、质量等方面以月为颗粒度强化管控。推进逾期重大投资项目完建达产工作,督导各相关单位按照“一项目一方案”对逾期的重大投资项目制定完建达产方案。二是重大项目履约进展顺利,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开工建设,“引汉济渭”顺利完工,西藏湘河水利枢纽投产发电,河北丰宁、山东文登、陕西镇安等抽水蓄能电站实现节点目标,雅砻江柯拉一期光伏电站投产发电。广东阳西、海南万宁、湖北蕲春等绿色砂石项目陆续开工建设。雅万高铁完成全线铺轨并开始联调联试,中赞合作“一号工程”下凯富峡水电站全面投产发电。三是积极开展质量品牌建设,组织召开了年度工程创优策划会议,组织交流质量管理和工程创优先进工作经验,进一步提升了各子企业的质量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超前策划公司年度国家级优质工程项目。
(三)专项工作稳步实施。
一是加大管控力度做好“两金”压降专项工作。全面分类梳理公司“两金”构成、保证金缴纳与被拖欠情况信息,组织对子企业“两金”压降三年行动方案实施成效的评审,组织开展“两金”专项调研活动,完成“两金”三年行动系统总结与分析。二是稳步推进治亏脱困专项工作,建立重点法人、重点项目亏损治理工作成效定期报告机制。在责任领导的亲自部署与督导下,组织召开亏损治理现场督导会,扎实推进亏损治理工作。三是成立公司自律联盟,主要负责对国内外战略规划、重大决策、重要活动等提供高端支持指导,旨在规范企业经营行为,着力遏制内部无序竞争,共同维护市场秩序,防范合规经营风险,实现公司高质量发展。
(四)国企改革扩围深化。
一是专项改革扩围深化。华东院、水电基础局入选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精特新示范企业”,水电六局、江西院入围新一批“双百企业”。二是混合所有制改革稳步实施。昆明院所属市政院成功引入两家“三高”(高协同性、高匹配度、高认同感)战略投资者,成为公司“双百企业”中首家成功实施混改的企业。三是“三项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出台《加大推进领导人员考评不胜任退出力度的若干规定》,落实干部“能下”机制。研究制定《总部内设机构负责人及以下岗位公开招聘管理办法》,规范总部人员引进。完善子企业领导人员综合考评指标体系,巩固深化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成果,全面实施新的考核分级分档,奖优罚劣导向更加鲜明。报告期内,以股份公司为主要资产的电建集团在国资委2022年度中央企业改革三年行动考核中获评A级。
(五)创新驱动持续发力。
一是高水平研发平台梯次建设。理顺公司技术中心运行机制,筹建国家水风光储技术创新中心,系统推进国家能源海上风电安全与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国家防汛抗旱技术研究中心等重大研发平台建设,积极打造协同创新体系。二是前瞻技术与未来产业加速布局。推进大型流域梯级混合抽蓄工程建设、规模化海上漂浮式光伏工程建设、风光耦合制氢关键技术等前瞻技术储备,强化能源电力新兴业态引领。三是数字化管理能力逐渐提升。圆满完成国资监管数智化提升专项行动第一阶段的各项重点任务,在4月的验收评估中获评“优秀”,再次取得建筑行业第一的好成绩。全面落实公司财务共享及全球司库体系战略布局,完成智慧财务共享平台、提升平台及云基础设施等建设工作。制定并发布《公司抽水蓄能电站全面数字化建设指导方案》,助力抽水蓄能业务与数字技术融合发展。四是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持续加强。全面推动公司《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三年攻坚实施方案》落地,加快实施公司“百千万”科技人才培养工程,公司白鹤滩水电站建设者团队荣获“央企楷模”称号,首席科学家张春生荣获“全国创新争先奖状”,青年人才李炜荣获“菲迪克未来领袖奖入围奖”,特级技师田得梅荣获“大国工匠年度人物”。
(六)海外业务转型优化。
2023年上半年,公司海外业务结构优化调整和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实现新签合同1,039.84亿元,同比增长56.53%,实现境外主营业务收入421.51亿元,同比增长10.65%;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业务遍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业务从业人数超过13万人。在业务结构上,公司海外业务推动“水、能、城、矿”融合发展,“水”方面,加大抽蓄开发力度,中标菲律宾瓦瓦500MW抽水蓄能电站;“能”方面,不断提升新能源业务贡献力,上半年海外新能源项目实现新签合同208.06亿元,同比增长6.17%,已成为越南、巴基斯坦、阿曼、卡塔尔、阿根廷等国最大的新能源电力承包商;“城”方面,以高质量履约促高质量签约,新签沙特NEOM桩基项目5、6号订单;“矿”方面,聚焦资源开发,签约几内亚GIC米西拉(北)和威高黑铝土矿项目,签约蒙古敖包特陶勒盖煤矿项目。
公司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和经验,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重大项目建设。截至目前,经总书记亲自见证签约、推动的项目达16个。参建了老挝南欧江梯级水电站、巴基斯坦风电项目群、巴西美丽山特高压输电线路等一大批重点能源电力工程和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等一大批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项目。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公司在海外共签署能源电力合作项目合同总额约6,700亿元,占公司海外新签合同总量的50.68%;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签署能源电力合作项目合同总额约3,900亿元,占海外能源合作项目总量的近六成。
三、风险因素
2023年下半年,公司可能面对的风险因素主要是现金流风险、国际化经营风险、宏观经济风险、债务风险和投资风险。为防范和应对好这些风险,公司将着力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继续实施“两金”压降机制,及时收回各类款项,充裕现金流;继续深化预算管理,围绕“一利五率”,建立关键指标、风险红线、预算执行硬约束机制,严格做到无预算不投资、无预算不融资、无预算不开支,有预算不超支,确保现金流稳定;继续加强项目全过程、全级次监管,守住标前策划、合同评审、项目履约、合同结算、款项清欠等现金流管理关口,努力提高盈余现金保障倍数;继续运用司库管理系统,加强资金业务全流程审批,加强银行账户统一管理,加强融资、票据、债券、担保等业务的统一集中管理,推动资金金融资源全球统一配置和调度,防范现金流风险。
二是继续聚焦高质量发展,坚定转型升级,从客户结构、业务结构、资源配置、商业模式、合作方式、发展方式上,大力推进“六个转变”,努力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继续坚持“三步走”全球发展战略不动摇,推进“属地化”扎实落地,逐步增强属地化资源配置能力和产业链整合能力;继续严格落实“三个不签”原则,科学研判国际形势与环境变化,坚持“先选国别再选项目”和“危地不往,乱地不去”,着力加强标前管控、投议标策划、分级评审、合同谈判和商务博弈能力,提高订单质量;继续加强人才培养引进,优化项目履约监管体系,对标先进企业,提升履约质量;继续建立健全海外应急保障体系,全面提高海外项目社会安全风险动态防控能力和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
三是继续加大宏观经济研究分析力度,及时准确识别市场变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提前制定和实施风险应对措施,拟定重大风险发生后的危机处理预案;继续紧跟国家战略,主动对接市场需求,充分发挥公司特长,不断拓展战略融合,努力促进企业发展战略和国家战略相辅相成,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继续深入研判市场,做好重点区域、重点项目筛选,抢抓水利、能源、基础设施、城市综合开发业务领域的重大项目;继续坚持和实施“水、能、砂、城、数”发展战略,大力发展能源电力业务,创新发展水资源与环境业务,巩固发展城市与基础设施建设业务,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四是继续加强资产负债率管控,对资产负债率实行“穿透式”管理,从严合理控制投资节奏和规模;继续优化债券期限结构,科学平衡偿债时间与现金流量,防止“短贷长投”,坚决守住不发生债务违约风险底线;继续加大资产经营力度,聚焦投运类项目资产,紧盯参股股权类资产,推进剥离资产处置,努力盘活资产;继续严格落实国资委融资担保管理要求,全面梳理资产证券化产品,严控担保代偿风险;继续走实内涵式权益增加之路,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和留存收益水平,增强企业内生经营积累能力;继续走稳外延式权益发展之道,通过引战资本和混改等路径,适时合理引入权益资本,提高抵抗债务风险能力。
五是继续聚焦“水、能、砂”核心业务,抢抓优质投资资源,坚决放弃不满足事前算赢等投资管控要求的项目,努力提升投资创效水平,有效防范后期项目运营风险;继续加强项目环保、土地等报批手续合法合规性核查,着力开展项目现场调研,核实可研报告数据来源和真实性,加强投资项目后评价,及时发现投资项目投资、建设及运营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全面提升投资项目管理能力和水平;继续建立健全投资项目动态监管平台,定期开展“巡检式”风险排查,及时发现和稳妥处置投资风险;继续按照“优增量、强质量、活存量”原则,着力盘活投资项目资产,努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腾挪空间。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主责主业符合绿色低碳发展方向。
作为全球清洁低碳能源、水资源与环境建设领域的引领者,全球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骨干力量,公司具有“大土木、大基建”的横向宽领域产业优势。公司水利水电设施建设、水资源和环境的治理和修复能力全球领先,是我国新能源领域的主要倡导者、推动者和实施者,行业标准的制定者和抽水蓄能电站规划设计、建设施工的绝对龙头,在行业中享有“十成抽蓄,九成电建”的美誉,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和碳达峰碳中和行动中发挥战略支撑作用,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和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中成为战略科技力量。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确立了立足“大基建”、围绕“水、能、砂、城、
数”,集成“投建营”,推动全球化的战略方针,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有力有序有效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为我国如期实现“双碳”目标贡献中国电建力量。
(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持续提升。
清洁低碳产业布局和全产业链一体化一直是公司重组成立以来的显著优势。通过发挥横向跨越大土木工程、纵向覆盖工程建设全过程的产业链优势和一体化服务能力,在产业链一体化的基础上不断向价值链中高端升级,进一步夯实传统产业与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的全产业链支撑服务能力,加快构建海上风电、数字建造、绿色砂石、新型储能等现代化产业链,积极承担我国产业链发展的支撑作用和融通带动作用。
(三)全球化发展优势明显。
公司凭借国际经营的先发优势,积累了丰富的国际经营经验,具有完备的国际营销网络和较强的海外业务风险控制能力,国际化经营水平位于中央企业前列。公司整合国际经营资源,创新融资模式,进入发达国家高端市场,国际业务转型取得新进展,投资规模质量持续上升,全球产业链合作持续加强,国际业务规模稳步增长。公司获得三大国际评级机构全球建筑类企业较高等级信用评级,POWERCHINA及SINOHYDRO、HYDROCHINA等品牌长期在ENR排名中名列前茅,具备较强的海外影响力。
(四)投建营一体化发展能力持续提升。
公司发挥投资、建设、运营全产业链一体化优势,加快从传统建筑产业向投建营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转型,形成投向精准、建设优良、运营高效、退出顺畅的投建营一体化发展格局。公司持续打造“投建营”一体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建设管控体系;充分挖掘投融资策划、规划设计、施工建设、设备采购、项目运营等各环节赢利点,实现工程全过程策划有据,实施有序,全面提高投资收益率。加快数据标准建设,加强数据融合,提升数据分析能力,一体化支撑工程全过程投资、建设与运营。以协同为核心,推进生态链建设,建立“工程生命共同体”,拉动政府、业主、监理、供货商、分包商、物流体系等一体化协同。
(五)核心技术与产业拓展优势持续增强。
公司拥有完整的水电、火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工程的勘察设计与施工、运营核心技术体系,拥有代表国家综合竞争实力水电领域完备的技术服务体系、技术标准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公司是水电和新能源产业的发起者、推动者,创造过全球最高大坝、最大规模地下厂房、最大光热电站、最大水光互补基地等一系列世界纪录。进入“十四五”以来,一方面,公司持续攻克百万千瓦水电机组应用、超长泄洪洞群水力安全等一系列世界级难题,首创乏资料地区水文气象关键技术和流域梯级安全防控方法。另一方面,公司继续深化发展“三地一区”抽水蓄能建设技术、海上风电场开发技术,和基于BIM的水电工程/抽蓄工程EPC管理技术,成功建造世界最大“超级充电宝”——丰宁抽蓄电站、首个强台风海域海上风电场——舟山普陀海上风场,开创了基于BIM的杨房沟水电站、清原抽蓄电站的EPC总承包建设先河。作为我国最早从事水利设施建设的龙头企业,公司创造了全球第一超深竖井、最大渡槽工程等众多世界纪录。近年来,深化跨流域调水工程建设技术和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水平,持续培育水务产业核心能力,形成了规模化海水淡化工程建设成套技术、和高效能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设计能力,成功建设世界最大海水淡化单体项目——沙特拉比格项目、全球在建最大海水淡化项目——阿布扎比塔维勒项目等一批重大海水淡化项目。公司在巩固传统主业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创新发展,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为新业务、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拓展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
0
False
SH601669
中国电建
/stock/business/sh601669/
/stock/business/sh601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