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泰集团的主营业务 SH603977.主板 沪股通

04月19日: 预计财报发布

价: 9.05 (+2.03%)
估值日期: 昨天
PE/扣非PE: 19.81/21.97
市净率PB: 1.93
股息率: 1.35%
ROE: 10.40%
A股市值: 56亿
行业: 化学制品
净利润同比: +27.84%.22Q3
北上持股: 0.22% 5日+0.1%
今年来涨: +12.56%
上市日期: 2016.11

公司名称:江西国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实控人:江西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所属省份:江西省 所有制性质:省属国资控股 成立日期:2006.12 员工人数:2,354
主要业务:民用爆炸物品生产;设备制造;民用爆炸物品开发、销售、运输(按相关管理部门许可的范围经营);培训咨询;民爆器材行业的投资及管理;货物的进出口业务;技术、服务进出口;代理进出口;爆破项目设计施工业务及技术咨询服务,租赁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主营业务 - 历史详情
主营业务
查看历年营收、净利润
经营概述 - 2022中报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及主营业务情况说明
(一)民爆一体化
公司主营业务为民用爆破器材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爆破服务一体化,是全国产品种类最齐全的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产品为工业炸药、工业雷管及工业索类等民用爆破器材,同时为矿山、基建项目等提供爆破服务。
民爆行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性行业,民爆物品广泛应用于矿山开采、冶金、交通、水利、电力、建筑和石油等领域,尤其在基础工业、重要的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中煤炭、金属和非金属矿山这三类矿山的开采占民爆产品销售总量的70%以上,因此相关产业政策和运行情况的变化直接影响民爆行业的运行态势。
民爆行业呈现明显的季节性特点,春节长假期间出于安全管理的考虑,矿山、基建等下游终端客户有较长时间的停产停工,加之春季的雨水较多导致工地施工节奏缓慢,因此民爆企业在一季度开工时间较短,产销量相对较少。
民爆产品的生产、销售、购买、运输、爆破、储存所有流程都由政府部门严格监管,行业实行严格的生产许可、销售许可以及工程资质认证许可证制度。我国民爆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工信部、公安部。工信部负责民爆器材生产、销售的安全监督管理;公安部负责民爆器材公共安全管理和民爆器材购买、运输的安全监督管理,监控民爆器材流向,同时还负责爆破作业单位的资质申请、爆破项目全过程的管理、爆破作业的安全管理等。
2022年上半年,我国民爆行业总体运行情况稳中向好,主要经济指标呈增长态势。民爆生产企业工业炸药累计产、销量分别为210.17万吨和209.4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75%和2.11%。2022年上半年,现场混装炸药产量累计完成73.64万吨,同比增加15.15%。2022年上半年,生产企业工业雷管累计产、销量分别为4.72亿发和4.43亿发,同比分别增加15.92%和8.77%。
从工业炸药主要品种产量变化情况看,上半年,胶状乳化炸药累计产量为125.83万吨,同比下降0.22%;胶状乳化炸药产量占工业炸药总产量的59.87%,所占比例比2021年同期降低1.4个百分点。粉状炸药总产量为30.37万吨,同比减少8.39%。其中:膨化硝铵炸药累计生产15.41万吨,同比减少3.14%,膨化硝铵炸药产量占工业炸药总产量的比例为7.33%;粉状乳化炸药累计生产9.95万吨,同比减少11.43%,粉状乳化炸药产量占比为4.73%;改性铵油炸药累计生产5.01万吨,同比下降16.51%,改性铵油炸药产量占比为2.38%。
从工业雷管品种产量看,上半年,导爆管雷管累计产量为2.88亿发,同比增加12.34%,导爆管雷管产量约占雷管总产量的61.02%,所占比例比2021年同期降低2.0个百分点;工业电雷管产量为0.84亿发,同比增加22.41%,工业电雷管产量约占雷管总产量的17.80%,所占比例比2021年同期提高1.1个百分点;电子雷管产量为0.95亿发,同比增加43.09%,电子雷管占工业雷管总产量的20.13%,所占比例比2021年同期提高3.9个百分点;磁电雷管及其它雷管产量为0.05亿发,同比减少68.75%,磁电雷管及其它雷管共占工业雷管总产量的1.05%。
(二)轨交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化
公司依托控股子公司太格时代为业务主体,致力于轨道交通领域的电气化工程和信息化工程业务,主要产品及服务包括铁路供电综合SCADA系统、铁路供电生产调度指挥系统、轨道交通运维监测综合服务等。
轨道交通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先行领域。“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加快建设科技强国、交通强国的关键攻坚期。
轨道交通行业主管部门主要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工信部、国铁集团等。
随着我国轨道交通网络的形成和发展,目前轨道交通行业开始逐步进入到建设与运营维护并重阶段。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等相关铁路建设产业链投资概算,电气化工程和信息化工程占比各10%左右;地铁项目中电气化工程和信息化工程占比各自约为15%与10%左右。随着我国轨道交通持续发展,电气化与信息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相关市场需求来自两方面,一是增量市场需求,即因轨道交通行业每年新增运营里程而带来的市场需求;二是存量市场需求,即前期投入的设备为满足日益提高的安全运营标准产生的产品更新和升级换代而带来的市场需求。
据国铁集团发布,2022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853亿元,同比减少4.6%,其中6月完成930亿元,同比减少2.41%。2022年上半年,全国铁路投产新线2043.5公里,其中高铁995.9公里。下一步,国铁集团将充分发挥铁路建设投资数量多、用工规模大、关联链条长、拉动经济增长作用明显等优势,聚焦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高质量推进川藏铁路建设,紧盯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02项工程中涉铁项目落地。
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截至2022年6月30日,中国内地累计有51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路9573.65公里,其中地铁7529.02公里,占比78.64%。2022年上半年新增南平市1个城轨交通运营城市,重庆、广州、郑州、昆明、杭州、长沙、福州、绍兴、嘉兴9个城市有城轨交通新线或新段开通运营。2022年上半年共计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366.87公里,新增运营线路7条,新开后通段或既有线路的延伸段11段。
(三)军工新材料
公司依托控股子公司澳科新材,专注于新材料研发与推广。澳科新材作为高新技术企业,通过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三级保密资格认证,GJB9001C-2017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装备承制单位资格审查、安全生产三级标准化审查,拥有二十余项实用新型专利。澳科新材在毁伤材料研究方面进行了大量投入及研发,取得了系列化的研发成果和产品,如AK17、AK06及非金属材料LH丝团等产品已陆续向下游客户交付。
兵器工业尤其是弹药领域与普通民用工业相比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是兵器工业虽然同样受国民经济波动等经济规律的影响,但受到战争规律、国家战略、国防政策的影响更大。兵器研制和生产的目标是满足平时部队训练、储备以及军品外贸需求,战时能迅速响应,保证武器装备的生产能力,以满足战争需求。二是兵器工业的布局服从国家战略需要,以国防建设和战略安全为中心,并在各个战略区域进行平衡分布,以便战时兵器工业不会因为主要生产基地遭到破坏而停止运转。
我国武器装备进入跨代建设时期,推进军事实战化训练、人员开支等均需要庞大的军费支撑。2021年我军实战化军事训练仍将维持从难从严的常态化;实战化训练频率和强度提高,将导致武器装备检测维修频率加大、导弹等消耗品的需求量的增加。
随着我国武器装备进入迭代期,对特种合金、复合材料及电子元器件的需求大幅增加,需要使用大量的钽铌等稀有金属作为原材料。随着国内工艺技术水平的提升及进口替代的加速,新型复合材料进入军工领域的步伐加快。
2022年3月9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新闻发言人吴谦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2022年全国财政安排国防支出预算比上年预算执行数增长7.1%。据《新时代的中国国防》白皮书披露,无论是占GDP还是占财政支出比重,中国均不及美国和俄罗斯,我国军队现代化水平与国家安全需求相比差距还很大。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开始后一两个月内,世界主要国家及北约多国增加军费,北约多国军费占GDP比例已达或将调整至2%以上,国际战略竞争呈上升之势,加强国防建设的重要性逐步凸显,国防建设及装备现代化建设的长周期景气度向上确定性较高;2017-2022年我国国防预算增速整体高于GDP增速。
据中国国防部2019年发表的《新时代的中国国防》,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军事高新技术日新月异,武器装备远程精确化、智能化、隐身化、无人化趋势更加明显,战争形态加速向信息化战争演变,智能化战争初现端倪。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取得重大进展,但机械化建设任务尚未完成,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2020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发布,要求加快机械化、信息化和智能化融合发展;提高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确保2027年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武器装备现代化,聚力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武器装备升级换代和智能化武器装备发展;到2035年“关键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促进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
二、经营情况的讨论与分析
2022年上半年,国内外环境依旧复杂严峻,不确定性加剧。全球疫情反弹,俄乌冲突持续,能源、粮食等大宗商品价格高涨,全球经济复苏能动减弱。国内疫情虽得到有效控制,但区域性规模化疫情与散发性疫情交织,疫情防控处于常态化状态。受疫情反复冲击,国内经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持续显现,企业经营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显著增加。
公司承受着下游市场需求不旺、上游原材料价格波动、生产成本高企的压力。面对复杂严峻的形势,公司全体员工在加速转型升级创新倍增的赛道上奋勇争先,在稳增长促发展的重任中担当作为,围绕全年既定目标,全力拓展市场、降本控费、优化管理、提质增效,经济效益保持稳定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4,321.51万元,同比增长15.93%;实现净利润13,073.29万元,同比增长28.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82.16万元,同比增长26.75%。
(一)民爆一体化业务
2022年上半年,公司民爆产业部分生产点受疫情影响,原材料采购及成品运输受阻,给生产经营造成严重影响。公司全力保供应链稳产业链,各厂点、集团生产保障部通力协作、主动作为,妥善解决困难。销售分公司在疫情期间,发扬战斗精神,销售人员全面扎根一线,主动前往客户所在地隔离后跟进服务客户,赢得客户信赖,为特殊时期稳市场起到了关键作用。报告期内公司销售工业炸药6.40万吨,其中混装炸药销量2.04万吨。报告期内,公司控股子公司国鲲微电生产线建设项目有序推进。公司专门成立电子雷管推广服务中心,组织开展了多个终端用户电子雷管试用推广及现场使用培训工作。此外,公司在尼日利亚建设的中江民爆炸药厂项目顺利竣工投产,未来将打造公司海外增长强劲引擎,并同步推进导爆管雷管生产线建设前期工作。
(二)轨交自动化及信息化业务
2022年上半年,受多地疫情影响,太格时代部分项目施工进度不及预期。面对严峻形势,报告期内太格时代挖掘潜在新客户,新开拓了重庆地铁、清远磁浮市场,成功中标了贵阳地铁、黄石有轨电车系统等项目。2022年上半年积极抢抓工程进度,加快项目建设,完成隧道照明更新改造项目——沈丹铁路客运专线隧道照明项目调试工作。同时城市轨道交通供电智慧运维平台研发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了供电全景数据采集和智能数据分析功能。此外,公司控股子公司国泰利民深耕智慧党建行业,各类信息化产品经过前期研发投入逐渐成熟,得到市场的认可,销售渠道更加完善,营业规模增长较快,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报告期内国泰利民实现营业收入7,037.11万元、净利润1,413.86万元,分别同比增长527.15%和312.46%。
(三)军工新材料业务
2022年上半年,公司军工新材料业务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公司控股子公司拓泓新材抢抓市场发展契机,大力推进提质扩产和提升营销能力建设,经营业绩创历史新高。报告期内拓泓新材实现营业收入9,537.67万元、净利润806.5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73.29%和108.59%。控股子公司永宁科技全力开拓新市场新客户,成功进军国内和海外非烟花市场。高附加值粗颗粒高钾、球形高钾新产品研发取得较大成功,通过了国内军工科研院所及跨国企业的产品供应现场审核。报告期内永宁科技实现营业收入6,257.45万元、净利润1,046.85万元,分别同比增长44.26%和378.12%。全资子公司新余国泰取得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无人机火箭助推器实现首飞试验成功,并签订试生产订单,无人靶机14000N推进器研制有序推进。
(四)科研创新重点成果
一是推动科技平台建设。公司现有高新技术企业24家,报告期内新增省专业化小巨人企业1家,总数增至5家;新增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家,总数增至16家。新余国泰纳入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取得武器装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二是提高创新能力,将科技项目做深做实。民爆行业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平台完成开发并成功上线,已完成30家民爆企业注册。江铜民爆公司乳化炸药现场混装静态制乳技术及装备通过工信部科技成果鉴定,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三是加强成果申报。报告期内新增授权发明专利8件,完成江西省科学技术成果登记4项。新余国泰独立完成的“GTX型工业雷管智能制造技术及产业化应用”项目、太格时代参与完成的“高铁供电生产调度指挥系统的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项目均获2021年江西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的重大变化,以及报告期内发生的对公司经营情况有重大影响和预计未来会有重大影响的事项
三、可能面对的风险
1、宏观环境风险
2021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科学判断我国经济发展将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国内消费和投资短期难以大幅改善,出口额大概率回落,大宗商品涨价带来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上升,总体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宏观经济传导效应存在对公司各业务板块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公司将积极应对新的宏观经济变化,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纵深推进公司高质量发展,在创新驱动中培育新的增长势能,沉淀核心能力,强化自身差异化优势。
2、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
公司民爆一体化业务主要原材料为硝酸铵、硝酸钠等,受大宗原燃材料、能源价格波动影响,原材料价格波动将直接影响公司生产成本,从而对经营业绩造成影响。公司将及时了解行情信息,对主要原材料采取预订、锁价等措施,减少行情波动给公司带来的风险。公司还将进一步优化原材料使用效率,严格控制生产成本。此外,公司将根据原材料价格波动行情动态调整主要产品销售价格,以保障民爆行业安全生产和高质量发展需要。
3、安全生产风险
民爆产品本身固有的特点决定了民爆行业内企业都必然面对一定的安全风险。公司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及产品质量,一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树立公司“安全第一、重在预防、科技兴企、国泰民安”的安全理念,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及行业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程,确保安全措施的落实,不断提升公司本质安全水平。
4、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现有各项业务都存在市场竞争风险,面对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公司将进一步围绕重点产品质量提升、节能降耗、自动化运转开展攻关,吸收国内外先进工艺技术及经验,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进一步提升各类业务的市场竞争。
四、报告期内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公司已构建民爆一体化+轨交自动化及信息化+军工新材料产业协同发展全新业务版图
民爆一体化板块:目前公司工业炸药生产许可能力17.4万吨,其中现场混装许可产能在工业炸药总许可产能中占比达到30%。公司工业雷管产能4,980万发,产品结构满足工信部《关于推进民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公司通过与民爆经销公司重组整合,谋划电子雷管产能置换和布局,拓展爆破服务一体化发展,推动民爆技术创新和经营质量提升,随着海外尼日利亚炸药厂运营步入正轨,民爆产业发展持续稳固。
轨交自动化及信息化板块:控股子公司太格时代是国内轨道交通供电自动化领域最早的开拓者之一,已构建涵盖轨道交通建设、运营、维护三阶段的综合化产品体系,重点产品接触网开关监控系统、电力远动测控终端、机电设备及隧道照明监控系统、供电环境安全监控系统等,在细分市场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迄今为止产品已覆盖全国十八个铁路局及近三十个城市的轨道交通,是业内少数几家能够提供300-350km/h高铁产品的供应商之一。
军工新材料板块:控股子公司澳科新材突破了钨合金材料提升的关键瓶颈,掌握了材料配方及工艺的新型技术,成功研发出高强度钨合金、低密度高韧性钨合金、含能钨合金、易碎钨合金等十余种钨基新型毁伤材料,能实现军方要求的“一弹多能”,应用范围小到子弹、小口径炮弹,大到炸弹、导弹,材料应用前景广阔。澳科新材生产的非金属材料LH丝团更是国内唯一供货商,在其他军兵种、其他领域扩展性同样良好,应用广泛。公司控股子公司拓泓新材生产的钽铌氧化物,经过下游火法冶金加工后大多进入军工航天、特种合金等领域。公司作为第一大股东的神舟智汇专业从事军事模拟仿真与武器装备配套产品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产品MAXSim仿真平台系统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在陆海空、火箭军、战支部队以及国防工业部门获得广泛推广应用,成为国内仿真平台与引擎的标杆。
(二)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拥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控股子公司太格时代联合华东交通大学建立了轨道交通基础设施运维安全保障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牵引供电基础设施运维安全保障技术方向)。公司建有省级企业技术中心、江西省民爆器材与爆破技术工程研究中心、江西省金属3D打印工程研究中心等多个创新平台。
公司是第一批江西省军民融合企业、首批国民经济动员中心、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具有国内领先的技术研发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列入2022年度南昌市工业重点企业,被认定为2021年度江西省管理创新示范企业。全资子公司国泰七零九被认定为江西省专业化小巨人企业,全资子公司新余国泰被纳入国务院国资委“科改示范企业”。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下属高新技术企业共24家,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共21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总数共16家,省专业化小巨人5家。公司拥有授权发明专利62件,实用新型专利521件,外观专利21件,软件著作权326件。
(三)信息化和智能制造优势
公司通过部署私有云平台实现企业上云的目标,采用业务云化构建开放式架构,代替原有臃肿的专有硬件的架构设计。建设私有云为基础的集团云数据中心,大幅度缩短业务上线周期,为集团化管控模式理念提供有效保障。公司持续发展应用ERP、OA、SHR、MES等诸多管理信息系统,深度优化集团型财务业务一体化运营平台、民爆板块集中销售服务平台和安全运营智慧管控平台,进一步提升集团战略管控能力和组织业务协同能力;逐步完善的事务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信息工具,为公司集团化管控提供了高效、快速、精准的数字化信息,稳步提升公司管理创新水平。
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生产效率和经营管理效率,促进传统制造业改造提升。在现有MES、SCADA系统的基础上,通过对各单位不同系统间的视频监控数据资源的接入和整合,建设安全管理数字化平台。通过云计算和网络感知技术,建立了跨平台视频会议功能,为疫情下公司与外部人员沟通的会议场景提供了便利。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了工业雷管标识解析二级节点的解析,通过物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实现了MES数据的实时采集和运行状态分析,打造了“技术流+物流+资金流”三管齐下的集团化信息技术统一管理平台。以此推进安全管理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建立生产运输使用全过程信息化动态监管系统,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现代化、规范化、高效化。
0
False
SH603977
国泰集团
/stock/business/sh603977/
/stock/business/sh603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