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行业发展情况
报告期,全球经济复杂多变,我国疫情防控形势总体趋稳,复工复产持续推进,重点产业链和供应链基本维持畅通稳定,保供保价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上半年,我国铜行业发展有三个特点:一是生产总体平稳。据国家统计局数据,上半年国内精炼铜产量533.3万吨,同比增长2.5%;铜材产量1023.1万吨,同比增长2.4%。据上海钢联数据,6月底,国内铜库存11.4万吨,同比下降49.1%,处于近年来较低水平。二是价格先扬后抑。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上半年国内铜现货均价71750元/吨,同比增长7.7%。二季度,受全球流动性收紧等因素影响,铜价开始高位回落,6月30日铜价较今年高点下降15.2%。三是进口同比增长。据海关总署数据,上半年铜精矿进口1248.1万吨,同比增长8.6%,进口金额313.5亿美元,同比增长13.6%;未锻轧铜及铜材进口294.2万吨,同比增长5.3%,进口金额298亿美元,同比增长17.1%。
展望下半年,通胀以及货币政策收紧仍为全球市场最大的宏观主题,美联储加息力度将对海外市场情绪造成较大影响,但铜等大宗商品仍具有供需基本面支撑。预计下半年,矿山供应宽松局势不变,废铜供应压力也有所缓和,随着国内稳增长政策持续推进及落地,国内电力投资有望加大,加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铜消费将基本保持稳定。此外,由于铜价较高位有所下跌,一定程度上可缓解产业链终端企业的成本压力,从而促进精炼铜采购。整体来看,加息节奏预计会干扰铜价运行,短期内或将出现价格波动,但总体上仍能支撑铜价基本稳定。
(二)公司主营业务
云南铜业主要业务涵盖了铜的勘探、采选、冶炼,贵金属和稀散金属的提取与加工,硫化工以及贸易等领域,是中国重要的铜、金、银和硫化工生产基地。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在铜以及相关有色金属领域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是具有深厚行业积淀的铜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阴极铜、黄金、白银、工业硫酸、铂、钯、硒、碲、铼等,其中阴极铜产能130万吨/年。公司主产品阴极铜广泛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建筑、国防等领域;黄金和白银用于金融、珠宝饰品、电子材料等;工业硫酸用于化工产品原料以及其他国民经济部门。公司主产品均采用国际标准组织生产,按照国际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保证产品受到严格的质量控制。
公司“铁峰牌”阴极铜在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注册,“铁峰牌”黄金在上海黄金交易所(SGE)、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注册,“铁峰牌”白银在上海黄金交易所(SGE)、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伦敦贵金属市场协会(LBMA) 注册。
公司2022年上半年生产精矿含铜3.22万吨,阴极铜61.88万吨,黄金8.35吨,白银313.36吨,硫酸218.74万吨。
(三)公司经营模式
1.采购模式:公司原材料主要来源于自有矿山及外部采购。公司外部采购以长期合同为主,即一般签订年度采购框架协议,根据不同订单的实际采购数量、规格、品质等确定具体采购结算金额。国内采购结算定价以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铜价格、上海黄金交易所(SGE)金价格和华通铂银现货市场二号国标白银价格为基础;进口矿含铜以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市场价格为基础,进口矿含金、银以伦敦金银协会(LBMA) 的报价为基础。
2.生产模式:
(1)矿山业务
公司所属矿山坚持技术可行、安全环保、效益优先的原则,致力于低成本、高技术、效益型的矿山开发模式,大力推进全要素对标工作的开展,实现提质增效;致力于打造核心竞争力矿山,确保现有主力矿山稳产,持续优化技术经济指标;致力于建设绿色节约型矿山,实现铜矿山精细化管理、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目标。
(2)冶炼业务
公司所属5家铜冶炼企业,均采用国际、国内先进冶炼技术,其中东南铜业采用“双闪”工艺、西南铜业和滇中有色采用艾萨炉工艺、易门铜业采用底吹炉工艺、赤峰云铜采用侧吹熔炼炉工艺,多种冶炼工艺技术齐头并进发展,使得公司在生产组织过程中形成互补,提高原料适应性,降低生产成本。公司冶炼主要工艺流程按功能分为熔炼、精炼、电解、稀贵、制酸、水处理、制氧、动力八个生产单元,各环节密切配合协作,产出核心产品阴极铜及主产品黄金、白银、硫酸。
(3)协同业务
公司协同业务主要包含技术研发服务、矿山开发项目管理、检验检测、钢球钢棒生产和综合回收等,旨在发挥协同效应,为公司冶炼、矿山企业提供技术、管理、工程建设及采掘劳务、辅助材料等服务,同时打造公司技术管理、开发研究和人才培养平台。各协同业务单位通过创新激励机制,激发内生动力,进一步提升员工队伍积极性,为公司降本增效和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3.销售模式:
(1)阴极铜
公司阴极铜主要采用区域化直销模式,并建立了覆盖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和香港等境内外市场的销售网络。公司阴极铜销售价格以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和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产品期货价格为基础,结合市场行情确定。
(2)工业硫酸
公司工业硫酸销售以直销模式为主,销售客户主要为周边地区氢钙、磷肥、钛白等行业企业和相关贸易企业。硫酸销售价格主要根据硫酸供需情况、下游行业生产情况、国内国际硫磺制酸市场情况不定期调整。
(3)金、银等稀贵金属
公司金、银等稀贵金属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均可销售。其中,国内黄金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SGE)销售,价格根据上海黄金交易所(SGE)现货价格确定,加工复出口黄金参照伦敦金银协会(LBMA) 报价结合现货市场升贴水确定价格;国内白银产品以上海黄金交易所(SGE)白银价格、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期货价格为参考进行定价,加工复出口白银参照伦敦金银协会(LBMA) 报价结合现货市场升贴水确定价格。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坚强的党建引领
公司坚持以党建引领生产经营、改革发展、安全环保、科技创新等各项工作,有力推动了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双向融合。加大党建基础夯实力度,创新开展季度党建基础工作竞赛;深入开展“双创”大讨论,围绕公司年度重点难点任务,分解落实任务,深化党建业务融合实效,提升“两带两创”项目实效,营造工作赶超、全员创效价值氛围;扎实推进“大监督”体系建设,有力促进了公司高质量发展。
(二)合理的产业布局
公司产业涉及铜以及相关有色金属的勘探、采选、冶炼、综合回收利用以及销售,促进了上下游产业链的有机协同。公司主力矿山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通过生产探矿、科学调度和设备、安全的精准管理,基本保持了现有在产矿山持续稳定运行。公司冶炼产能布局充分考虑全球铜资源分布特点,国内布局的西南、东南、北方三大冶炼基地形成稳定的产业格局,公司铜冶炼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均处于先进水平。
(三)扎实的基础管理
公司持续提升企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制度体系,强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管理基础不断夯实。公司深入开展全要素对标,突出价值创造导向,统筹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以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集聚各类资源,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资金管理、成本管理、物流管理、项目管理等能力显著提升。在不断发展中,公司锻炼了一大批懂生产、善管理、技术好、能力强的经营管理人才和科研人才,为公司持续经营、稳健发展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四)深厚的技术积累
公司大部分矿山都在高原、高海拔地区,气候环境、地质结构、矿石品质都比较复杂,经过长期探索和积累,拥有了丰富的高海拔、深井矿山采选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公司拥有数十年铜冶炼生产运营历史,熟练掌握多种冶炼工艺,安全环保和综合回收水平高,原料适应性良好,自主研发的“PS转炉高密封性自抑结渣装置”解决行业关键共性难题,在行业内首次实现密闭式转炉铜硫吹炼,“高铅锌铜原料全流程协同高效脱杂与综合回收关键技术”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2022年上半年,公司申请并受理专利72件(其中发明专利28件),新设立2个省级专家工作站,牵头建设的“云南省低品位矿绿色智能化采选工程研究中心”通过省级公示,东南铜业技术中心通过属地认定。
(五)良好的资源储备
公司目前主要拥有和控制的迪庆有色普朗铜矿、玉溪矿业大红山铜矿等矿山主要分布在三江成矿带,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和进一步找矿的潜力。公司将持续对重点矿集区进行资源潜力与产能论证,加大对具备资源潜力矿山深边部探矿力度,积极争取在资源获取方面有所作为,多渠道拓展资源储量,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源支撑和保障。截止2022年6月底,公司保有铜矿石量9.46亿吨,铜金属量356.21万吨,平均品位0.39%。
(六)有力的股东支持
公司的控股股东为云铜集团,实际控制人为中铝集团。云南铜业作为中铝集团、中国铜业唯一铜产业上市平台,承担着建设世界一流铜企业的使命和责任。依托中铝集团及央企强大的综合实力、丰富的资源优势、规范的经营管理,公司和行业多个上下游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等形成多样化的业务合作,得到各方支持和信任。在股东的有力支持下,公司聚焦价值创造,重视倾听和回应各利益相关方关切。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2021年度信息披露考核中获得信息披露最高评级“A”,公司选报案例在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组织的“上市公司乡村振兴优秀实践案例”评选中获得“最佳实践案例”。公司位居2022年《财富》“中国500强”第107位,较上年度上升19位,蝉联云南省上市公司首位。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2022年是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收官之年,是公司“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机遇与挑战并存,希望与困难同在。在综合研判内外部环境和公司形势任务的基础上,公司确定2022年为“改革创新图强年”。经过不懈努力,公司较好完成了上半年各项目标任务,但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需要在下半年接续奋斗、着力解决。
可能面对的风险
1.产品价格风险
公司主要产品铜、金、银及硫酸的价格是参照国内和国际市场价格确定。这些产品的市场价格不仅受供求变化的影响,而且与全球经济状况、中国经济状况以及国内相关区域产业发展状况密切相关。此外,铜的价格波动一直以来受汽车、建筑、电气、交通及电子等行业的周期活动影响。若上述因素变化导致基本金属价格波动,将对公司产品销售价格、期货业务损益带来较大不确定性,可能使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受到不利影响。
2.汇率波动风险
公司铜精矿原料进口比例较高,购自国际矿业公司或大型贸易商的进口铜精矿原料普遍采用美元结算。因此,若汇率发生较大波动或公司未能有效地控制汇率波动的风险,则可能导致公司产生汇兑损失,进而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带来一定负面影响。
3.其他相关风险
公司从事的采矿和冶炼属于高风险行业,涉及多项经营风险,包括宏观政策、环保要求、工业事故、矿场坍塌、恶劣天气、设备故障、火灾、地下水渗漏、爆炸及其他突发性事件,这些风险可能导致公司的矿场或冶炼厂受到财产损失,并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环境破坏及潜在的法律责任。同时,尽管新冠疫情得到了一定缓解和控制,但随着病毒的变异和扩散,境内外疫情反弹的不确定性风险依然存在。
拟采取的应对措施
1.深化价值创造。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提高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企业竞争力,确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抓好生产管理,进一步优化调度管理体系和原料协调机制,加强库存和在制品的管理,合理控制库存。深化全要素对标,提高管理经营效率,进一步抓好降本增效工作,巩固和提升成本竞争优势。密切关注国际市场铜、金价的变动趋势和相关下游行业的变化,加强对影响产品价格走势的各种因素的分析研究,及时采取套期保值等措施规避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加强资金调度管理,降低融资成本。
2.深化改革创新。持续完善现代企业治理体系,规范各治理主体决策程序,推进制度“废改立”,提升企业治理效能。持续提升改革举措实效,持续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纵深推进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建立完善业绩考核预判机制,全面激发经营活力。优化组织机构,提升矿山、冶炼核心业务管理水平。持续推动创新战略实施,进一步完善考核激励制度,积极研究和掌握相关核心关键技术。
3.深化风险管控。牢牢把握“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的总体要求,坚定信心,排除干扰,克服麻痹思想,抓紧抓实疫情防控重点工作。持续夯实安全环保基础,充分调动全员参与安全环保工作的积极性,持续改善企业生态环境指标,加快绿色低碳转型升级。密切关注国家外汇政策的变化和汇率信息,在原料进口时机、产品出口国家或地区的选择及汇率保值上慎重决策、灵活应对、科学把握,规避汇兑损失。继续优化“专业协同,一体推进”工作模式,发挥法律、财务、营销结算、内部审计等专业部门作用,系统防范各类风险规范运营管理。强化依法行权、依法治企,健全严格有效的内部控制和风险控制体系,提升合规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治理效能。
4.深化党的建设。将党建摆在统领全局的位置,积极构建“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大党建”格局,坚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党建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切实把党的领导融入企业治理各环节,实现生产经营、党建工作和高质量发展目标有效融合。坚持标本兼治,深化“大监督”体系建设,统筹好各类监督资源,在公司上下形成抓落实、讲实效、创价值的实干兴企、主动有为的良好风气,以优异业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