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主要业务简介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城市矿山开采与新能源材料制造,形成“城市矿山+新能源材料”双轨驱动的主营业务盈利模式。在城市矿山开采方面,回收处理废旧动力电池、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废塑料与镍钴锂钨战略资源,通过再造镍钴钨、铜铁铝、金银铂等金属资源以及制造镍钴钨粉体材料、改性塑料等产品,进入有色金属、与硬质合金行业,是全球先进的废物再生利用企业与中国循环经济领军企业;在新能源材料制造方面,制造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3C电池用四氧化三钴、三元正极材料与电池级镍钴锰锂盐等产品,进入全球新能源行业市场,是全球新能源材料行业的三元前驱体、四氧化三钴与电池级镍钴盐的核心供应商。
20年前,格林美基于“Green—Eco—Manufacture(绿色生态制造)”的绿色理想而设立,提出“资源有限,循环无限”的产业理念,以开采城市矿山与发展新能源材料的产业模式来化解资源紧缺与环境恶化的矛盾,为降低全球温室气体效应努力,成为世界城市矿山开采的引领者与世界新能源的推动者。2010年1月22日,格林美以中国开采城市矿山第一股登陆深交所。20年来,在中国资本市场支持下,格林美砥砺奋进、劈波斩浪,以中国城市为中心构建了中国领先、世界先进的城市矿山开采体系,在中国11个省市建成16个先进的废物循环产业园区,绿色足迹遍布中国900万平方公里,并在印尼、韩国、南非建设了绿色工厂。格林美从回收手机电池开始,到回收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镍钴锂战略资源,再到回收动力电池与动力电池材料再制造,构建了“电池回收—镍钴锂资源再生—电池材料再生—电池组再制造—动力电池梯级再利用”新能源生命周期价值链、“电子废弃物回收—废塑料再生—贵金属与金属资源再生”电子废弃物再生价值链与“钨资源回收—钨资源再生—碳化钨材料再生”钨资源回收价值链,年回收的电子废弃物占中国报废总量的10%以上,年回收处理的废旧电池约占中国报废总量的10%,年回收的钴资源超过中国原钴开采量的200%并占全球钴资源回收量的20%,年回收的镍资源占中国原镍开采量的8%;格林美将废物变成高质量产品打进国际头部市场链,全球50%的硬质合金工具产品使用了格林美制造的超细钴粉,全球15%以上的三元电池新能源汽车装载着格林美制造的三元前驱体“芯”材。10年来,格林美累计减少碳排放200余万吨,节约石油300余万桶,减少森林砍伐3000公顷,为构建循环型社会和遏制温室气体效应做出了中国企业的贡献,成为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世界先进企业代表。
2016年以来,公司完成从废物回收到新能源材料制造的创新升级,进入万亿级的市场领域,搭上全球新能源发展的高铁。公司建成世界先进的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材料制造基地与世界先进的3C电池用四氧化三钴材料制造基地。由单纯的收废物、拆解废物、卖破铜烂铁,到制造新能源关键材料、卖高技术的新能源电池材料,打通从废物回收到绿色材料制造的任督两脉,实现了循环产业的价值升华,深刻诠释了“资源有限、循环无限”的内涵。
坐新能源发展高铁、乘双碳时代东风。未来五年(2022-2026年),公司的远景目标:开采城市矿山,发展新能源材料,全面推动碳达峰碳中和,创建世界低碳产业的领袖级企业,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与世界绿色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公司的品牌与价值受到全球尊重与认同,率先垂范减碳。至2026年,公司销售收入突破800亿元,为全球投资者创造良好的回报。
报告期内,公司以动力材料三元前驱体和3C数码材料四氧化三钴为主体的新能源材料业务销售规模占比总销售规模的75.57%,以电子废弃物回收、新能源回收(报废动力电池和报废汽车)、钨资源回收为主体的城市矿山业务销售规模占比总销售规模的24.43%。
报告期内,公司顽强拼搏,克服俄乌战争、世界疫情与中国疫情等各种挑战,推动公司产能全面释放、经营业绩高速增长,取得印尼镍资源一期建设顺利竣工与成功登陆瑞交所等突出成就,推动公司战略战术与各项业务进入历史性新发展阶段。
(二) 经营成果分析
1、产能全面释放、经营高速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92,413.90万元,同比增长74.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8,117.85万元,同比增长26.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492,105.85万元,同比增长4.89%。
1)新能源业务领跑增长,签署百万吨级订单,稳固全球行业核心地位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电池材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052,230.44万元,同比增长88.71%,占公司总营业收入的75.57%。
核心产品动力电池用三元前驱体材料出货量达到66,001吨(销售收入751,750.92万元),同比大幅增长57%(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达147.82%),继续位居全球市场前二。8系及以上高镍产品出货量46,990吨,占出货总量的71%;9系超高镍(Ni90及以上)产品出货量43,086吨,占出货总量的近65%,全面实施三元前驱体材料向8系及8系以上高镍产品的升级并以9系超高镍为主导的高技术制造,进一步领跑行业;三元前驱体材料出口38,600吨,同比增长超过157%,占总出货数量的58.5%。公司3C电池材料四氧化三钴出货量约6,883吨(销售收入209,563.87万元),销售量同比下降近19%(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7.59%);公司正极材料出货量约4,850吨,稳固了公司在国内高端电动工具用三元正极材料市场领域的核心地位。
继续夯实格林美(荆门)+格林美(福安)+格林美(泰兴)三个基地的新能源材料制造能力,夯实三元前驱体产能23万吨/年及配套镍钴锂原料体系,扩容锂回收产能,回收碳酸锂产能达到500吨/月。
锁定百万吨级三元前驱体订单,与核心客户建立稳固合作关系,夯实三元前驱体全球核心地位。
未来5年,公司前驱体市场战略总订单数量近150万吨,全面推进公司未来5年新能源材料业务战略目标的有效落地实施。2022年3月,公司与韩国ECOPROBM公司签署动力电池用高镍前驱体中长期供应协议备忘录,公司将于2023-2026年向ECOPROBM供应动力电池用高镍前驱体材料(NCA&NCM)70万吨,该协议为目前世界新能源材料领域最大的订单之一,展现新能源未来前景。2022年7月,公司与厦钨新能源签署三元前驱体与四氧化三钴战略供应合作框架协议,2022-2026,将向厦钨新能源供应三元前驱体45.5-54万吨。
公司核心产品电池材料与电池原料成为全球新能源行业的高质量主流产品,主流供应SAMSUNGSDI供应链、ECOPRO、CATL供应链、ATL、容百科技、厦钨新能源、振华新材、瑞普能源等全球优质客户,成为世界新能源电池材料的优质关键原料,为公司建设具有世界竞争力的新能源电池材料核心制造基地奠定坚实基础。
2)城市矿山业务争先绽放,动力电池回收立起新的增长极
报告期内,公司城市矿山业务实现营业收入340,183.46万元,同比增加40.32%。公司动力电池回收业务实现营业收入25,651.95万元,同比增长368.64%;回收拆解的动力电池达到8,452吨(1.08GWh),同比增长146%,公司动力电池梯级利用产品全面进入大规模的市场化与商用化阶段。格林循环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04,689.68万元,同比增长57.34%,报废家电规范拆解总量437.24万台/套,再生塑料出货量约3.07万吨,同比增长
54.27%。超细钴粉销售2,030吨,继续占据全球市场第一,实现营业收入88,746.40万元,同比增长29.01%。钨资源回收利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0,287.89万元,同比增长63.86%:钨资源回收总量达到2,280吨,同比增长13.7%,碳化钨(含APT、钨粉)销量达到2,150吨,同比增长18.72%。报废机动车综合利用14.54万吨,约7.27万辆,同比增长32.18%,实现营业收入34,741.01万元,同比减少28.87%。
2、全球存托凭证(GDR)在瑞交所成功发行上市,以绿色低碳开通中瑞通,开启中国绿色企业为欧洲绿色发展提供中国解决方案的模式
为拓展公司国际融资渠道,满足公司国际业务发展需要,进一步加强全球品牌影响力,坚定不移地推进国际化战略,公司启动发行GDR并在瑞士证券交易所上市事项。
经中国证监会、瑞士证券交易所批准,格林美全球存托凭证(GDR)于2022年7月28日在瑞士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交易。
在中国证监会“中欧通”规则修订并实现双向拓宽适用范围后,格林美成为首批获准发行GDR项目的深交所两家上市公司之一,也是首批成功在瑞交所发行上市GDR项目的中国上市公司。
在超额配售权行使之前,本次发行计划募集资金总额为3.46亿美元,并同时获得超额配售权悉数行使,本次发行的最终募集资金总额为3.81亿美元。全球超过50家机构投资者参与格林美本次GDR发行认购,全球顶级机构领衔认购,认购额度是计划发行额度的261%,中国境外外资机构认购占比52.5%。发行结果显示了全球投资者对格林美绿色产业的高度认同。
本次募集资本将投资欧洲的动力电池回收与新能源材料以及印尼镍资源等项目,非常契合欧洲新能源产业的发展需要,欧洲资本的力量,推动公司的绿色产业版图快速从中国扩展到世界。
格林美代表分别在深交所、瑞交所敲响格林美GDR上市钟
3、联手合作伙伴,逆疫而行,打响全球镍资源项目建设攻坚战
报告期内,公司应对全球疫情与全球形势变化,攻坚克难,顽强拼搏,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战斗精神,打响了印尼镍资源项目建设的攻坚战,从3月份起先后,新增500名工程技术人员逆疫出海印尼大K岛,推动印尼镍资源项目快速竣工、快速调试与快速运行。印尼青美邦镍资源项目一期工程(3万吨镍/年)已于2022年6月底顺利竣工,如期进入全面调试阶段,三个系列主体装备将按照计划产出产品。二期项目工程已在8月份开始全面启动规划升级与设计等工作。
报告期内,公司全资下属公司格林美香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与韩国ECOPROCo.,Ltd.
下属公司ECOPROGLOBALCo.,Ltd.签署股权转让协议,ECOPROGLOBALCo.,Ltd.受让格林美香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持有的青美邦9%的股份。截至目前,公司通过下属公司合计持有青美邦63%的股权。公司精准把控全球行业市场发展的主动权,强化镍资源与下游市场的紧密合作,全面打造“镍资源开发—前驱体制造—三元材料制造”的供应链价值体系,携手构建全球竞争力的镍资源保障体系与前驱体材料市场保障体系。
为了保障未来前驱体产能释放所需要的镍资源战略需求以及抢占镍资源先机,2022年8月12日,公司召开第六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同意投资建设印尼镍资源新增2.3万吨镍/年项目。青美邦对原有印尼镍资源5万吨/年项目进行优化设计,在原有基础设施和场地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优化与装备创新新增2.3万吨/年的产能,印尼镍资源项目产能总量达到7.3万吨/年产能,以保障公司2026年前驱体销量50万吨远景目标的实现。
印尼镍资源项目建设现场
印尼镍资源项目中央控制中心现场
4、实施创新倍增计划,攻关最新一代产品技术,昂首迈入行业技术领先区
全面实施创新设施、创新人才与创新费用的倍增计划,促进创新成果迸发。
报告期内,新增创新人员371人(其中硕士及博士102人),截止2022年6月30日,创新人员总数达到1421人(其中硕士及博士375人)。
报告期内,投入研发费用5.90亿元,同比增长69.94%,占比销售收入比例4.24%。
1)核心专利与技术标准批量产出,继续领跑行业
报告期内,公司在新能源材料业务与城市矿山开采业务领域新增专利申请169件,截止2022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在全球申请专利2624件,累计在全球授权且有效专利1452件,其中,PCT申请54件,国外授权专利17件,覆盖美国、日本、韩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比利时、瑞典等10个国家。
报告期内,新增制定/修订国家与行业标准45项,截止2022年6月30日,公司累计牵头/参与357项。
2)攻克多个最新一代产品的核心技术,实现“生产一代、开发一代、储存一代”的技术格局,多个技术成就占领技术高地。
标志性技术成就1:最新一代浓度梯度超高镍低钴(8系)核壳三元前驱体实现大规模商用化应用。2022年5月30日,公司最新一代浓度梯度超高镍低钴核壳三元前驱体首次量产发货仪式在格林美(荆门)隆重举行,公司最新一代浓度梯度超高镍核壳三元前驱体正式启运,标志公司最新一代浓度梯度超高镍核壳三元前驱体大规模量产化开始,公司成为全球大规模生产浓度梯度超高镍核壳三元前驱体的少数企业。这是公司新能源材料业务开拓创新、勇立潮头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公司三元前驱体生产技术和装备真正进入了行业“领先区”,将全面夯实公司在全球新能源材料行业的核心地位。
标志性技术成就2:高电压用中镍前驱体技术突破,进入大规模量产供货阶段。通过创新掺杂和特殊结构设计,制造出的电池材料可适应4.4V高电压,显著提高了三元正极材料的克容量,满足三元材料高电压化趋势,高电压产品将进一步丰富公司高端前驱体产品线。
标志性技术成就3:双金属掺杂五元前驱体量产开发项目完成中试,进入量产开发阶段。寻找进一步提高容量与安全的材料体系,丰富了公司多金属掺杂前驱体产品,有利于公司继续在下一代多金属掺杂前驱体市场中抢占先机。
标志性技术成就4:纳电材料技术研究进展迅速,产业化可期。镍铁锰钠电前驱体材料技术、层状氧化物结构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技术先后通过中试,快速推进量产开发。
标志性技术成就5:四元掺杂氧化钴、高容量高循环型氧化钴、高倍率型无氨羟基体系掺铝氧化钴等系列新一代氧化钴技术获得突破,全面进入量产阶段。
标志性技术成就6:废旧磷酸铁锂废料高值化回收利用、废旧负极石墨修复及分质资源化利用技术、退役动力电池梯次利用快速分选、老化机理及寿命预测技术等系列退役动力电池及退役电池材料的再利用技术获得突破,全面夯实公司在退役动力电池及电池废料循环利用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标志性技术成就7:镍铁合金中镍、铁同时再造新能源原料的关键创新技术获得突破,公司与青山控股合资的万吨规模的镍铁生产磷酸铁与电池级硫酸镍项目竣工,年产2万吨磷酸铁锂产线在福安青美建成,首批产品下线,打通由镍铁合作直接生产磷酸铁与硫酸镍的工艺路线,把庞大的镍铁合金导入到磷酸铁锂材料与三元材料的原料体系,对缓解镍资源的紧缺具有现实意义。
3)创新研究项目列入国家与省级计划,获得一批重要成果
公司被国际权威科技商业媒体《麻省理工科技评论》评为2021年度50家聪明公司(TR50)之一。公司“退役动力锂电池闭路循环利用关键技术项目”获得湖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格林美(江苏)与格林美绿钨资源同时获批国家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同时,公司“固体废物处置”项目获批“2022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新能源废旧动力蓄电池循环利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与“多重不稳定场景下再制造技术及装备研发”获批2022年度湖北省重点研发计划。
4)创新设施倍增,迈向超技术研究新阶段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启动格林美(深圳)超技术研究院的建设为主体,对格林美废物循环与新材料研究院(荆门)、格林美新能源材料研究院(无锡)、格林美(武汉)绿色技术研究院、格林美钴产品高值化研究院、格林循环高分子材料高值化利用研究院的创新设施实施提档升级的倍增计划,截止2022年6月30日,新增投资2亿余元,完成格林美(深圳)超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并新增进口试验与检测设施100余套,新增三元前驱体、钠电材料、固体锂电材料、超高镍三元材料的试验线50余条,建成数字化多条中试试验产线、原子沉积研究室、固体锂电材料研究室、钠电材料研究室、氢燃料电池催化材料研究室等十余个超技术研究室,全面进入超技术研究阶段。
格林美(深圳)超技术研究院数字研究
格林美(深圳)超技术研究院数字研究工程试验中心
格林美(深圳)超技术研究院数字研究工程试验中心中央指挥中心
5、闭路循环,战略升级全球新能源全生命周期绿色价值链
闭路循环镍钴锂资源,实现新能源“绿色到绿色”与低碳发展。
2021年与2022年,公司先后与亿纬锂能签署10,000吨镍产品定向循环利用合作备忘录、与孚能科技签署建设废旧动力电池及电池废料绿色处理产业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ECOPRO签署镍资源与前驱体全球战略合作协议、与山河智能签署工程机械电动化与电池回收利用战略合作协议、与瑞浦兰钧能源署动力电池绿色循环利用的战略合作协议。公司与亿纬锂能、孚能科技、ECOPRO、厦钨新能源、容百科技、山河智能、瑞普能源等企业的产业链战略合作,标志着公司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产业链的战略升级,直接打通与新能源电池厂、新能源汽车厂的绿色供应链合作通道,建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与镍钴资源的闭路循环深度合作关系,有利于公司构建全球范围的“动力电池回收—镍钴锂电池原料再造—电池材料再造—动力电池再造”的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价值链与镍钴产品全球绿色供应链,推进世界动力电池与新能源汽车的低碳发展。
6、循环灿烂,绿色成就成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杰出代表
报告期内,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湖北日报等主流媒体走进格林美,密集发布系列专题报道,探寻绿色低碳技术创新企业的生动实践。
2022年5月3日至5月20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二十大献礼纪录片《征程》摄制组走进格林美,用镜头聚焦格林美勇敢追梦的奋斗历程,用视觉绘就格林美生生不息的绿色史诗。中央电视台走进格林美开展国家级选题项目的拍摄工作,是党和国家对格林美20余年循环产业发展及推动绿色低碳文化价值传播的充分认可。
2022年5月5日中央电视台二台专题报道了格林美动力电池回收的成就。
2022年5月10日,新华社刊发《格林美:产能大释放重回增长主赛道》的文章,报道回顾格林美2021年业绩增长成绩。
2022年6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奋力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湖北篇)》的文章,再次登载了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7月22日视察格林美电子废弃物绿色处理工厂的情形:“走进武汉格林美城市矿山低碳产业园,分拣生产线的传送带将一台旧冰箱送进封闭破碎间,不到一分钟,便从出口‘吐’出了铁、铜、铝、塑料等。”习近平总书记现场指示‘变废为宝、循环利用是朝阳产业,使垃圾资源化,这是化腐朽为神奇,既是科学,也是艺术,希望企业再接再厉。’。让大家进一步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后湖北的高质量发展的成就,牢记对格林美以及中国废物处理行业的殷殷嘱托。
2022年7月22日晚上19:00,公司在深圳总部与16个园区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格林美九周年的庆典活动。公司董监高、各分子公司负责人、核心管理人员、研究院全体人员、总部全体人员、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以及2022届新入职大学生等参会,重温了2013年7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格林美武汉园区的经典画面,纷纷表示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作为“永远的东风,永恒的激情,永久的动力”,不忘初心、牢记嘱托,坚守三个“绿色情怀”,在各自岗位上燃烧激情、勇毅前行、顽强拼搏,为把格林美建成世界绿色发展的领袖级企业,勇当奋斗者,争做先锋队!
7、持续推动规范治理,财务结构稳健调整,提升经营质量
公司不断强化公司治理,提升规范治理水平。公司创新业绩说明会方式,首次通过视频加网络远程互动的方式举行2021年度业绩说明会,超十万人在线观看,高朋满座、人气爆棚,公司管理层与投资者们一道畅想过去、分享成就、共创未来。公司顺利完成第六届董事会、监事会换届选举及经营层换届选聘工作,推进公司管理层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公司信息披露工作自2013年以来连续九年获深交所综合考评A级评定,获得监管部门充分肯定。
报告期内,公司持续优化融资结构,中长期融资占比由2021年底的50.89%进一步增加至报告期末的56.49%。公司全资子公司荆门市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与世界银行下属机构InternationalFinanceCorporation(即国际金融公司)实现合作,落地人民币5亿元5年期贷款,此笔贷款的顺利落地体现了世界银行对公司绿色发展的坚定支持,提升了公司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企业形象。公司全资子公司格林美香港国际物流有限公司与渣打银行合作,成功在香港筹组3年期2亿美元可持续发展银团贷款,此次银团贷款是公司的首笔境外银团贷款,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首笔挂钩可持续发展指标的银团贷款,助推公司资本走向全球化。
(三)行业动态
1、新能源材料制造业务
据Frost&Sullivan报告,2022年至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量将从2022年的980万辆增加到2026年的2,420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25.3%,其中全球纯电动汽车销售量将由2022年的720万辆增加到2026年的2,010万辆,复合年增长率为29.3%;三元电池将是乘用车的主流电池,随着4680型等新技术高镍三元电池的出现,拉动未来五年三元电池的增长率超过磷酸铁锂电池,年均增长率达到26.5%,在2026年,三元动力电池装机数量达到765GWh,占比全球动力电池装机数量的55%。在三元动力电池的增长动力下,全球三元前驱体出货量将以23.5%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2030年出货量将达到554.5万吨。同时,未来三元电池将向高镍化方向发展,高镍三元电池占比从2021年的42%提升到2026年79%,2026年高镍三元前驱体全球市场达到221万吨,到2030年将达到526万吨。
格林美聚焦高镍前驱体,巨量的市场空间将良好地促进格林美2026年销售50万吨三元前驱体的产业扩张计划。
全球动力电池复合增长率及各种电池数量(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
全球三元前驱体复合增长率及高镍材料占比(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
根据乘联会、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数据,2022年1-6月,世界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达到421万台,同比增长71%。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2022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260万辆,同比增长为1.2倍,占比中国汽车销售量的21.6%,预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650万辆左右。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动力电池产量累计为206.4GWh,同比增长176.4%;我国动力电池累计销量达205.4GWh,同比增长253.2%;我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为110.1GWh,同比增长109.8%。
根据鑫椤资讯统计,2022年1-6月,国内三元材料累计产量为26.38万吨,同比增长45.9%;国内高镍材料(8系及以上)累计产量为11.22万吨,同比增长83.9%。2022年的三元市场依旧延续着高镍化风格,且产品迭代升级不断加速。
2、城市矿山开采业务
2022年1月1日实施的《欧盟电池新法》中要求:到2030年,电池生产中钴、镍、锂的再生材料使用量占比不得低于12%、4%、4%;到2035年,钴、镍、锂的再生材料使用量占比不得低于20%、12%、10%。《欧盟电池新法》中的这些要求,将对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起新的挑战。
据中信证券预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即将进入到报废高峰期,2027年全球电池回收市场空间将超1,500亿元。国家对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进一步立法,将会推动行业的快速发展。未来电池回收政策将在环保性和安全性等方面逐步规范,具有渠道优势、客户优势和工艺优势的头部企业有望胜出。
据公安部统计,截至2022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06亿辆,其中汽车3.10亿辆,新能源汽车1001万辆;2022年上半年全国新注册登记机动车1657万辆。2022年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220.9万辆,较去年同期增长100.26%,创历史新高。81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北京、成都等20个城市超过300万辆。
根据Frost&Sullivan数据,预计到2026年,中国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动力电池等主要城市矿山业务价值将超过2.1万亿元的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89.71%,显示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而格林美作为城市矿山开采的领军企业,将继续维持10%的市场占有率,具有2,119亿元的产业空间。
中国城市矿山开采规模及速度(数据来源:Frost&Sullivan)
开采城市矿山,推动资源模式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向大量使用循环资源的模式转换,是有效推进碳减排与碳中和的重要措施。随着中国全面进入工业升级、城市更新与垃圾分类时代,开采城市矿山的废物循环模式展示出极大的产业前景,是循环无限的产业。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一)科技创新与人才优势
自2017年公司实施创新优先与质量优先战略以来,不断增加研发费用的投入。2017年—2022年6月,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分别为3.40%、4.29%、4.65%、4.95%、5.16%、5.46%;占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59.84%、81.59%、90.84%、149.72%、107.91%、111.58%。当前研发人员超过1,421名,彰显公司持续推进创新的力度,成为行业敢重投创新经费的优势企业。
2017年—2022年6月格林美研发投入
公司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与国家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双国家创新平台与博士后工作站,先后建设了深圳、荆门、无锡、泰兴、武汉、江西六大研究平台,批量引进领军人才。公司先后突破废旧电池、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镍钴钨废物、动力电池循环利用、动力电池材料三元“芯”制造等关键技术,先后承担国家重大重点科研专项100余项。报告期内,公司新申请专利169项,新增标准45项,累计申请专利2,624项,累计牵头/参与制修订标准357项。公司位居“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沪A深A)专利实力500强”榜单第206位,取得一批国之重器的科研成果,先后10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公司对废物循环利用产业的贡献被《NATURE》刊登,入选国际权威科技商业媒体《麻省理工科技评论》2021年度50家聪明公司(TR50),成为世界领先的废物循环企业与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的世界先进企业代表。
2017年-2022年6月格林美专利申请及标准制定情况
1.创新平台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坚定执行“研发人才—研发平台—研发经费”三位一体的创新战略,实施“以班建制,以组攻关”的创新措施,掀起技术创新与质量创新双风暴,开采技术矿山与质量矿山。
公司坚持重金投入创新平台,激发创新活力。近年来,公司坚持加强创新平台建设,先后投资近10亿元,建设了一批国家、省级创新创业平台,初步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创新体系,以全球行业一流的科技创新能力,引领世界、服务国家、支撑行业,创新能力与水平迈入国家战略。
国家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报告期内,公司建成格林美(深圳)超级绿色技术研究院,并正式投入运行,完成格林美(深圳)超级绿色技术研究院、钴镍钨废物循环与新材料研究院、新能源材料研究院、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钴业务高值化产品研究院五大研究院战略布局,昂首冲击世界前沿技术。
格林美(深圳)超级绿色技术研究院格林美镍钴钨废物再生与新材料研究院
格林美钴业务新产品研究院格林美绿色产业创新研究院
格林美新能源材料研究院
报告期内,公司实施核心业务创新设施的倍增计划,新增EPMA、ICP-MS、TG-MS、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以及数字化工程试验中心等大型实验设施与先进工程试验平台20,000万元,先后建成泰兴钴产品高值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无锡全电池检测中心、格林美(荆门)集中过程检测中心,冲击世界前沿技术,进一步增强核心技术研发
实力,为主营业务保驾护航!
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
2.人才优势
格林美精准研判全球发展趋势,敢于承担全球绿色发展的使命,确定了“投资人才,成就人才,共创低碳未来!”的人才精神,发布三个“千名”人才培养计划,构建“研究型人才—工程师—产业工匠”以及“领军人才—优秀人才—技能人才”相结合的三级创新人才体系,建设与公司发展目标相匹配的人才体系,做全球行业变局的变局者。
格林美发布的《三个千名人才培养计划》
公司成功引进加拿大两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孙学良教授作为格林美首席科学家,打通公司研究院与国际顶端人才合作的通道,深入推进原子层沉积技术研究。
许开华董事长为孙学良教授(左)颁发聘用证书
2022年,是格林美迈向第二个二十年高质量发展的开局之年。为有效推动公司2026年突破800亿产值基本战略目标的实现,打造一支“国际化、专业化、履职化”的战斗队伍,助力格林美成为世界500强企业的远景目标,格林美牵手清华大学,以超一流师资队伍,联合打造“格林美--清华大学”新时代领导力培训班,旨在打造具备全球视野和世界格局、拥有新时代管理理念,具备卓越领导力的格林美骨干人才队伍。
第一届格林美——清华大学新时代领导力培训班
3.激励制度优势
为了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激发人才创新活力,保障人才可持续发展,正式确立了“三个优先,三个敢于”的人才策略,号召全集团要大胆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
格林美“三个优先”、“三个敢于”人才战略
同时,格林美制定了《关于集团发布一线工程技术等人才激励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人才培养与激励制度,实施“领军人才—优秀人才—技能人才”三位一体人才体系,精准聚焦培育领军人才,激发领军人才头雁效应,引领行业技术发展,并积极释放三级人才的发展潜力,将技能人才作为发展基石、将青年骨干作为中流砥柱、将领军人才作为核心栋梁,让格林美成为优秀人才聚集地,捍卫核心业务在全球的头部地位。
自2017年以来,格林美推行每年千万元重奖领军人才的创新战略,累计发放奔驰、宝马、比亚迪-汉等豪华轿车28辆,奖励总额达4,000余万元。
4.突破关键技术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深耕产业链前沿核心关键技术,在动力电池回收与梯级利用、新一代新能源材料技术、钨资源循环利用、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等众多领域取得关键技术突破,取得一批关键技术,推动一批新一代材料量产化,全面提升公司“城市矿山+新能源材料”的技术核心竞争力。
在废旧动力电池智能化拆解与回收利用方面,持续优化退役动力电池包柔性智能拆解系统,实现智能识别、机器人运动轨迹自动规划以及末端拆解的柔顺控制等功能;采用超精准定向提取技术与内源铝氟吸附纯化技术成功实现废旧三元离子电池中全组分金属回收到电池级原料的再造,解决了传统工艺中锂回收率低的难题,锂的回收率超过90%。
在新一代新能源材料产品研究方面,公司基于原子水平的创新理念,开发了分子“料理”设计技术、晶面控制技术、液相纳米组装技术以及原位掺杂等多种前沿创新技术,攻克钠离子电池层状氧化物、富锂锰基材料、超高镍三元、全浓度核壳、无钴、NCMA/NCMW四元等新一代高端前驱体产品制备的关键技术与装备难题,实现8系高镍核壳—浓度梯度结构三元前驱体、四元前驱体、高电压中镍产品的大规模量产。9系核壳、钠电材料、富锂锰基材料进入量产认证阶段,即将完成量产,成功捍卫格林美前驱体“无人区”的行业地位。
在镍钴钨资源化回收方面,公司开发了高低温催化活化“原生化”技术、晶格修复技术等创新技术,实现失效镍钴钨元素的“性能修复”与材料再制造,制备超细钴粉、高性能碳化钨数控材料,系统解决了镍钴钨资源回收及高品质产品再造行业技术难题。
在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公司开发了以深度清洗分选和改性配方为主体的废塑料高值化技术体系,改性再生塑料的性能达到了原生料级别,解决了电子废物塑料简单回收的行业瓶颈。
格林美重点项目、平台、资质、荣誉获批情况
(二)循环产业链优势
1.立足中国,进军全球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布局
公司主要围绕京津冀、长三角、中部和珠三角等产业先进发达、交通物流发达,人口聚焦和区位优势城市进行循环产业布局,所占区域GDP占全国65%以上,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全国60%以上,每年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报废汽车、电子废物、退役电池和工业废物。截至目前,公司已在江苏、广东、湖北、江西、湖南,河南、天津、山西、福建、内蒙古等十一省和直辖市建成十六大循环产业园,形成南北轴线3,000公里与东西轴线3,000公里的循环产业布局,构建了以中国核心城市为中心以及“回收箱—回收超市—集散大市场—低碳循环工厂—城市矿山产业园”等多层次开采城市矿山的示范模式与新能源材料的制造体系的庞大城市矿山开采体系。
格林美通过与合作方携手,围绕战略资源和新能源材料产业集聚地,成功布局南非、韩国、印尼,辐射世界。
2022年,公司将计划投资欧洲,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为欧洲新能源的绿色化和镍钴锂战略资源保障服务,创建世界的循环工厂,让绿色技术辐射世界。
2.废物循环再造,精深加工进入新材料全产业链
格林美突破性解决了中国在废旧电池、含钨废料、电子废弃物与报废汽车等典型废弃资源绿色处理与循环利用的关键技术装备难点,开发了高镍三元前驱体、超细钴粉、再制备高品质钨、高品质PCR塑料、稀贵金属提取、动力电池包智能制造等关键技术及产品,形成了自主核心技术与知识产权体系,构建了新能源全生命周期价值链、钨资源循环再生价值链、电子废弃物循环再生价值链等资源循环与新能源材料制造模式,塑造了绿色低碳循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标杆。
在新能源材料与废电池回收利用产业链上,公司攻克了低品位、难处理钴、镍金属废料高效、绿色全流程资源化回收利用技术,开发了超高镍、无钴、四元、单晶、核壳等高性能三元材料前驱体制备技术,建成了世界最完整锂离子电池原料与材料制造体系,稳居世界新能源产业链的头部核心供应链。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上,站在布局全世界的格局上,历史性按照“领先中国、领跑世界”与“签约合作50%、回收30%”的全球战略目标实施,成功牵手丰田、大众、三星、容百、亿纬锂能、孚能科技等全球超560家车厂、电池厂和公交出租运营商等,积极打造“沟河江海”的全国回收利用网络体系,建成了武汉、荆门、无锡、天津、深汕五个废旧动力电池包区域回收处理中心,实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从“绿色制造到制造绿色”的全生命周期价值链模式。
在钨资源循环利用上,公司精准发力钨资源循环与高端钨产品再制造核心业务创新升级,继续夯实“钨资源回收—资源再生—材料再制造—产品再制造—产品再使用”的钨资源循环再生价值链,与富士康、PLANSEE、IMC集团等世界头部企业建立了钨资源定向循环体系,聚焦发展高性能碳化钨与钨粉材料,大幅提升了钨核心业务的盈利能力与全球竞争力。
在电子废弃物回收利用上,公司分拆设立了江西格林循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形成了电子废弃物的高效拆解、电子废弃物自动化破碎分选、废塑料清洗分选及污染治理、废塑料制备改性再生塑料、电路板热解及清洁化处置、稀贵金属绿色定向分离等关键核心技术,成为世界领先的电子废弃物综合处理厂商。格林循环积极与电子电器制造业巨头推行生产者“回收目标责任制”的实施,建立回收产业链条。公司生产的高品质PCR再生塑料全面进入汽车、家电、日化、玩具市场。
(三)钴镍战略原料保障优势
对比行业同行,格林美的一个突出核心优势就是“回收体系+湿法化学体系+环境治理体系”,并拥有湖北荆门、江苏泰兴、福建福安和印尼等四个核心的化学制造基地。在三元前驱体与四氧化三钴产品领域,公司拥有20年湿法化学技术底蕴,建立了完整的“化学原料体系+前驱体制造体系”,拥有从废物回收到材料再制造的全产业链,打通了废物循环的任督两脉,奠定了全球废物循环领域的核心优势地位。
相比其他新能源材料制造企业及资源回收企业,公司拥有独特的盈利模式。公司三元前驱体产品占据化学原料体系与材料合成两道核心工序,平均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是公司的巨大优势所在。
随着三元动力电池朝着高镍和低钴化的快速发展,掌握镍资源对未来三元材料战略竞争至关重要。公司积极实施钴镍原料“城市矿山+自建镍资源基地+国际巨头战略合作”的多原料战略通道,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钴镍原料体系,全面保障原料供应体系安全。
与国际巨头战略合作。公司巩固并扩大与国外矿产巨头的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与嘉能可、力勤等国际矿冶巨头签订长单,锁定战略原料供应,进一步提升公司在全球三元电池原料制造领域的供应保障能力与核心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加快印尼镍资源项目建设,夯实原料保障体系。印尼镍资源项目一期工程(3万吨镍/年)已于2022年6月底顺利竣工,正在进入调试阶段,将按照计划产出产品。二期项目工程已在8月份开始全面启动规划升级与设备采购工作。并且,公司计划对原有印尼镍资源5万吨/年项目进行优化设计,在原有基础设施和场地的基础上,通过设计优化与装备创新新增2.3万吨/年的产能,印尼镍资源项目产能总量将达到7.3万吨/年产能,以保障公司2026年前驱体销量50万吨远景目标的实现。
(四)产品质量与顶端市场链优势
公司核心产品超细钴粉成为被全球硬质合金行业认可的优质产品,成为力拓、美国肯纳金属(Kennametal)、瑞典山特维克(Sandvik)、中国五矿等硬质合金行业世界顶端客户的主供应商,全球顶端市场的销量占公司总销量的50%以上,奠定了核心产品超细钴粉的全球核心竞争力。
公司核心产品三元前驱体材料与四氧化三钴成为世界高质量产品代表。
高镍、单晶与核壳三元前驱体材料成为世界动力电池三元材料的关键原料,公司成为全球少数能够生产高镍NCM、NCA两个系列产品的企业,并率先实现9系高镍、核壳高镍、高电压三元、四元高镍、无钴等新一代材料全系列产品量产化。同时,公司率先在ppb级别上管控产品质量,高镍产品的磁性异物小于1ppb,成为世界少数能够在ppb级别上管控高镍前驱体材料的顶端企业。公司高镍产品主流供应SAMSUNGSDI、ECOPRO、
厦钨新能等全球行业主流企业。2022年1-6月,公司前驱体出货量达66,000吨,稳居世界第二。在全球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下,公司三元前驱体全面由5系、6系产品向8系及9系高镍产品转型升级,并突破高电压及核壳产品技术,销往全球头部动力电池企业供应链的三元前驱体占总量的75%以上,连通全球所有核心动力电池到全球核心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成为世界新能源供应链不可或缺的核心制造企业。
格林美的世界顶端优质客户群与世界一流的产品质量彰显出格林美全球核心竞争力。
格林循环生产的改性再生塑料品质优良,已经进入了英力士苯领、三井塑料、会通股份等国内外领先的塑料厂商的供应链,成功应用于汽车、家电、日化、玩具等行业,实现了废塑料的高值化应用。
(五)智能化、绿色化、安环化的管理优势
公司秉持“绿色化、安全化、科技化、质量化、智慧化与教育化”六化工厂建设理念,通过实施大脑“数字化”提质与“技术工艺提质、设备管理提质、物流运送提质、降耗管理提质、质量管理提质”等“1+5”提质工程,通过部署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集成生产装置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控制系统(SIS)、制造执行系统(MES)、品质管理系统(QMS)、在线监测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等先进技术手段,推动工厂数字化转型。核心产线的智能率达到95%以上。实现了人流、车流、物流、生产流、安全流与环保流等“六流”的集中管控,实现了工厂全流程、全覆盖的信息连通、数据打通与互联互通,对重大安全风险点和重点环境污染源做到全面管控,实现安环管理的可查、可控、可追溯与可预见,全面提升了企业安环管理水平和效率,降低了安全、环保风险。
格林美在电子废弃物、报废汽车和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方面的规范运营管理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工信、财政、生态环境与商务等部委的认可,并获得6个国家级绿色工厂荣誉,全面领先同行,格林美的绿色、安全与规范发展凸显行业领跑优势。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环境经济及政策风险
世界疫情促进世界产业格局与供应链深度变化。“绿色+安全+智慧”是时代的需要,疫情期间促进智慧工厂、智慧物流与智慧模式层出不穷,以数据技术为基础的万物相连应运而生。公司将通过“绿色化、安全化、科技化、质量化、智慧化与教育化”的“六化”园区标准和“流程化、自动化、清洁化、安全化、信息化、教育化”的“六化”车间建设来迎考世界产业链深度变化和宏观经济挑战。掀起创新与质量双风暴,开采技术矿山与质量矿山,坚决推动主导产品与核心业务迈入技术与质量的双无人区,打赢“业务升级、质量升级、效益升级”三大攻坚战,迈入高效益发展新阶段。
2、行业竞争加剧的风险
疫情过后,绿色将成为全球的底色,双碳成为大发展频道。以“碳达峰和碳中和”为导向和以新能源为主导的绿色产业将成为未来最大的新兴产业。全球资本、人才也随之高度聚集新能源行业,投资过剩与产能过剩成为现实,产业链快速向头部市场聚集,行业洗牌与竞争加剧。公司将面临更加严峻的行业竞争格局。公司将通过质量优先、掌控核心技术以及全球资源链、价值链合作来打造在新能源材料以及镍钴资源领域的全球核心竞争力,有效对冲行业的各种风险,保持公司核心业务的稳定与增长。
3、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不断延伸,公司员工人数及下属分支机构数量不断增多,公司的安环管理与经营管理的风险加大。公司将通过数字化升级,推进信息化、智慧化建设,实现信息流通、数据打通、物物互联的智慧管理,对冲各种管理风险。同时,公司强化内控体系建设,强化财务规范与业务流程规范管理,实施“工作纪律、工作作风大整顿”与管理革命,推动全体管理人员回归奋斗精神,全面提升全体管理人员的履职能力和责任意识,管控各种风险,最大限度保障股东与中小投资者权益。
4、财务风险
世界经济形势风云变幻,必须保持稳健经营,维持现金流的稳定性。公司将通过打赢“业务升级、质量升级、效益升级”三大攻坚战,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提升业务盈利能力,通过去库存、管控应收款、开源节流、控制负债率、扩大资本池等多种措施来稳定现金流,实现稳健经营。
综合以上分析,在2022年下半年以及未来经营中,公司仍然面临较为严峻的世界产业格局及各项内外部风险因素的挑战,公司将继续心无旁骛做好自己的事情,全力铸造核心竞争力、实施精细化管理、把控各种风险、抢抓市场机遇,以自身的确定应对世界的不确定,以持续稳健的经营业绩回报广大投资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