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邦智能的主营业务 SZ003028.主板 深股通 上市未满6年

04月27日: 预计财报发布

价: 38.56 (-2.48%)
估值日期: 今天
PE/扣非PE: 20.73/21.81
市净率PB: 2.72
股息率: 0.78%
ROE: 13.95%
A股市值: 43亿
行业: 消费电子
净利润同比: +21.92%.23Q4
北上持股: 0.26% 5日0.0%
今年来涨: -12.48%
上市日期: 2020.12

公司名称:深圳市振邦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实控人:陈志杰 (29.46%),陈玮... 所属省份:广东省 所有制性质:民营企业 成立日期:1999.07 员工人数:1,906
主要业务:一般经营项目是:电子产品、各类电子智能控制器、汽车电子产品、医疗电子产品、电机及其智能控制器、变频器、LED照明、开关电源、高压电源、电子自动化设备的研发及销售(不含限制项目);动力电池产品、各类家电、电力设备、软件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与销售(不含限制项目);电子产品的信息咨询(不含限制项目);国内贸易(不含专营、专卖、专控商品);经营进出口业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以上项目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储能技术服务;光伏设备及元器件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项目是:电子产品、各类电子智能控制器、汽车电子产品、医疗电子产品、电机及其智能控制器、变频器、LED照明、开关电源、高压电源、电子自动化设备的生产。
主营业务 - 历史详情
主营业务
查看历年营收、净利润
经营概述 - 2023年报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主要产品涵盖智能控制器和新能源两大板块业务,智能控制器板块业务主要包括智能电器、电动工具、汽车电子、机器人及创新智能产品、医疗电子等控制器产品;新能源板块业务主要为储能和逆变器等整机及部件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在深耕智能控制器业务的基础上,积极抓住新市场,丰富产品应用领域,充分发挥自主研发优势,审时度势地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并协同发展储能系统和逆变器等业务。通过技术创新、为客户赋能、深挖客户潜力市场、并积极宣传新产品、拓展新客户等举措,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公司2023年度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推动了公司高质量发展。
(一)智能控制器行业
智能控制器作为电子产品、设备、装置及系统中的控制单元,在终端产品中扮演“神经中枢”及“大脑”的角色,以提高终端产品的智能化水平。目前,智能控制器的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家用电器、健康与护理、电动工具、工业设备装置、智能建筑与家居、汽车电子等相对稳定和成熟的行业。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5G商用和物联网技术的加速发展,衍生出更多高速率、高移动性、短延时的智能硬件和连接场景,推动智能控制器行业不断向商业、医疗、教育、电力、化工、农业、建筑、军事等领域延伸,未来智能控制器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同时,在电子终端产品数字化、功能集成化的发展趋势带动下,智能控制器的产品附加值也在不断提高,呈现出技术突破、产品质量提升、市场需求扩大等发展趋势,这对智能控制器厂商的技术开发能力、新产品研发能力、快速响应能力和成本控制、质量管理能力等提出更高要求。
(二)新能源行业
随着日益严峻的能源危机及气候变化,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全球的主旋律,在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作出碳中和承诺的背景下,各国正从法律法规层面提高对于碳中和、低碳绿色发展的监管力度,仅2024年,在欧洲及中国,有关碳排放的重磅政策就连接不断。储能是大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支撑,储能对新能源的利用具有重大意义,它能够有效缓解可再生能源的不稳定性以及间歇性,保障电网安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近年,随着储能成本的下降、储能技术的进步,储能在全球范围内受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装机容量逐年提升,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全球储能市场规模达到2.52万MW,并预计于2026年进一步增加至52.84万MW,期间年复合增长率预计达到83.8%。
我国光伏逆变器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强,技术准入壁垒较高。2022年1月,工信部、住建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以满足智能光伏电站发展为导向,发展智能逆变器、控制器、汇流箱、储能系统、跟踪系统,加快突破智能电站所需的高效电力电子器件等关键部件。在利好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光伏逆变器行业发展迎来良机,光伏逆变器下游应用领域需求进一步提高。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1年,在全球光伏逆变器市场规模21.04万MW的背景下,我国光伏逆变器市场出货量占全球总出货量的31.1%,远超全球其他国家或地区。随着光伏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成熟,预计未来我国光伏逆变器市场出货量仍将持续释放。
(三)公司行业地位
公司是行业内知名的智能控制器企业,是国内较早一批从事冰箱、空调等家电控制器自主研发及制造的企业,同时也是行业内较早涉足汽车电子领域的企业之一。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作为发展核心驱动力,积极发展技术创新、品质可靠、智能物联的产品,为客户提供智能硬件、软件及系统控制整套解决方案。此外,公司研发中心拥有多个专业技术开发平台以及多个现代化实验室,建立了高效的研发组织架构和技术创新机制,形成了一系列先进的平台化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立了高效的研发组织架构和技术创新机制,研发中心拥有8个专业技术开发平台以及多个现代化实验室,依托技术平台实现基础技术标准化、模块化设计,快速将创新技术延伸到新的细分市场领域,实现技术横向纵向延伸,形成创新系统生态链,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及产品迭代,科技赋能,提供智慧产品,截至目前,公司研发的12项技术获得深圳企业创新纪录。基于公司高效的研发创新体系及掌握核心技术等优势,公司产品的毛利及净利持续多年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凭借研发技术创新实力、高效敏捷的决策能力、丰富的产品线、较好的成本控制能力、高端智能制造能力及深耕行业25年的经验优势,公司坚持“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路径,加快推进创新技术在更多新领域的应用,促进公司规模化发展。同时通过技术推动下游行业的发展,为客户创造价值,通过上述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现公司是家电变频控制细分市场的领航者,是电动工具、智能生活电器、清洁机器人等行业控制解决方案的创新引领者。
公司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深圳市自主创新百强中小企业、深圳500强企业等殊荣,并获得国内外知名终端客户授予的优秀供应商、卓越品质奖、最佳质量供应商等殊荣。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主营业务情况
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作为发展核心驱动力,依托核心技术优势与研发创新积累,顺势而为,抓住行业发展机遇,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创新,积极布局人工智能、逆变器和储能等领域,为客户提供智能硬件、软件及系统控制整套解决方案。目前,公司的主营业务主要涉及智能控制领域和新能源两个领域业务,主要是基于在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市场需求以及政策支持等方面具有共性,这些共性使得这两个领域在相互促进中不断发展,共同推动社会经济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符合公司“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路径。
在智能控制领域,公司主要向高端市场,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提供自主研发的、定制化的集硬件、软件和系统集成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公司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在部分细分市场领域,公司的多项技术取得突破保持领先地位,在行业内树立了良好的声誉,从而获得较好的毛利。公司的智能控制器产品广泛应用于智能家电、创新型生活电器、厨房电器、机器人、汽车电子、电动工具、医疗电子、智能物联产品等多个领域。此外,公司的产品还在逐步开始向新能源汽车及其他领域拓展,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在新能源领域,公司专注于以电池模组、BMS储能电池系统、逆变器系统、光储充系统的资源研发和生产能力为基础,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为客户打造“一站式”的定制化、个性化的储能整机或部件产品,覆盖家庭、工商业园区、微电网、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各种场景储能应用。目前公司已有“三电一云”:电控、电池、电源、云平台,为客户提供核心部件、充电设备及光储充系统解决方案,助力绿色低碳及可持续发展。
凭借在技术创新、智能制造、品质保障以及供应链等竞争优势,公司为Dometic、SharkNinja、TTI、WIK、奥士达、麦克韦尔、追觅、Delonghi、BISSELL、奥马、绿山、松下、国轩高科、南方电网等知名企业提供产品及服务。
(二)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经营模式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驱动,实现了高效、灵活和可持续的发展。公司遵循“以销定产”的经营模式,紧密结合客户订单、需求预测,以及自身的产能和原材料储备情况,来制定生产计划,确保了生产的高效性和灵活性,能够迅速响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公司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并在智能控制、新能源等领域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搭建技术平台化研发模式,使公司能够保持产品的领先性和竞争优势,为客户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解决方案。公司建立了智能化、信息化的制造体系,采用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成熟的工艺路线,实现多品种、高难度、大批量的定制化产品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此外,公司注重与客户的深度合作和长期合作关系的建立,采用附加值更高的ODM、JDM经营模式,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深入地了解客户需求,提供更贴合客户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从而带来了稳定的订单和利润空间。
依托公司自身突出的技术研发及高端制造能力,快速响应客户持续更新、多样化的业务需求,定向研发和制造出技术创新、品质可靠、绿色低碳、智能物联的产品。
研发模式:公司制定了以行业发展趋势为方向、市场需求为主导,打造技术先进可靠、高端智能的产品为目标的研发创新战略。在上述战略指导下,公司结合行业技术发展前沿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动向,对客户的产品更新升级等需求进行定向研发;公司特别重视对于核心技术的研发,如控制算法优化、技术实现路径创新等,积极研发具有市场领先优势的技术和产品,这种研发模式使得公司能够逆向推动客户终端产品的升级与创新,为客户提供集硬件、软件、系统为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从而为客户创造更大价值。
同时,公司的研发模式也体现了其对于市场动态的敏锐洞察和快速响应能力。公司能够迅速捕捉行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研发方向和重点,不断对产品技术进行升级改进,确保研发成果能够符合市场需求并具备竞争优势。为快速响应客户需求,迅速抓住市场,在技术研发方面,公司采取平台化研发模式,依托核心技术平台,公司可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节省研发成本,实现基础技术标准化、模块化设计,推动研发项目高效完成,加速产品市场化进程。这种研发模式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使公司在智能控制领域取得较好的利润。
生产模式:公司基于自动化、信息化的智能制造体系,遵循“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公司通常结合客户订单、需求预测以及自身产能、原材料储备情况制定生产计划,并按照客户要求的产品类别、型号规格、数量以及交期组织生产。公司计划部门每日根据订单、交货期、产成品库存情况、原材料库存情况、产能及生产线负荷状况安排生产计划,下达生产指令。生产部严格按照生产计划组织生产,结合使用SAP和MES系统等按照生产指令进行领料、生产、组装、测试、包装、入库等生产工序,保质保量地完成生产计划并可以实现产品的可追溯性。质量部门严格按照行业标准、客户要求以及公司的品质检验标准、MSA和SPC管控要求,对产品全过程管控,包括对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进行质量检验和监督管控。工程部结合公司的产品、设备和产能,综合科学布局、优化产能,精益生产、提高自动化水平、实现降本增效,提高公司产品的柔性化、智能化和高度集成化生产水平。公司产品的主要生产工序分SMT和DIP两个阶段,采用行业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和成熟的工艺路线完成多品种、技术难度高、工艺复杂的定制化产品生产。公司建立了以SAP+MES+WMS为主的制造信息化系统,并拥有国际高端品牌的自动化生产设备及管理系统,如SMT全部采用进口的全自动贴片机、AI机等等以提高产品的精密度和产品品质,提高生产效率。在自动化测试、工装治具等方面,公司率先在行业内提出云测的概念,即依托IOT,数据库,虚拟仪器等技术,借助网络载体对项目采用PC+应用软件的传统开发模式,并持续功能迭代升级,实现测试过程及数据通过系统进行处理和管理、降低成本,优化数据管理,提升效率。公司的信息化系统如所示:
采购模式:公司结合自身对原材料严格的品质需求以及成本控制理念,建立起了一套成熟完善的供应商管理体系和采购业务流程,以保证公司原材料采购、生产计划执行的及时性,以及自身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公司采用严格的合格供应商准入制度,综合考虑产品品质、生产能力、按期交付能力、报价、结算条件等多方面因素严格遴选供应商。公司物料采购通常以订单形式进行,公司向合格供应商发出采购订单,约定采购产品类别、规格要求、数量及价格,同时与对方尽快确认产品交期。供应商如期将产品送至公司后,公司品质部将进行IQC来料检验,检测合格后办理入库。
销售模式:公司客户为全球著名终端制造商,产品销售均采取直销方式,根据产品交付途径的不同,公司销售分为境内销售和境外销售。通常公司会与主要客户签订长期订货/合作框架协议,约定产品类型、质量标准、供货要求、结算模式等,但不涉及具体采购数量及价格;具体采购通常以订单形式进行,即客户通过自身供应商管理系统平台或传真、邮件的方式向公司下达订单,公司根据订单要求的产品规格、数量、交期要求组织生产,并按约定方式进行交付、结算。
(三)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
(1)下游行业蓬勃发展
公司在深耕智能控制器业务的基础上,保持传统家电、电动工具、汽车电子等领域市场核心产品市场份额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创新型生活电器、新能源领域市场开拓力度,积极抓住新市场,为公司经营业绩增长开辟新的航道。丰富产品应用领域,充分发挥自主研发优势,审时度势地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并协同发展储能系统和逆变器等业务。通过技术创新、为客户赋能、深挖客户潜力市场、并积极宣传新产品、拓展新客户,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利润双增长。
(2)研发技术创新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特别注重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与储备。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引进各类研发技术人才,为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聚焦核心技术的创新和突破,持续深化技术领先能力,不断丰富产品和应用场景;加大研发费用投入力度,积极开展各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
通过科技创新,公司的新产品技术不断突破、进一步提升公司核心竞争力,保持公司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报告期内,新产品、新客户放量快速,为公司经营业绩高质量增长提供了有力保障,为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秉持“技术引领、创新驱动”的发展战略,深入把握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依托公司掌握的核心技术优势,逐步构建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丰富的产品线、自主研发创新优势、产品质量优势、生产制造优势、高效运营的成本控制优势、深厚的行业积淀,优质的客户优势等优势,具体竞争力如下:
(一)丰富的产品线
振邦智能注重产品的品质和创新,能够为客户提供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解决方案。公司的产品线涵盖了智能控制器、新能源两大板块领域,在智能控制器领域,产品广泛应用于白色家电、创新型生活电器、机器人、电动工具、汽车电子、医疗电子、智能物联产品等领域,并不断向其他新兴领域拓展。同时,公司还不断推动产品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致力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在新能源领域,公司专注于以电池模组、BMS储能电池系统、逆变器系统、光储充系统的资源研发和生产能力为基础,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为客户打造“一站式”的定制化、个性化的储能整机或部件产品,覆盖家庭、工商业园区、微电网、数据中心、通信基站等各种场景储能应用。公司两个板块业务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业务协同发展体系。
(二)自主研发创新优势
公司技术驱动市场战略,始终坚持技术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提升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2023年度,公司研发费用总投入7,894.16万元,同比增长30.08%。经过二十五年的研发和创新,公司已开发出一系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技术。公司在电机控制、数字电源、物联网平台、BMS、逆变器、储能系统等领域掌握了一系列核心技术,多项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公司对已有技术资源进行系统性整合、拓展,实现基础技术标准化、模块化设计,现已形成了变频控制技术平台、制冷系统控制技术平台、数字高压电源技术平台、智能物联技术平台、通用视觉检测平台和先进电池管理系统(ABMS)、储能技术平台、微型逆变器技术平台在内的8大技术平台。依托8大核心技术平台,公司快速将创新技术延伸到新的细分市场领域,实现技术横向纵向延伸,形成创新系统生态链、促进研发成果转化率,提高研发投入产出效率、节省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加速产品市场化进程,为公司持续研发创新、保持技术先进性和核心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撑。
2023年,公司自主研发的“基于智能物联网的配电柜平台控制技术”、“基于AI技术提高储能系统循环寿命的关键技术”、“基于反激式拓扑结构的分布式供能微型逆变器”获得深圳市创新纪录奖。
(三)产品质量优势
公司以“实现零缺陷”为质量控制管理目标,严格按照国际标准建立了一套覆盖产品研发、产品中试、供应商管理、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控制、成品出厂检验及售后服务等业务全流程的质量控制体系。公司导入国际先进的体系标准,取得并实施了ISO9001、ISO14001、ISO45001、IATF16949、AEO等体系认证,保证了生产产品的高质量、一致性和可追溯性。通过高可靠性、自动化和信息化制造体系的构建,实现产品质量的自动检测及监控,保障了高效率、高品质的产品交付,满足客户需求。
(四)生产制造优势
公司是为国内外高端客户提供配套产品及服务,公司长期以来视产品质量为公司的生命线,因此,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对产品可靠性有较高的要求。公司始终以“创新设计、精心制造、快速交付、优质服务”为宗旨,遵循“可靠性设计,可靠性制造”的理念,在产品概念设计和研发项目立项时,便充分考虑产品自动化批量生产及品质可靠性的便利性,持续优化、改进生产工艺,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工艺,采用柔性化生产模式,并大力引进国际先进的自动化生产设备。通过多种举措,提升公司的工艺制程水平和智造能力,提升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和品质。在自动化测试等方面,公司率先在行业内提出云测的概念,依托IOT,数据库,虚拟仪器等技术,借助网络载体对项目采用PC+应用软件的传统开发模式,并持续功能迭代升级,实现测试过程及数据通过系统进行处理和管理、降低成本,优化数据管理,提升效率,大幅提升公司产品品质。同时,公司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不断完善和升级MES+WMS+SRM+CRM+SAP综合数字化管理体系,实现高效运营和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进一步提升智造能力。
(五)高效运营的成本控制优势
在技术方面:公司充分发挥自主研发优势,产品研发阶段采用平台化研发模式,依托核心技术平台,公司可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节省研发成本。同时,自主研发也有助于公司更好地理解和控制产品成本,为成本控制提供有力支持。在技术研发过程中,公司始终关注成本控制方面的改进和优化机会,通过不定期评估研发项目的成本效益,发现潜在的成本降低空间,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实现持续的成本优化。通过一系列的高效研发流程管控、平台化设计模式、自主研发能力、成本控制意识以及持续改进和优化等方面,公司在保持技术创新的同时,有效控制研发成本,提高整体竞争力。
在供应链方面:公司与核心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了采购成本。公司竞争性招标采购模式、集中采购模式和邀请招标等方式,提高了采购效率和议价能力。公司还加强了对供应商的质量管理和交货期管理,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通过掌握核心技术,自主研发,减少对外部供应商的依赖,降低采购成本。
在订单交付方面:公司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检测设备和自动化信息化系统,聘请业内知名机构给公司开启为期9个月的第一期“精益赋能,推动制造提质增效”活动。同时,公司通过打通MES、WMS、SAP、SRM等系统,继续深化和推动供应链、交付、生产、制造的密切联动,推进流程体系建设,通过合理的交期管理、差异化的生产排期策略,提升生产效率与交付能力,提升客户的满意度,缩短产品周转率,其中公司存货周转天数大幅降低,存货同比降低19.56%,存货控制到较好的水平。
通过上述各种举措,2023年公司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客户满意度,促进公司的营收和利润增长,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深厚的行业积淀,优质的客户优势
公司深耕智能控制器行业二十五年,已成为众多全球知名终端企业的主力供应商,并在业内树立了技术领先、质量稳定可靠的良好口碑。同时,公司始终以超越客户需求为导向,积极配合客户项目研发及设计,快速响应,实现技术赋能,持续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公司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市场基础。公司与重点客户合作多年,业务关系稳定,多次获得合作伙伴颁发的“优秀供应商奖”“创新供应商奖”“优质合作伙伴奖”“卓越质量奖”等相关奖项。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等多重压力挑战,公司以“稳中求进、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为第一要素,始终坚定不移实施技术创新驱动业绩发展的战略,以科技创新赋能,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聚焦主业,深耕智能控制领域,协同稳健发展新能源产业。加大市场拓展力度,积极抓住新市场的需求,快速调整产品结构,助力公司业绩增长;加大对外投资和加大国内外产能建设,为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夯实基础。
通过一系列举措,2023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577.1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62%;实现利润总额为23,259.4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52%,实现净利润20,800.38万元,同比增长21.92%,其中2023年下半年营业收入实现同比增长49.16%,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36.03%。2023年度,公司研发费用总投入7,894.16万元,占比6.44%,同比提升30.08%,公司存货同比降低19.56%。
(一)持续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与产品的研发工作,始终将“技术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驱动力,持续深化技术领先能力并构建相关技术开发平台,积极做好相应的研发技术储备;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丰富公司产品线,不断推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进一步提升研发和创新能力。报告期内,公司投入研发费用为7,894.16万元,占比6.44%,同比提升30.08%;凭借技术创新优势,为客户赋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可以结合自身技术优势、产能、未来发展等情况灵活调整产品结构,并保持较好的产品利润,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
(二)积极开拓市场,新业务快速增长
公司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和客户需求变化,通过对市场的深入调研和分析,明确了自身的市场定位和发展方向,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和市场策略,积极开拓新市场。报告期内,公司聚焦大客户战略,深挖现有大客户的市场需求,积极推广新产品,提供个性化的解决方案,从而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同时,积极开拓新客户、拓展新市场,确保订单持续增长。通过挖掘老客户的市场以及拓展新客户的一系列举措,报告期内,部分新产品如高速吹风机、IOT产品及扫地机器人等产品增长快速,促进了公司业绩的增长,也为公司带来较好的利润。同时,其他新拓展多的家全球知名客户也放量迅速,为公司未来的发展夯实基础。
(三)储能项目实现成果转化,产业协同发展,逆变器项目实现关键技术突破
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尤其是在光伏和储能领域。储能系统可以实现功率平滑、削峰填谷等功能,提高电网稳定性和供电质量。因此,储能行业的市场需求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储能技术不断创新和进步,包括电池技术的突破、储能系统的智能化和高效化等。这些技术进步为储能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吸引了众多企业和资本的关注,加剧了市场竞争。
公司凭借在逆变器及BMS等领域拥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前期通过和浙江大学开展合作研发,并积极引进资深的核心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攻关。通过两年的研发创新和积累,公司研发出家用储能、便携储能、储能部件和电池包等产品,为客户提供整机或部件两种不同形态的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凭借差异化的战略以及产品布局,以及参加全球知名的新能源展会进行广泛的市场宣传和市场拓展,2023年,新能源产品共实现销售收入2302.64万元,实现净利润523.97万元,为公司从智能控制器部件产品到整机产品的拓展迈出坚实的步伐。
微型逆变器,研发方面:公司2023年加大了研发投入以及加强了技术创新,改进了技术方案。截至目前,结合实验室最新测试数据,公司的微型逆变器产品在并网谐波(iTHD)小和无功功率控制等方面测试结果具有一定竞争优势。在市场拓展和对外合作方面:2023年公司通过参加全球知名的新能源专业展会积极宣传、推广新产品。并投资一家从事相关行业的德国本土企业,通过他们深度洞悉欧洲市场痛点共同定义产品,并提前进行宣传、推广。公司根据市场反馈和消费者需求,持续改进和优化产品,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保持产品竞争力。未来,公司将通过中国创新研发+德国本地运营及售后等模式运作,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资源整合,公司力争尽快通过产品认证,实现产品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的基于智能物联网的配电柜平台控制技术、基于AI技术提高储能系统循环寿命的关键技术、基于反激式拓扑结构的分布式供能微型逆变器被审定为第二十二届(2023)深圳企业创新纪录。
(四)加快募投项目建设,积极扩大公司产能
报告期内,为抓住市场机遇,满足客户需求,为公司未来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公司分别通过租赁的方式在深圳和越南扩大了生产场地,产能的扩充为2024年及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成长空间。同时,2023年年末,位于光明区的自建产业园--振为科技园主体工程喜封金顶,迎来公司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公司的发展将进入新阶段,产能扩张也将进入快车道,新产业园将构建现代化的集研发、生产、制造为一体领先的智能产业基地。未来,公司将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抓住行业发展机遇,持续提升自身综合竞争力与品牌优势,努力发展成为全球领先的智能控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同时,报告期内,公司加快募集资金项目进度及资金的使用。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投入44,576.80万元,本年度使用募集资金19,101.14万元,使用效率大幅提升。其中,逆变器及高效智能储能系统项目已达到预期效益。
(五)优化业务流程与信息化建设,精益生产,提质增效
报告期内,公司紧紧围绕经营计划,不断推动业务订单、产能规模及运营效率协同提升,持续优化业务流程。公司以客户满意度为导向,着力提升信息化、数字化建设,实现采购、交付、生产、仓储等全流程贯通和优化,打通跨部门衔接,缩短流程,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实现产品的高质量交付。在精益生产方面,公司加大自动化和数字化的投入,引入了精益生产体系,注重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理,消除浪费、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了生产成本的降低和产品质量的提升。通过上述举措,使得公司的运营更加高效、灵活,提升管理效能,提升管理层的决策效率和质量,强化全员降本增效意识,整合各部门资源、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提升了公司市场竞争力,为公司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报告期内,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剧的情况下,公司营业毛利率提升1.84%,营业净利率提升0.6%,公司存货同比降低19.56%,实现提质增效,进一步彰显了公司核心竞争力。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在未来的发展中,公司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优化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提升公司自主创新能力。深化在变频控制技术、车载电器控制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领域的优势,丰富产品品类,扩大应用领域,持续优化产业链协同,加大储能、逆变器、新能源汽车电子、机器人、医美电子等领域的市场开拓力度,深化与老客户的合作关系,同时积极拓展全球新客户,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和竞争力,实现业务的快速增长和市场份额的扩大。加快募投项目的建设,扩大公司产能,健全长效激励机制,稳定核心人才,改善股本结构,激发公司活力。同时,公司也将积极应对行业变化和市场挑战,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促进公司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2024年的主要工作计划如下:
一、积极推进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事项的落地
公司为优化公司股本结构,激发公司活力,引进优质投资者,促进公司长远发展。2022年10月,公司启动了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项目,拟计划发行股票的量不超过3,344.64万股(不超过本次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9,000万元。并于2023年6月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的《关于同意深圳市振邦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注册的批复》(证监许可[2023]1277号)。目前公司正在积极推进再融资事项,后续公司将按照中国证监会、深交所等的要求及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及时履行披露义务。
二、加快光明产业园竣工投产,持续扩大产能
加大对光明产业园的投资力度,加快落实光明振为产业园竣工、投产,为推动产业上下游的延伸发展及公司业绩增长提供产能保障;全力推进公司募投项目进展,加速募集资金使用进度;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升公司生产制造的智能化水平,实现高效运营和快速响应市场变化。
三、加大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和投入,探索新业务
基于人工智能发展迅猛,公司将依托清洁机器人和割草机器人的技术优势,积极加大机器人领域的研发和应用,推动人工智能与企业主营业务的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厨房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新领域的业务,以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四、积极推进汽车电子向新能源领域转型
公司是行业内较早涉足汽车电子领域的企业,公司研发的车载变频空调控制器、燃气冰箱控制器、车载冰箱控制器、变频压缩机驱动器、逆变器、车载制冷控制器、车载制热温控器等产品,具有性能突出、品质稳定、能效比高等市场竞争优势,具备丰富的研发、生产经验。近年来,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迅猛发展,尤其是中国政府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节节攀升,随着技术的发展,新能源汽车电子系统将向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趋势加速演进。为抓住市场机遇,公司将积极拓展新能源汽车电子市场,力争通过与国内著名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合作,向终端新势力车企提供产品与服务,力争拓宽汽车电子产品应用领域,为公司的业绩增长提供支撑。
五、持续创新、丰富产品线,布局医美电子领域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审美观念的不断改变,以及电子技术在医美行业的广泛应用,加上年轻一代对形象的要求越来越高,医美市场的需求也日益上升,促进医美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公司结合行业发展及客户需求,充分利用公司在智能控制器行业的技术和经验,将智能控制器产品应用在医美领域,将促进医美设备将会更加智能化、便捷化。
六、健全长效激励,稳定核心人才
为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有效地将股东利益、公司利益、核心团队利益相结合,推进公司长远发展。公司将通过股权激励、完善薪酬体系、提供发展平台、丰富文化建设等多种措施,稳定核心人才,持续激发员工活力促进公司高质量发展。2024年2月27日公司披露了《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通过设定明确的激励目标和考核标准,使得员工能够分享公司成长的成果,进而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有助于稳定核心人才,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公司。
七、发挥产业协同,提高运营质量
在市场竞争加剧的形势下,公司将充分发挥智能控制器+新能源产业协同作用,打造以规模经济、精益生产和高效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价值链创造体系,持续提升成本领先能力,打造以高效协同为支撑的规模竞争优势,提高公司运营质量,促进公司长远发展。
八、未来可能面临的风险
1、市场竞争的风险
新能源行业具备广阔的发展前景,近年来,众多企业纷纷布局新能源,加快产能扩张步伐,导致市场新增产能大幅增加。公司作为新布局新能源的企业之一,虽然公司通过两年的沉淀,自主研发出一系列具有一定竞争力的新能源产品,并提供整机或部件两大形态的产品,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2023年,公司加大国内外市场开拓和宣传力度,获得国内外知名企业的认可,逐步建立合作关系并已形成产品销售收入。同时,公司配备相关的生产线,可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和应用场景为客户打造“一站式”的解决方案。但若未能有效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将对公司业绩产生不利影响。应对措施:持续加强技术研发,不断提升产品竞争力,力争自主研发的产品在某些功能上具备一定核心竞争力;持续推进新能源产业出海,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参加全球知名的新能源展会,重点推进储能和逆变器海外市场的拓展,在通过目标市场国家、地区积极参加国际知名光伏储能行业展会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加速推进储能和逆变器市场业务拓展,力争实现快速增长;加强与投资的德国合作伙伴的深度合作,充分利用合作伙伴深度了解欧洲市场痛点,持续动态关注欧洲市场,获取行业前沿信息,研发和生产出满足和符合欧洲市场需求的产品。通过与合作伙伴的资源整合和深度合作,开展本土化运营,保持技术领先及成本领先,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与此同时,公司将持续加强与客户的沟通协作,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与服务品质,促进业绩的可持续增长。
2、宏观经济波动带来的风险
公司业务发展与下游终端产品的消费需求及宏观经济走势息息相关,受贸易摩擦、俄乌战争、欧洲能源危机及通货膨胀加剧等多种因素影响,若全球经济增速持续放缓或宏观经济出现不利于公司的波动,将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和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结合宏观经济形势、行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公司将持续密切关注外部经济环境变化并准备应对方案,加强对应收账款和库存的管理,加大现金流保障力度,以增强应对风险的能力;同时紧抓各业务领域中的结构性机会,持续优化市场布局,保持领先的市场竞争优势。
3、国际贸易环境风险
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复杂多变,若国际政治环境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大,全球市场都不可避免地受此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公司的核心客户主要为国外知名企业,报告期内,公司海外业务占比45.76%,若国际形势发生变化,公司将不可避免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走势和政策动态,积极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等带来的不利影响;加快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加大海外的投资建设,不断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4、汇率风险
公司合并报表以人民币列报,汇率风险主要来自以非人民币结算的出口销售和进口采购形成的外币敞口,汇率波动可能会对公司经营结果造成一定的影响。报告期内,公司的出口销售主要以美元结算,并实现正向收益。若未来汇率发生较大的变化有可能对公司的利润造成一定负面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持续关注汇率市场的动态,并加强了对汇率变动的分析与研究,以便主动管理外汇风险。公司秉持“风险中性”原则,通过选择合适币种报价、平衡外币收支等方式,降低汇率波动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
5、产能释放不达预期的风险
近两年,公司为满足未来公司规模化、可持续化发展以及响应客户的市场需求,通过在深圳和越南扩大租赁面积、优化产能建设、购买工业用地自建产业园,虽然产业园的主体工程于2023年年底已封顶,但建设过程中有可能面临项目进度不及预期、有关部门审批手续等多方面不确定因素,产业园投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若进展不顺利有可能短期影响公司承接订单。
应对措施:公司将专款专用,保障资金的充裕;积极协调各建设单位、审批部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进度,确保产业园快速建成并投产。
6、新产品开发风险
为丰富公司产品种类,优化产品结构,促进公司经营的持续稳定增长,公司积极投入储能、逆变器、医美、新能源汽车电子、机器人等新产品的研发、推广工作,公司在获得客户的新产品订单前,一般需投入研发、销售等费用;此外,部分新产品需经过客户或者相关产品严格的质量认证后方可批量供货,且认证过程周期长、环节多,存在的不确定性较大。因此,受市场变化、研发技术、客户要求、产品认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公司存在新产品不及预期从而影响公司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的风险。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行业发展趋势,充分了解客户需求,积极发挥公司现有技术储备和行业经验,加强技术创新、不断改进和提升技术研发水平,降低新产品开发的风险。同时,积极拓展新客户、加大市场宣传力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力争快速实现成功转化。
0
False
SZ003028
振邦智能
/stock/business/sz003028/
/stock/business/sz003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