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核的主营业务 SZ003816.主板 可融资 深股通 上市未满6年

04月25日: 预计财报发布

价: 4.24 (+0.71%)
估值日期: 昨天
PE/扣非PE: 19.96/20.17
市净率PB: 1.89
股息率: 2.05%
ROE: 9.74%
A股市值: 1668亿
行业: 电力行业
净利润同比: +7.62%.23Q4
北上持股: 1.19% 5日+0.1%
今年来涨: +36.33%
上市日期: 2019.08

公司名称: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实控人: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所属省份:广东省 所有制性质:央企国资控股 成立日期:2014.03 员工人数:19,038
主要业务:以核能为主的电力生产、热力生产和供应,相关专业技术服务,核废物处置,组织实施核电站工程项目的建设及管理;组织核电站运行、维修及相关业务;组织开发核电站的设计及科研工作;从事相关投资及进出口业务。
主营业务 - 历史详情
主营业务
查看历年营收、净利润
经营概述 - 2023年报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电力供应业的披露要求
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是党的二十大明确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作用。2023年3月5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及“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2023年4月6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动沿海核电项目核准建设”。2023年,国家对包括宁德5、6号机组以及惠州3、4号机组在内的5个核电项目予以核准。
2023年7月17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召开,强调“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及“要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2023年8月22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印发《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实施方案》,其中重点方向包括先进核能发电与核能综合利用示范。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于2023年7月发布的《中国核能发展与展望(2023)》,我国在建核电机组规模继续保持世界第一,国内核电装机规模有望进一步扩大,核能利用将扮演多重角色。我们认为,随着国家“双碳”战略以及能源革命的深入推进,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新型能源体系加快建设,在可预期的发展节奏下,核能产业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空间和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根据中电联《2023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快报》统计,截至2023年12月31日,中国在运核电机组装机规模约为5,691万千瓦(不含台湾地区),占全部装机容量的1.9%,核电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仍然很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于2024年1月17日公布的资料,2023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2%,较2022年增长2.2个百分点,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更加坚定、有力。2023年,全国核电的平均利用小时数为7,670小时,同比增加54小时。
根据国家能源局于2024年1月25日召开的一季度新闻发布会,2023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市场化交易电量持续上升,多层次电力市场体系有效运行,其中中长期交易充分发挥“压舱石”作用,稳定总体市场规模和交易价格;山西、广东、南方区域、长三角等地现货交易相继启动,对电力资源优化配置起到积极效果;电力市场规则进一步完善,《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试行)》等文件陆续修订和发布。根据中电联的统计,2023年全国市场交易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为61.4%,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中长期电力交易电量占市场电量比重超过90%。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3号——行业信息披露》中电力供应业的披露要求
本公司是中广核核能发电的唯一平台,业务主要包括:建设、运营及管理核电站,销售该等核电站所发电力,组织开发核电站的设计及科研工作。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公司管理27台在运核电机组和11台在建核电机组(其中包含本公司控股股东委托本公司管理的6台机组),装机容量分别为30,568兆瓦和13,246兆瓦,占全国在运及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的43.48%。
公司的主要产品是电力。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全国核电运行情况(2023年1-12月)》,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国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共55台,全国商运核电机组上网电量为4,067.09亿千瓦时。2023年,公司管理的核电站的总上网电量为2,141.46亿千瓦时,占全国核电机组上网电量的52.65%。
相关数据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
1.新投产机组的装机容量增加的原因是:防城港3号机组于2023年3月25日投入商业运行。详情请见本公司于2023年3月24日刊发的公告编号为2023-021的公告。
2.核准项目的计划装机容量减少的原因是:2022年核准的陆丰5号及6号机组已开工建设,本公司联营企业宁德第二核电所有的宁德5号及6号机组于2023年7月31日获得国务院核准。详情请见本公司分别于2022年4月21日、2022年9月8日、2023年8月27日及2023年7月31日刊发的公告编号为2022-031、2022-056、2023-056及2023-039的公告。
涉及到新能源发电业务
公司不涉及新能源发电业务(如风电、水电、光伏发电、生物质能发电、潮汐能发电等)。
三、核心竞争力分析
1、环保效益显著,促进可持续发展
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是党的二十大明确作出的战略部署,是我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优化我国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作用。2023年3月5日,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统筹能源安全稳定供应和绿色低碳发展”及“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2023年4月6日,国家能源局印发《2023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有序推动沿海核电项目核准建设”。2023年,国家对包括宁德5、6号机组以及惠州3、4号机组在内的5个核电项目予以核准。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公司管理27台在运核电机组和11台在建核电机组(其中包含本公司控股股东委托本公司管理的6台机组),装机容量分别为30,568兆瓦和13,246兆瓦,占全国在运及在建核电总装机容量的43.48%。
根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发布的《全国核电运行情况(2023年1-12月)》,截至2023年12月31日,我国投入商业运行的核电机组共55台,全国商运核电机组上网电量为4,067.09亿千瓦时。2023年,公司管理的核电站的总上网电量为2,141.46亿千瓦时,占全国核电机组上网电量的52.65%。公司2023年累计上网电量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6,467.2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7,645.67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约1.78万吨、减排氮氧化物约2.85万吨,环保效益显著。
2、核电运营管理保持较高水平
公司拥有超过30年的核电运营管理经验,且拥有十多年群堆、群厂管理经验,通过持续与国内国际同行对标等各种方式,不断改进并提升运营管理水平。
公司始终坚守“核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和“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基本原则,将核安全置于最高的地位。通过引进、吸收世界先进的安全管理经验,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相关的制度和标准,在各核电站实施纵深防御的核安全管理体系、独立的安全监督体系、经验反馈体系、核应急响应及处置体系,并建立了全员核安全文化。
公司持续与WANO压水堆的全部12项业绩指标一年值标杆对比,近年来,公司在运核电机组进入世界前1/4水平(先进水平)和前1/10水平(卓越水平)的指标比例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于报告期内,公司管理的在运机组有77.47%的指标处于世界前1/4水平(先进水平),有74.69%的指标处于世界前1/10水平(卓越水平)。能力因子是WANO指标中衡量机组电力产能和可靠性的主要指标,反映核电机组的运行维修的能力。公司管理的在运机组平均能力因子保持较高水平,处于WANO业绩指标先进水平。
在安全稳定运营的基础上,公司也持续实施成本优化管理,通过管理改进和技术创新,持续降低核电站运维成本,充分实现核电的经济性。
3、设计、建造、管理一体化,协同效应明显,核电项目成本控制能力较强
公司拥有全资子公司工程公司,具有核电工程开发能力,能够提供项目管理、工程设计、工程采购、施工管理、调试启动等一体化服务,拥有设计主导与系统集成能力、产业链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能力和项目精细化管理与项目群运作能力。
设计主导与系统集成能力:掌握自主设计能力,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三代核电技术方案,实现了设计标准化,并持续优化改进,根据国内外用户需求提供各类技术服务。
产业链资源整合与协同创新能力:通过对设备供应商、土建承包商、安装承包商的合作要求,带动产业链企业技术的培养,推动重大设备的技术改进,推进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
项目精细化管理与项目群运作能力:通过对管理流程精细化、进度测量精确化、设备调配集约化、项目运作协同化的精细化管理,实现对项目有效的掌控,并能够高效的运作多个大型项目。
公司已形成设计、采购、建设、管理各环节的全流程控制,从核电站设计开始即可进行全面成本控制。通过统筹管理核电站的建设和运营,公司不仅可以掌握并优化核电站的建设计划和工程进展,降低工程造价,也可以实现在建核电项目和运营核电站之间的经验反馈,从而提升核电站运营管理的安全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4、拥有技术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
公司专注于发展压水堆技术路线,自20世纪80年代建设大亚湾核电站起,公司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道路,不断进行技术改进和自主创新。
我们在大亚湾核电站采用的M310反应堆技术基础上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技术改进(包括16项安全技术改进),形成了具有自主品牌的二代改进型CPR1000核电技术;对照国际最新安全标准及最新经验反馈,相继实施了28项和31项安全技术改进,开发形成了具有三代核电主要技术特征的ACPR1000技术。
我们研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华龙一号是在30多年来我国核电站设计、建设、运营及研发所积累的经验、技术和人才基础上,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三代百万千瓦级核电技术。在示范项目的基础上,在确保安全性的前提下,我们围绕提升华龙一号的经济性、先进性及自主化水平等目标,持续推进设计优化和技术改进,为提升公司华龙一号技术的竞争力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加强核能技术创新,持续跟踪国内外核能先进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并积极参与相关技术的研发,保持竞争力,为本集团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我们建立了公司研发体系,拥有一个国家工程技术中心、一个全国重点实验室和五个国家能源研发平台,并建成了多个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大型实验室。2023年,我们新申请了两个国家级研发平台。我们面向世界科技前沿,聚焦核能先进技术和科技创新,立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国南方原子能科学与技术创新中心(“南方中心”),分别在深圳、阳江和中山布局三大研发基地,以充分发挥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优势,吸引顶尖科研人员和科技创新人才,加速关键技术研发和科技创新,不断夯实我们的技术实力。2023年,南方中心三大研发基地建设有序推进。自主研发平台的建立,有助于缩短科技成果转化的周期,提高现有科技成果的成熟性、配套性和工程化水平,加速公司生产技术改造,促进技术更新换代,为公司研发能力的提升提供基本技术支撑。截至2023年底,我们的研发人员超过5,000名。
5、拥有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和专业技术人员
公司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体系,注重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培养。公司高级管理团队均在核电行业从业20年以上,具备丰富的核电管理经验,在持续与国际同行对标交流活动中,也培养了一定的国际化视野。
公司拥有一批高素质和稳定的专业技术人员,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员工总数为19,038人,其中技术人员占比约91%。
为提升本集团自主创新能力,发挥人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引领作用,公司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多途径和更好环境。例如公司已选聘各类技术领域首席专家40人,已成立包括全国劳动模范周创彬、“中华技能大奖”荣誉获得者王建涛在内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巾帼等创新工作室(地市级及以上)共43间。
参照我们核电站操纵员的人数配置,公司现有有效持照的操纵人员可以满足几十台核电机组的同时运行的人员需求。于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含联营企业)有效持照的操纵员为553名、高级操纵员为883名。华龙一号反应堆操纵员的能力资格要求与其他核电技术不同,需单独考取执照,公司已累计培养华龙一号操纵员116名、高级操纵员52名,可以满足两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的同时运行的人员需求。2023年本集团(含联营企业)共计68人取得操纵员执照。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共有1,706名员工获取或保有了公司工程建设方面的注册资格,包括注册一级建筑师11名;注册二级建筑师4名;压力管道设计审批员17名;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94名;注册一级结构工程师34名;注册二级结构工程师7名;注册电气工程师64名;注册咨询工程师108名;压力容器设计审批员16名;特种作业操作资格175名;注册监理工程师341名;注册设备监理工程师99名;注册核安全工程师212名;注册一级建造师394名;注册造价工程师130名。除主营业务外,公司具备开展其他工程项目管理、总承包服务等业务的能力。
另外,截至2023年底,本集团(包括联营企业)累计有147人参加燃料操作员培训并通过考核认证,取得燃料操作员资格。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竞争力未发生重要变化。
四、主营业务分析
1、概述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国务院国资委工作要求,持续推进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公司合并报表口径总资产约为4,152.50亿元,较上年末(已重述)增长1.52%;负债合计约为2,499.46亿元,资产负债率60.1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权益约为1,132.36亿元,较上年末(已重述)增长5.80%。公司实现合并报表口径营业收入约为825.49亿元,较去年略降0.3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107.25亿元,较去年(已重述)增长7.6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约为331.20亿元,较去年增长5.58%。
截至2023年底,本公司管理27台在运核电机组和11台在建核电机组(其中包含本公司控股股东委托本公司管理的6台机组)。2023年3月25日,防城港3号机组投入商业运营。2023年7月31日,宁德5、6号机组获得核准。2023年8月26日,陆丰6号机组开始全面建设。2023年12月29日,惠州3、4号机组获得核准。
我们从安全管理、在运核电机组、在建核电机组、电力销售、“三化”管理(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和精益化管理以及核能综合利用六个方面介绍并分析公司2023年的业务表现。
(1)安全管理
安全对任何企业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高度重视安全,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我们坚守“核安全高于一切”的理念和“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基本原则,并全力将这一原则始终贯穿于核电站的设计、建造、运营及退役的各个阶段。我们认为,保证核电安全是对国家、社会、股东、员工及其他利益相关方的高度负责;只有安全,我们的在运机组才能为社会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在建机组才能实现高质量投产,公司整体经营业绩才能实现稳定的提升。
我们持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优化管理方式,凭借多年核电运营经验,已经形成了成熟的安全管理体系。我们持续开展“管理者在现场”“遵守程序,反对违章”“核安全震撼教育”“核安全文化进班组”“安质环标杆评估”“五星厂房评估”等常态化、标准化、长效化活动,不断加强全员核安全文化意识,并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开展相关专项工作。2023年,本公司首次对管理的所有公司进行质保体系有效性评估,督促各单位持续优化安全质量环保(“安质环”)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和提升有效性;扎实推进《核电安全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实施方案落地见效,连续第四年开展由公司董事长及高级管理人员带队的核电基地安全大检查,覆盖了我们管理的所有核电基地,深入基层查找痛点、消除隐患;以督促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目标,开展各公司管理层所有成员安全生产责任履职检查,不断压实安全责任。
同时,我们持续开展公司安全监督工作以及动态透明的经验反馈,定期组织不同场景下的应急演习,确保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运作。2023年,公司组织6次核应急综合演习,覆盖公司管理的所有在运核电站,持续提升公司核应急组织的应急响应能力。
2023年,按照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施行的《国际核事件分级表(INES)》注(以下简称“INES分级表”),我们运营管理的核电站继续保持了公司历史未发生2级及以上核事件的良好安全记录。
(2)在运核电机组
2023年,我们管理的在运核电机组全部实现安全稳定运行,全年累计上网电量为2,141.46亿千瓦时,较2022年增长7.95%。
大亚湾核电站:2023年1月至12月份换料大修总时间多于2022年。
岭澳核电站:2023年1月至12月份换料大修总时间少于2022年。
岭东核电站:2023年1月至12月份换料大修总时间少于2022年,配合电网要求进行减载或停机备用的时间少于2022年。
宁德核电站:2023年1月至12月份换料大修总时间多于2022年,配合电网要求进行减载及停机备用时间少于2022年。阳江核电站:2023年1月至12月份换料大修总时间少于2022年,配合电网要求进行减载时间多于2022年。
防城港核电站:防城港3号机组于2023年3月25日投入商业运营。
台山核电站:2023年1月至12月份换料大修总时间少于2022年换料大修及停机检修总时间。
红沿河核电站:红沿河6号机组于2022年6月23日投入商业运营。
①运行表现
我们采用能力因子、负荷因子和利用小时数这三个指标来衡量核电机组的利用情况。机组换料大修对这三个指标均存在较大影响。同时,核电机组的负荷因子和利用小时数也会受到因电力线路检修或电力市场供需情况而进行减载或停机备用的影响。
2023年,27台在运机组平均能力因子89.43%,平均负荷因子85.72%,平均利用小时数7,509小时;2022年,26台在运机组这三项指标分别为89.74%、85.45%和7,311小时。
根据压水堆核电站的设计,在运机组的核反应堆运行一定时间后,必须停堆更换核燃料。从核电站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考虑,核电运营商通常利用换料期间,集中安排机组的部分预防性和纠正性维修、检查、试验项目以及部分改造项目,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机组换料大修。目前,我们的所有核电机组的设计换料周期均为18个月。根据核电站的运行技术要求,每十年需要对主要设备进行专项检查、试验和维修,这些工作也安排在机组换料期间进行,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机组十年大修。除了换料大修和十年大修以外,新机组在投入运行的下一年度实施的换料大修,通常被称为首次大修。
在换料大修期间,我们根据核电站预防性维修大纲、在役检查大纲、定期试验监督要求以及机组运行经验反馈,有选择地对设备进行检查、维修和改造,确保机组的安全水平,改善设备的运行性能,确保机组在下一循环周期内按设计要求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核电机组换料大修不是绝对按照18个月来安排,我们通常结合当地的电力负荷波动情况,主动与当地电网公司沟通,在保障机组运行安全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机组换料大修计划。由于需要安排的检修和改造项目不同,每次换料大修工期不完全相同,首次大修和十年大修的检查项目较多,其工期比常规的换料大修更长一些。我们根据各个机组的具体运行状况,持续优化并制定针对性的换料大修实施计划,合理安排检修项目,并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提高检修效率,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做好每次换料大修工期的控制。
2023年,我们共开展19个换料大修,其中包括1个首次大修和4个十年大修,年内已完成17个换料大修,另有1个十年大修和1个年度换料大修为跨年大修。2023年换料大修累计总天数约为920天。
“追求卓越”是公司基本原则之一,为发现不足,不断提升,我们持续与国际同行对标。近年来,与WANO同行的全部12项业绩指标一年值标杆对比,我们进入世界前1/4水平(先进水平)和前1/10水平(卓越水平)的指标比例均保持在较高水平,位于国际同行前列。
②环境表现
我们持续提升放射性废物管理水平,优化控制放射性液体废物和放射性气体废物(“流出物”)排放过程,严格执行排放控制标准。2023年,我们管理的27台在运机组的放射性废物管理均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及法规,并满足相关技术规范的标准,未发生因环境问题受到行政处罚的情况。
国家监管机构持续监测我国运行核电站周围环境单位时间的吸收剂量(“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数据表明,所测出的环境空气吸收剂量率在当地本底辐射水平涨落范围之内。
核电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为社会节能减排做出贡献。我们全年累计上网电量等效减少标煤消耗约6,467.22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7,645.67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约1.78万吨、减排氮氧化物约2.85万吨。
(3)在建核电机组
在建核电机组的建设质量是核电机组投产后保持长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我们精心组织工程建设,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各项安全、质量及管理标准,所有原材料、设备和重要作业环节的质量均经过相关建设单位和国家监管机构的质量检查,满足设计标准后方转入下一阶段工作,直至调试完成移交给运行人员。我们同时注重借鉴国内外其他核电机组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反馈,不断提升工程建设的安全和质量。
截至2023年12月31日,本集团共管理11台在建核电机组(包括本公司控股股东委托本公司管理的在建核电机组),2台处于调试阶段,3台处于设备安装阶段,2台处于土建施工阶段,4台处于FCD准备阶段。其中,宁德5号和6号机组、惠州3号和4号机组分别于2023年7月31日及12月29日获得国务院核准,均处于FCD准备阶段。陆丰6号机组于2023年8月26日开始全面建设,进入土建施工阶段。苍南2号机组于2023年9月28日实现穹顶吊装,进入设备安装阶段。防城港4号机组于2023年11月12日完成热态功能试验,为机组后续商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惠州1号机组于2023年12月22日开始冷态功能试验,进入调试阶段。
我们以高标准和严要求对建设项目的安全、质量、环境、技术、进度和投资进行控制、监督及管理,确保在建项目的安全和质量符合各项监管规定和标准,促使机组在投入商业运营后能够实现长期安全、稳定及经济的运行。
1.FCD准备阶段:是指核电机组获得国务院核准至FCD。
2.土建施工阶段:是指FCD至主厂房穹顶吊装就位。
3.设备安装阶段:是指核反应堆主厂房穹顶吊装后开始核岛系统设备全面安装施工,至核岛主系统具备冷态功能试验条件。
4.调试阶段:是指核岛主系统冷态功能试验开始,电厂进入全面联合调试。
5.并网阶段:是指发电机实现与电网首次并网后的调试,也意味着机组具备发电的能力。
核电机组在建设过程中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交付延期,主要设备及材料成本增加,延迟获得法规批准、许可或牌照,及不可预期的工程、环境或地理问题,以及实施其他中国核安全监管及安全规定,因此投入运行的实际日期可能与预计日期不符,我们将根据相关规则要求不时公布最新资料。
(4)电力销售
我们根据售电合同销售我们核电站所发的电力。2023年我们子公司的上网电量为1,670.72亿千瓦时,我们的子公司中广核电力销售有限公司代理本集团以外代理用户实际用电量约为148.50亿千瓦时。2023年,我们的电力收入合计约为人民币625.17亿元,占我们年度营业收入的75.73%。
2023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达到92,24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7%。由于各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不同,我们的核电机组所在省区的电力供需形势略有差异。2023年,公司继续贯彻执行“争取更多的上网电量计划指标,争取更优的市场电量和电价,争取增量市场的开发和利用,争取更多的跨省区外送电份额”的电力销售策略,随着各省区核电机组参与市场化交易比例扩大,公司积极开发优质的市场用户,促进机组的多发满发,基本完成了年度发电计划,平均结算电价同比基本持平,保证了公司的整体经济效益。
广东省: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0%。根据广东省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做好2023年电力市场年度交易工作的通知》,岭澳核电、岭东核电和阳江核电共10台机组以7,500小时为基准值,共安排年度市场化电量约195亿千瓦时。主要由于广东省内机组于2023年减载和停机备用时间同比减少,广东省内核电机组上网电量同比上升2.76%。
福建省: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6%。宁德1号至4号机组全部上网电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主要由于2023年减载和停机备用时间同比减少,宁德核电2023年上网电量同比上升3.04%。
广西壮族自治区: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10.5%。防城港1号至3号机组全部上网电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主要由于防城港3号机组于2023年3月25日投入商业运营,防城港核电2023年上网电量同比上升40.21%。
辽宁省:2023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4.4%。红沿河1号至4号机组上网电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主要由于红沿河6号机组于2022年6月投入商业运营,红沿河核电2023年上网电量同比上升12.31%。
2023年,我们的在运核电机组实现上网电量2,141.46亿千瓦时(含联营企业),同比上升7.95%。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总上网电量约57.3%,与2022年基本持平。
2023年,我们的各个售电公司主动融入和密切跟踪各所在省区的电力市场,积极参与市场交易,共代理零售用户167家,代理用户实际用电量约为202.50亿千瓦时(其中包括本集团以外代理用户)。
我们密切关注在运核电机组的上网电价。公司在运核电机组的上网电价分为计划电价和市场电价两类,其中计划电价由有关政府部门核准批复,市场电价通过市场化交易方式形成。2023年3月20日,防城港核电收到防城港3号及4号机组临时上网电价的批复,防城港3号及4号机组(即防城港核电二期项目)临时上网电价为人民币0.4063元/千瓦时(含税),分别自防城港3号及4号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之日起执行;防城港核电二期项目是国家核准建设的“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定或实行新上网电价形成机制后,按新的政策执行。2023年,本公司其他在运核电机组的计划电价未发生变化。2023年,本公司平均市场电价较2022年基本持平。
(5)“三化”管理和精益化管理
2023年,我们持续推进“三化”管理和精益化管理策略,安全生产保持良好水平。例如,我们有序推进备件国产化研发,实现首台(套)核岛鉴定润滑脂、汽轮机油滤芯的落地应用,群厂重要厂用水系统膨胀节等成功实现国产化,降低了供应链风险。围绕“一个项目比一个项目好,一台机组比一台机组好”的建设目标,我们全面推进先进建造技术深入应用和数字化转型,三代核电项目批量化建设能力不断提升。
2023年,我们持续强化安全质量管理,加强大修统筹和计划牵引,通过技术创新推动大修持续创优。例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系技术规范书在大亚湾核电基地的成功应用,优化了主变压器及厂用变压器、堆芯中子通量测量热电偶拆除等重大项目的检修窗口,释放了机组运行灵活性,提高检修的安全性和经济性;西门子高压缸全检工艺优化在防城港2号机组换料大修中成功应用,减少了汽轮机的拆装作业,提升了设备检修安全,提高了汽轮机的检修效率,缩短了大修工期,降低了大修成本。
(6)核能综合利用
除聚焦核能发电主业外,公司也在积极开展核能综合利用的研究,探索新技术、新模式,着力拓展核能多元化产品,打造以核能为中心的多能互补综合利用方式,支撑公司核电业务发展,有效应对电力市场化改革对核电项目经济性的影响,提升市场竞争力。
关于核能供暖,我们已在红沿河核电基地积累了一定经验,后续将适当推广应用。公司在核电所在省区积极探索多种模式的储能项目的建设,将有助于提升核电机组能源利用效率,稳定核电交易价格。
五、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行业格局和趋势
2、公司发展战略
(1)卓越
公司的愿景是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核能供应商和服务商”,“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是公司的基本原则。公司追求卓越的安全业绩,与WANO国际一流指标对标,持续提升核电站安全性能水平;努力践行专业化、集约化和标准化的“三化”管理策略,持续提升多机组管控能力;实施精益化管理,持续优化运营成本和工程项目造价。
(2)稳健
遵循核电行业发展特点,坚持高标准,追求高质量,确保生产运营和工程建设业绩稳定;追求稳定的盈利水平,坚持稳健的财务政策,不断优化资本结构和融资成本,保障资金安全;关注为股东提供长期稳定的回报,实施长期稳定的股息政策。
(3)清洁
始终致力于清洁能源发展,专注于核电和核能综合利用;严控核电站运行过程中的放射性物质排放,全力保护环境;合理利用资源,持续提升资源利用率,减少公司经营活动中的资源消耗,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4)增长
持续提升核心竞争力,把握核电发展的战略机遇,持续推动核电新项目核准开工,力争公司业务规模在国内保持领先。以科技创新引领公司发展,坚持创新驱动,持续推动新技术发展和应用,保持发展后劲和竞争力。
3、经营计划
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核电作为安全高效、清洁低碳的支撑电源,作用突出、地位重要。在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背景下,核能产业发展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公司的发展和经营将面临许多新要求和新变化。我们将始终保持诚信透明的核安全文化理念,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基本原则,拓展新思路,主动谋划,积极应对。
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公司将锚定“十四五”战略目标及2035年远景目标,紧抓国家清洁能源投资的有利窗口,以加快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核能企业为目标,聚焦生产运营、工程建设、科技创新、经营效益、企业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推动产业做强做优做大,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我们计划主要开展以下工作:
1.强化核安全文化建设,开展核安全管理专项行动;完善安质环管理体系,加强重大项目安全风险管控,持续提升管理效能和本质安全水平,确保核电绝对安全、万无一失;
2.持续加大市场开发,大力推动项目核准,高质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前提下,按计划推进机组高质量建设(包括委托管理项目),实现防城港4号机组高质量投入商业运营;
3.保持所有在运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全年计划新安排18个换料大修(包括4个十年大修、1个首次大修)。在第一季度安排7个换料大修,第二季度安排3个换料大修,第三季度安排5个换料大修,第四季度安排3个换料大修;
4.密切跟踪及分析电力市场形势变化,完善电力市场营销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市场营销能力建设,以多渠道及多种方式争取更多的上网电量,争取更优的市场价差。根据广东省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做好2024年电力市场年度交易工作的通知》,岭澳核电、岭东核电和阳江核电共10台机组继续以7,500小时为基准值,共安排年度市场化电量约195亿千瓦时。我们亦会紧密关注其他省区的电力市场形势,采取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加强经验交流,力争2024年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不低于近三年机组平均利用小时数的平均值;
5.以自主创新驱动业务增长,促进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持续开展核电自主攻关,加快推进原创技术策源地和产业链链长建设,优化科技创新机制,加强科研成果的转化应用,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6.持续推进“三化”管理策略的实施和精益化管理方案的落实,加强内部资源统筹与协调,加强对在建机组建设成本的控制,持续控制在运机组的运营维护成本;
7.紧密跟踪国家政策和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保持谨慎的原则,通过风险管理体系的运作,及时识别风险的变化,并适时调整现有应对措施,确保公司的稳健发展。
4、2023年风险应对措施
2023年,公司积极应对内外部挑战和机遇。我们及时根据内外部形势变化,开展形势分析,挖潜内部动力,主动应对,把握机遇,化解内外部不确定性对公司发展的影响。
2023年,我们在公司业务发展实践中识别出下列的重大风险,并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1)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
风险描述:关注机组潜在风险隐患、季节性自然灾害等内外部因素可能对机组稳定运行带来的影响。
风险的主要变化:2023年3月本集团“华龙一号”首堆防城港3号机组高质量投产,在运机组累计27台,较上年末增加1台。
应对措施:持续开展安全标准化及国际标杆建设,全面贯彻落实《核电行业安全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5年)》要求,深入开展安全文化建设、核安全领导力、“遵守程序、反对违章”等各项活动,着力提升重点岗位人员能力水平,全面提升安质环管理体系有效性;持续深入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加强核电机组运行维护,强化机组隐患缺陷管理,推进大修全面创优,不断提升设备健康水平和机组可用率;持续开展经验反馈,加强演习演练,做好台风、洪水、高温、严寒等季节性自然灾害风险防范,强化群厂冷源安全改进,确保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全力完成能源保供任务。
风险水平与2022年持平。
(2)电力销售风险
风险描述:受所在地的经济发展、用电需求、电力市场改革加速以及当地发电政策的影响,给各核电基地的电力销售带来挑战。
风险的主要变化:2023年全国电力供需总体紧平衡,部分省区部分时段电力供需偏紧;市场化电量比例增加;能源价格随市场调整,影响核电市场电价;政府、电网等工程项目施工影响电力输出;因台风、暴雨、暴风雪等自然灾害影响,应电网要求而进行机组降功率运行。
应对措施:加强电力市场改革相关政策研判,加大与国家主管部门、地方政府和电网的沟通协调力度;积极应对市场改革形势,积极开发市场大用户,争取更多的上网电量,减少外部减载;建立适应未来电力市场改革的体系、能力和人才队伍,不断提升电力营销能力;推动将核电纳入我国绿色低碳交易体系,提高核电市场竞争力。
风险水平与2022年持平。
(3)在建工程控制
风险描述:工程建设全面推进,需要持续关注工程建设阶段的各类风险,确保工程建设高质量进行。
风险的主要变化:防城港3号机组作为本集团“华龙一号”首堆工程高质量投产,为核电项目高质量建设提供了重要经验和良好示范;公司管理的在建核电机组共11台,较上年末增加3台。
应对措施: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生产服从安全、进度服从质量,深入落实经验反馈,强化项目管控,推进安全、质量、环境、技术、进度、投资等“六大控制”全面创优,实现“一台比一台好”目标;紧密围绕“华龙一号”核电项目高质量批量化建设目标,聚焦关键问题和主要矛盾,系统全面提升工程能力;持续开展核安全文化教育,提高人员技能和安全质量意识,加强高风险作业管控、重大危险源管理,高质量推进在建机组建设。
风险水平与2022年持平。
(4)财务风险
风险描述:欧元对人民币汇率持续波动,公司持有的外币债务(主要为欧元债务)造成汇兑损益持续波动;市场利率波动影响公司债务融资成本。
风险水平的主要变化:2023年上半年欧元兑人民币升值,2023年下半年欧元兑人民币小幅贬值;2023年,人民币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整体处于较低水平,其中一年期、五年期以上LPR均有所下降。
应对措施:开展即期购汇偿还欧元债务降低欧元债务敞口;通过人民币即期购汇方式支付涉外商务合同款项,控制新增外币债务;保持稳健的债务期限结构,与公司现金流状况相匹配,降低利率波动对公司经营的影响,降低再融资风险;公司注册的交易所公司债券、银行间多品种债务融资工具(TDFI)发行额度分别获得中国证监会、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批复,保持公司直接融资渠道畅通;抓住市场时机,合理利用境内低息银行贷款开展贷款置换,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风险水平与2022年持平。
5、2024年风险管理措施
2024年,公司将持续推动风险管理优化行动。结合公司“十四五”及中长期规划,围绕2024年经营目标和重点工作,识别影响目标实现的重大风险,进一步提升公司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强化风险管理责任,制定和落实风险防控措施,保障公司发展和经营目标实现,为股东创造价值。
2024年公司风险管理的目标是:坚守“安全第一、质量第一、追求卓越”的基本原则,确保核电运行绝对安全、万无一失;强化底线思维,牢牢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底线;压实主体责任,提升风险防控能力和水平。
我们持续通过内控职能以及业务部门、单位,落实风险管理责任,优化风险监控方式,以减少重大风险对业务发展的影响。
多基地安全稳定运行方面:强化核安全文化和领导力建设,落实核安全管理专项行动;完善安质环管理体系,持续提升关键岗位人员技能;不断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和评估。以看得见隐患、管得住缺陷、防得住失效为目标,强化防非计划停机停堆和防人因管理,升级优化关键敏感部件信息化平台,持续推进大修创优,提升重大设备可靠性,全面加强应对极端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科学稳妥消除缺陷,确保核电运行绝对安全、万无一失。
电力销售风险方面:积极应对市场改革形势,密切跟进政策变化,抢抓市场大用户,争取更多的上网电量,争取更优的市场价差。优化电力市场营销体制机制,加强队伍能力建设,增强电力市场营销的前瞻性、系统性和专业化水平。
在建工程控制方面:持续加大项目开发力度,大力推动项目核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持续开展安全、质量管理和环境保护;加强资源保障,深化先进建造技术应用,持续提升项目建设质效;加强人员技能培训,强化经验反馈,持续提升经验反馈有效性;持续做好设计优化和技术改进,确保安全且具备充分竞争力。
面对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经营环境,公司将持续严密监控风险,为公司经营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保驾护航。
0
False
SZ003816
中国广核
/stock/business/sz003816/
/stock/business/sz003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