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仁药业的主营业务 SZ300110.创业板 可融资 深股通

04月25日: 预计财报发布

价: 3.31 (-0.60%)
估值日期: 昨天
PE/扣非PE: 20.10/23.42
市净率PB: 1.48
股息率: 0.63%
ROE: 7.61%
A股市值: 39亿
行业: 化学制药
净利润同比: +11.26%.23Q3
北上持股: 0.46% 5日+0.1%
今年来涨: -21.56%
上市日期: 2010.08

公司名称:华仁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实控人:西安曲江新区管理委员会 (20... 所属省份:山东省 所有制性质:地市国资控股 成立日期:1998.05 员工人数:2,264
主要业务:大容量注射剂(含抗肿瘤药)、冲洗剂、原料药(羟乙基淀粉130/0.4、硫酸异帕米星、缩合葡萄糖、丹参酮IIA磺酸钠、甘氨酰-L-谷氨酰胺、甘氨酰-L-酪氨酸、羟乙基淀粉20、羟乙基淀粉40、羟乙基淀粉200/0.5)生产、销售生产;进出口业务(按青外经贸外贸字[2002]58号批准证书范围经营)开发、生产新型医药包装材料,销售自产产品;生产:III类手术室、急救室、诊疗室设备及器具(6854)、III类体外循环及血液处理设备(6845)、III类植入材料及人工器官(6846)、III类医用光学器具、仪器及内窥镜设备(6822)(药品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有效期限以许可证为准);医疗技术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以自有资金投资(未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不得从事吸收存款、融资担保、代客理财等金融业务),企业形象策划,企业文化艺术交流活动策划;药品销售(依据食品药品监督部门核发的《药品经营许可证》开展经营活动),批发、零售:纺织品、针织品及原料、服装、卫生用品(不含药品、医疗器械)、日用百货、家用电器、纺织服装、家居用品、化妆品、工艺礼品、办公用品、水果、蔬菜、粮食、禽蛋、鲜海产品、验光配镜、ⅠⅡⅢ类医疗器械(依据食药监部门核发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开展经营活动),食品(依据食药监部门核发的《食品流通许可证》开展经营活动),制造:纺织品、日用化学用品、家用电器,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主营业务 - 历史详情
主营业务
查看历年营收、净利润
经营概述 - 2023中报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华仁药业创建于1998年5月,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以精麻科、呼吸科、肾科、治疗性大容量制剂、医疗器械等产品为主线,以基础输液、大健康产品为两翼,原料药、制剂、医药包材、医疗器械等板块全面协同发展的国有控股医药健康产业集团,药品剂型涵盖大容量注射剂、水针剂、片剂、胶囊剂、散剂、颗粒剂等。公司是山东省应急储备定点输液生产企业,多次入围“中国医药工业百强”、“中国化药企业百强”,腹膜透析液产品成功入选国家卫生部腹膜透析示范及推广项目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近年来,公司业务领域从大输液、肾科领域向呼吸科、精麻科领域拓展,药品剂型从大容量拓宽到小容量注射剂、片剂、胶囊剂、散剂、颗粒剂等多种剂型,品种和剂型进一步完善,并实现“原料+制剂+包材”的一体化发展。目前,公司已拥有青岛、山东日照、湖北孝感、广西浦北、安徽合肥五大生产基地。凭借成熟的供应链整合能力、精细化的成本控制体系、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公司产品被客户广泛接受和认可,产品成功进入全国30多个省市,“仁”牌商标是中国驰名商标。
(一)报告期经营回顾
2023年上半年,随着国内经济环境恢复常态化运行,国家及地方各级集采持续推进,公司积极应对医药行业的市场变化、竞争压力以及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积极推动公司生产经营持续稳定发展,以确保公司本年度经营计划得以实现。同时,公司不断加强核心产品、核心客户、核心团队三个核心建设,积极拥抱集采,加强市场准入,实施精细化招商,稳定存量的同时积极开拓增量客户,实现公司自产药品销售量和销售收入稳中升。2023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9亿元,同比增长14.8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2亿元,同比增长11.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0.75亿元,同比增长5.66%。上半年,公司整体实现药品销售3.12亿瓶(袋/支) ,同比增长45.12%。其中,公司腹膜透析液产品销量1044万袋,同比增长62.15%;基础输液产品销量2.97亿瓶(袋) ,同比增长45.80%。
1、产品力建设为核心,丰富研发管线
报告期内,公司以产品力建设为核心,聚焦呼吸科、肾科、精麻科等领域,以及大容量制剂、医疗器械等,以国家集采品种、一致性评价品种为重点方向,推动高附加值、高技术壁垒的原料药、药品、医疗器械等产品的研发,夯实公司“原料+制剂+包材”一体化发展战略,推进原料药、制剂、医疗器械、医用包材等板块全面协同发展。
药品方面,报告期内获批的原料药及制剂品种4个,截至报告期末已进入注册程序的原料药及制剂品种12个。
截至目前,公司共39个品种进入国家医保目录。2023年1月18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正式发布,公司产品碳酸氢钠林格注射液及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恒星制药有限公司产品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被新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2年)》。同时,报告期内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恒星制药有限公司产品硫酸特布他林注射液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核准签发的药品注册证书,该产品为国家医保乙类品种。
医疗器械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获得注册证的二类医疗器械20个。报告期内新获得注册证的二类医疗器械3个。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处于注册中的二类医疗器械11个。
专利方面,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获得专利504项,报告期内新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项。
2、加强核心产品、核心客户、核心团队三个核心建设,推动公司转型升级
1)报告期内,公司以首席科学家、产品经理为核心,打通前中后端,落实研产销一体化。在安徽合肥新设立华仁医学研究(安徽)有限公司,重点打造医药研发创新平台,一方面进一步扩增公司在药品层面的技术和新产品储备、丰富公司研发管线,做到申报一批、在研一批、储备一批,一方面能引进更多的优秀研发人才,助力公司核心产品、核心团队建设。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研项目19个,其中进入注册程序的原料药及制剂品种12个。2)进一步加快营销转型,以产品为核心,落实产品经理负责制和销售人员分类分级管理,以产品经理为抓手,积极推进研产销一体化发展,加强专业化市场准入核心团队建设,夯实产品线全生命周期管理。报告期内,公司的肾科产品线销量持续增长,较上年同期增长38.29%。3)加快核心客户建设及客户管理模式升级,实施客户分类分级管理。统筹优化产品管理部职能及人员配置,提升一体化客户服务水平,做深做细并增加客户粘性,增加对终端渠道的把控力。4)加快推进精细化招商,稳定存量的同时积极开拓增量客户,利用好优势产品的“敲门砖”,打好融合营销的“组合拳”,加强市场教育培训,夯实市场准入和补天窗工作,积极拥抱集采,快速抢占市场。报告期内,公司整体实现药品销售3.12亿瓶(袋/支) ,同比增长45.12%,销售收入稳中有升。
3、加强安全生产和全面质量管理,闭环管理降本增效
1)报告期内,公司各工厂持续推进安全标准化建设,全面夯实机长负责制,强化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主体责任,规范和完善风险管控的制度、标准和流程,开展安全宣教、应急演练、隐患排查等一系列安全生产专项治理活动,做到“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2)持续推进全面质量管控,从研发、采购、生产、物流、市场等各环节实行闭环管理,报告期内顺利通过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各项飞检及认证检查工作。3)各工厂持续实施设备升级改造,通过优化生产模式,提高产能利用率,降低成本,提质增效。其中,青岛工厂完成灌装机易折塞改造等技改项目,进一步降低人工成本;裕源工厂完成净化设备、电力设备、模具、注塑机、灯检机等设备的升级改造,节约能源,提升规模化产能,报告期内日产量突破200万瓶,实现日产量翻番;日照工厂完成产品输送方式优化、冷却水改造等多项技改项目,进一步降低成本,提质增效。4)整合内部资源,统筹五大生产基地,通过委托生产、自产产品内供替换等方式,综合提升产能利用率,建立全产业链低成本优势,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和互补优势;日照工厂全力推进“高端特色创新原料药及制剂研发生产基地项目”建设,上半年完成主体车间土建建设及反应釜等主要设备安装,进一步夯实“原料+制剂+包材”一体化发展战略。
4、加强投后管理,发挥协同效应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对广西裕源药业和安徽恒星制药的并购整合,从人力、财务、内控、业务等方面加快融合,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在业绩对赌期届满后顺利完成广西裕源药业经营管理的平稳过度。业务方面,对公司原有产品与广西裕源药业、安徽恒星制药产品进行渠道融合,加快市场准入和全国挂网,充分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人力方面,在保持原有团队稳定性的基础上,加强双方团队的融合;财务方面,加强子公司财务管理,充分发挥上市公司融资优势,优化贷款结构,降低贷款成本;内控方面,对子公司合同等进行规范,进一步加强规范运作、合规经营,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5、重要子公司持续发力,助力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赋能重要子公司加快融合、协同发展、提质增效,广西裕源药业、安徽恒星制药等重要子公司经营持续发力,推动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广西裕源药业围绕提升规模产量和丰富产品种类下功夫,通过设备升级改造、开展集中采购等举措充分发挥协同规模效应赋能。报告期内日产量突破200万瓶,实现日产量翻番。安徽恒星制药充分发挥研发驱动优势,持续加强研发工作推进力度,夯实公司的研发平台建设,报告期内硫酸特布他林原料药及注射液新增获批,同时加快推进新产品上市销售。上半年,广西裕源药业、安徽恒星制药分别实现净利润2493万元、3459万元,为公司整体盈利能力提升做出贡献。
6、夯实内部管理,推进健康合规发展
1)公司按照上市公司法律法规和国有控股企业的监管要求,进一步完善合同管理、流程体系、制度建设,推进公司健康合规发展。2)不断提升信息披露质量,加强三会规范运作,优化投资者关系管理。3)紧紧围绕公司战略发展方向,进一步拓展融资渠道,降低综合融资成本。4)进一步优化组织架构,赋能业务发展;建立内部赛马机制,打造一支进取、专业、高效的队伍;进一步完善绩效管理体系和薪酬管理体系,完善关键岗位晋升通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与培养,推行全员常态化培训。5)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和品牌宣传工作,做好公司网站、《华仁药业》内刊、微信公众号、OA等企业文化宣传平台建设,营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助力公司价值传播。报告期内,公司再次入围米内网中国化药企业百强,排名升至第84位。6)报告期内,公司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统一思想、提高标准、主动作为,持续夯实党建工作。上半年公司顺利通过青岛市精神文明单位复审,生产党支部荣获崂山区“五星级”党组织。
(二)所属行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随着医保控费、国家集采等国家一系列医改政策的深入推进,短期内对医药行业的发展带来较大压力。但从中长期来看,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医疗保险体系的逐渐完善、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医疗刚性支出快速增长,医药行业的需求仍将保持持续增长。根据Frost&Sullivan预测数据,预计到2025年,我国医药市场规模将达到22,873亿元,2020-2025年复合年增长率达到9.6%。未来医药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升,成为行业结构性成长的最重要的驱动力,具有品种优势、规模优势、资金优势的药企将是行业变化的受益者。
1、行业概况
(1)医保改革深入推进,国家集采进入常态化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持续加剧的大趋势下,虽然医药行业的需求在不断增加,但是随着医保基金支付压力逐年加大,医保目录谈判和带量采购给行业带来冲击。2016年国家卫计委组织第一轮医保目录谈判后,我国医保目录保持每年更新一次的谈判节奏,随着医保目录更新调整的常态化,2020年医保目录谈判药价平均降幅趋于缓和。自2018年以来,我国的国家药品集采已经进行到了第八批次,累计共覆盖2107个药品、356个品种,药品价格平均降幅64.16%,单款药品价格降幅最高达到了99.42%。随着国家医药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国家集采已经逐步常态化,同时地方各级集采不断迭代升级,集采将成为我国最主流的药品采购模式,具有技术优势和自主研发能力、生产组织能力的企业有望通过集采提高市场份额。
(2)创新转型大势所趋,一致性评价政策推动仿制药结构调整
医保改革、带量采购等政策加快仿制药降价速度,倒逼医药企业选择创新研发道路,传统药企向创新转型成为势不可挡的大趋势。创新药的研发回报周期漫长,放眼当下,传统药企仍要通过仿制药稳住基本盘。目前中国仿制药行业大而不强,药品质量差异较大,2016年以来,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持续推进,深刻影响仿制药格局。2020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要求做好仿制药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受理与审评,通过完善医保支付标准和药品招标采购机制,支持优质仿制药研发和使用,促进仿制药替代。不断完善的行业政策有益于提高行业标准与药品质量安全水平,为优质制药企业的经营创造了健康、良好的环境与体制保障。另一方面,一致性评价是仿制药的大洗牌,率先通过一致性评价,同时有产能和成本优势的企业有望率先收割市场份额。
(3)医疗器械需求扩大,产品结构需进一步调整
随着国家经济水平的发展,国民可支配收入、医疗健康需求不断增加以及产业政策的助力,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自2013年起就逐渐扩大,多年来始终呈现高速增长。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1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8,908亿元,同比增长16.47%,较2007年增长16.65倍,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0.67%。目前国产医疗器械市场仍比较分散,行业集中度较低;产品集中于低端领域,高端产品仍以进口为主,仍有较大结构调整空间。
(4)国民用药安全性要求提高,优质药包材迎来需求增长
随着国家对药物安全性要求的提高,药用包装材料行业迎来巨大的市场空间。根据华经产业研究院公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药用包装材料行业市场规模为1,358.6亿元,同比增长16%。全球药用包装材料行业集中度较高,发达国家企业占据了行业主要市场份额,其产品种类、技术水平、研发实力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2015年,国家推出关联审批制度,药用包装材料的质量要求达到药品本身质量同等水平,药用包装材料行业在产业链中的地位得到显著提高。关联审批制度弱化前置审批、强化事后监管,强调市场机制和市场门槛,将促使药企更加注重对药包材产品质量的把控,选择质量稳定的优质药包材企业合作,加速药包材行业的优胜劣汰。
(5)伴随着医保控费、带量采购和限输限抗的影响,大输液行业头部企业竞争加剧
大输液为中国医药工业的五大制剂之一,是医疗机构使用最普遍的药品制剂,市场需求量大,销量稳定。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仅能生产几亿瓶,发展到2013年,产量约为134亿瓶(袋),成为世界第一。2008-2016年,我国大输液消费量总体呈现上升的趋势,2016年约为113亿瓶。随后几年,受“限抗令”、“限输令”等政策及国内大环境影响,消费量逐步下滑。但是,日益加深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依旧为我国大输液行业带来较大的需求。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预测,未来几年,大输液行业消费规模将呈缓慢增长态势,到2025年,消费量将达到约117亿瓶(袋)。
在医保控费、带量采购、限输限抗限辅、门诊限挂背景下,整个大输液市场的总体市场容量有所缩减,面对同质化水平高的行业现状,企业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大输液行业的行业集中度正在提高。
(6)随着国家对终末期肾病的重视,腹膜透析液市场进一步释放
目前,慢性肾脏疾病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社会问题。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是目前临床常用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其中,腹膜透析液主要治疗终末期肾病(肾功能衰竭,俗称“尿毒症”),是早期透析的最佳选择,能够最大程度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腹膜透析相比血液透析更符合中国国情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它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单、易于管理、价格低廉等优势,因此得到国家政策层面上的积极推广。
近年,可居家操作的腹膜透析液便利性凸显,多数有透析需求的肾病患者选择使用腹膜透析液居家治疗。随着国家对终末期肾病的重视,以及大病医保的“全覆盖”,腹膜透析液的市场得到进一步释放。
2、行业特点
医药行业具有高投入、高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高质量要求、受政策影响大的特性,对生产制备技术水平和研发创新有较高要求。在研发创新方面,药物研发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才,并经过较长研发周期才有机会成功研发一款药物;在生产制备技术方面,药品生产需要严格按照GMP规范进行,对生产环境控制、设备验证、工艺流程、现场管理以及质量控制要求较高;我国对于医药行业的监管较为严格,医药改革和医疗卫生保障等政策对医药行业的影响较大。长期来看,医药行业周期性特征并不突出。
3、行业重要政策
(1)2022年最新版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公布
2023年1月18日,国家医保局公布2022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本次调整共有111个药品新增进入目录,3个药品被调出目录,谈判成功率82.3%。本轮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收载西药和中成药共2967种,其中西药1586种,中成药1381种。未来,国家将进一步加强对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管理,规范医疗机构药品采购使用,提高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在医疗机构的合理使用水平。
(2)《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发布
2023年3月1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做好2023年医药集中采购和价格管理工作的通知》,从6个方面对全国的医药集采和价格管理工作做出明确要求,包括坚定不移推进药品耗材集采、提高集采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药品价格综合治理、着力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和管理、持续开展口腔种植价格专项治理、优化医药价格治理能力支撑。其中,在推进药品耗材集采方面提出,到2023年底,每个省份的国家和省级集采药品数累计达到450种,其中省级集采药品应达到130种,化学药、中成药、生物药均应有所覆盖。
(3)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调整
2023年4月18日,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国家卫健委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调整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目录的公告》,调整涉及奥赛利定、苏沃雷生、吡仑帕奈、依他佐辛、曲马多复方制剂等药品,新目录于2023年7月1日起执行。
(4)《药品标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再次征求意见
2023年5月5日,国家药监局再次就《药品标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与2022年12月公开征求意见版本相比,本次调整为7章55条,明确了药品标准体系构成及标准间的关系,进一步强化药品上市许可持有人主体责任落实,内容更加系统、规定更加细化。同时,《征求意见稿》设立“国家药品标准”“药品注册标准”“省级中药标准”3个专章,对三类标准制修订程序和要求分别作出具体规定。
(三)主要业务、产品及用途
1、医药板块
1)大容量制剂产品
公司专注于非PVC软袋、直立式软袋、塑瓶、玻瓶大输液的研发、生产、销售,按照用途包括基础输液、血容量扩充剂、血液净化类、抗感染类、循环系统类、止血类、神经系统类、抗肝炎及肝炎辅助类等系列产品。2020年,公司完成广西裕源药业有限公司、浦北县新科药品包装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快速补齐公司的大输液品种和品规,广西裕源药业的直立式软袋、塑瓶与公司现有品种和产线相互结合,形成输液产品高中低档全覆盖的产品结构。目前公司大输液产品的包装形式已涵盖非PVC软袋、直立式软袋、玻瓶、塑瓶等。
非PVC软袋产品:公司生产的非PVC软袋双管双阀输液产品,采用第三代全密闭式包装形式,不需导入外界空气,可有效解决污染问题。由于双管双阀、隔绝空气及专口专用,有效杜绝交叉感染的特性,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直立式软袋产品:公司全资子公司广西裕源药业的“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软袋生产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直立式软袋将瓶装输液能直立摆放与袋装输液能自排的优点合二为一。因袋体柔软,在输液过程具有自排功能,无需开放空气通路,袋体可在气压作用下回缩,压迫药液滴出,避免形成空气回路,降低了二次污染的几率,临床使用更加安全,且能直立摆放,更加符合医护人员的操作习惯,临床使用更加方便。
2)腹膜透析液产品
腹膜透析液主要治疗终末期肾病(肾功能衰竭,俗称“尿毒症”),是早期透析的最佳选择,能够最大程度保护患者残余肾功能。公司腹膜透析液产品是继大输液以来又一大战略性品种,是国内首家上市的非PVC包装的腹膜透析产品。公司目前已取得腹膜透析液、低钙腹膜透析液共计23个品规的腹膜透析液药品批准文号。其中,低钙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1.76%)及低钙腹膜透析液(乳酸盐-G2.55%)同时含有乳酸盐及少量的碳酸氢盐,是采用有弱焊隔层的双室软袋包装的中性pH腹膜透析液,使用前混合,混合后药液呈生理性pH值,根据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相较于传统腹膜透析液,具有保留残余肾功能、保护腹膜功能、改善灌入痛等优势,将为腹膜透析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根据中国工程院院士陈香美主导的“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华仁腹膜透析液与市场某同类产品进行前瞻、随机、平行对照的多中心临床研究,中期试验结果表明华仁药业非PVC腹膜透析液超滤效果更优。公司依托非PVC包材形式以及超滤效果优势,加强学术推广和医患宣贯,扩大市场影响力;通过自主开发的形式把控终端,增加患者粘性;同时把握分级诊疗、三级集采、医保政策完善的契机,使销售渠道进一步下沉,提高市场占有率。
3)呼吸科、精麻科产品
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恒星制药有限公司主要布局呼吸科、精麻科,拥有多索茶碱注射液、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地喹氯铵含片、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硫酸特布他林注射液等12个品种22个品规的制剂批准文号,以及喷他佐辛、多索茶碱、地喹氯铵、盐酸乐卡地平、阿加曲班、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硫酸特布他林等11个原料药的备案登记,其中8个原料药品种已通过CDE技术审评。此外,由于精麻药品具有较强的成瘾性,国家对精麻药品企业管制严格,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可生产二类精神药品原料药的定点生产企业49家,安徽恒星制药是二类精神药品原料药的定点生产企业之一。
2、医疗器械、医用包材
医疗器械方面,公司全资子公司青岛华仁医疗用品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医疗器械产品,包括穿刺器、切口牵开保护器等用于外科手术、能够解放医生双手的一次性高值医疗耗材及碘伏帽等腹膜透析液配套产品,拥有“卓医卫”外科手术通路系列、“胜路安”护理系列、“仁”字腹膜透析系列等医疗器械高值耗材产品,以及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医用防护口罩、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等医疗防护用品。
医用包材方面,青岛工厂自主生产与大容量制剂配套的包材产品,包括非PVC三层共挤包装膜、丁基橡胶产品(胶塞)及注塑包材等,以及各种规格自封袋、缠绕膜、气泡膜、印刷膜产品,其中胶塞系列产品远销国内外。日照工厂积极推进转型升级,以纸板纸箱、塑料包装及填充物的研产销为重点,打造全方位专业绿色包装创新中心及生产基地,实现包材自主可控。
3、大健康板块
公司积极布局饮料、化妆品、健康饮品等大健康产品线。饮料业务:包括电解质补充液、纯净水、大桶水、葡萄糖补水液、固体饮料等产品。其中,久源久电解质补充液由公司自行研发生产,用于补充人体水分流失、维持体内酸碱平衡及电解质平衡。化妆品业务:名济堂化妆品是子公司湖北华仁同济与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合作的“华仁同济联合实验室”研制,主打医学科学护肤,目前主要产品有胶原蛋白睡眠面膜、小分子胶原蛋白水、维生素E水润霜、极光晚安精华液、维生素E乳、防晒乳等。健康饮品:由子公司湖北华仁同济开发并由“华仁同济联合实验室”技术支持的“华仁同济燕窝胶原三肽饮”已上市,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大健康产品线。
4、医药商业流通板块
医药商业流通业务范围涵盖药品、医疗器械、医药原料等,现经营药品、医药原料3000余种,医疗器械1000余种,主要面向为全国三甲、二甲医院及全国药品、药材经营企业等开展药品、医疗器械、医药原料等批发业务。
(四)经营模式
采购模式:公司原材料实行集中采购管理,各生产单元所需主要原材料由总部统一负责采购,整合需求用量,确定战略合作供应商,集中谈判价格,保证公司生产经营工作的正常进行。采购部门按照公司预算管理要求,制定年度原料采购计划和采购策略,并每月根据生产需要和市场情况及时调整采购计划。对供应商建立准入制度,建立合格物料供应商库,选择具备供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完备、管理规范的生产企业作为公司的合作伙伴,并定期进行现场质量审计,确保供应商的生产质量体系符合公司产品要求。物料建立严格的验收入库管理制度,检验合格方可投入生产使用。
生产模式:公司采取以销定产模式组织生产。各生产基地严格按照GMP的要求组织生产,将GMP标准作为所有创新管理和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在采购、研发、生产、质量、设备管理、运输等方面全面执行;在药品的整个制造过程中,质量管理部门对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中间产品、成品进行全程检测及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销售模式:公司的产品销售模式包括直供医院模式和经销代理模式。公司直接参与国家、省级、地市的药品集采并中标后,对于直供医院模式,由公司直接与医院签订销售合同,并负责产品的配送或委托配送公司完成配送;对于经销代理模式,公司向经销商销售产品后再由经销商销售至医疗机构及零售终端。
(五)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营销转型,不断加强核心产品、核心客户、核心团队三个核心建设,同时随着国家、省级、地市级三级集采的深化推进,以及公司产品中标的广东联盟集采、鲁晋冀豫联盟集采、河北省集采的陆续执行,公司基础输液、腹膜透析液等产品的销量、收入与上年同期相比均稳步上升,为公司贡献了增量利润。报告期内,公司整体实现药品销售3.12亿瓶(袋/支) ,同比增长45.12%。2)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赋能重要子公司加快融合、协同发展、提质增效,广西裕源药业、安徽恒星制药等重要子公司经营持续发力,推动公司整体盈利能力稳步提升。3)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成本管理,优化组织结构,助力公司盈利能力提升。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产品和质量优势
公司秉承“质量-生命”的质量理念,将GMP标准作为所有创新管理和公司生产经营管理的基础,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对人员、设备、仪器、工艺方法、环境等进行全方位的验证、管理和控制,实现从采购、生产、设备管理、仓储运输到临床调配、用户使用的全程质量跟踪,保证质量体系的完整性。评价大输液产品质量的主要指标包括细菌内毒素、不溶性微粒的数量等,公司大输液产品细菌内毒素和不溶性微粒标准高于《中国药典》规定,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公司推出的腹膜透析液是国内首家批量上市的非PVC包装产品,成功入选国家卫生部腹膜透析示范及推广项目和“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不含增塑剂,产品质量稳定,超滤水平高于市场同类产品。
2、品牌优势
深耕输液领域二十五年,公司通过积极创新、严格质量管理和生产管理、完善客户服务等措施,凭借长期稳定的产品质量,“华仁”品牌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在非PVC软袋输液和腹膜透析液市场树立了较好的品牌形象,为公司在全国各地的招投标工作以及中标后的后续营销工作奠定了基础。报告期内,公司再次入围米内网中国化药企业百强,排名升至第84位;公司“青岛华仁输液文化博物馆”被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山东省博物馆学会评为全省博物馆十大优秀社会教育活动案例。
3、品种、品规、剂型优势
公司作为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以医药、大健康、医疗器械和医疗服务为主的现代化医药健康产业集团,经过多年经营积累建立了聚焦肾科、呼吸科、精神科、麻醉科及大容量制剂等领域共104个品种217个品规的产品体系。
公司是国内注射液剂型、品种、品规最全的企业之一,目前公司大输液产品的包装形式已涵盖非PVC软袋、直立式软袋、玻瓶、塑瓶等。其中,非PVC软袋定位于国内高端输液市场,公司在此领域潜心耕耘,积累了一定的技术优势和专业化经营优势。公司生产的非PVC软袋双管双阀输液产品,采用第三代全密闭式包装形式,不需导入外界空气,可有效解决污染问题,有效杜绝交叉感染,保障了患者的用药安全。
公司全资子公司广西裕源药业的“直立式聚丙烯输液软袋生产工艺”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直立式软袋将瓶装输液能直立摆放与袋装输液能自排的优点合二为一。因袋体柔软,在输液过程具有自排功能,无需开放空气通路,袋体可在气压作用下回缩,压迫药液滴出,避免形成空气回路,降低了二次污染的几率,临床使用更加安全,且能直立摆放,更加符合医护人员的操作习惯,临床使用更加方便。
公司全资子公司安徽恒星制药在呼吸科与精麻科已布局多年,研发管线较为丰富,拥有多索茶碱注射液、复合磷酸氢钾注射液、盐酸法舒地尔注射液、地喹氯铵含片、枸橼酸咖啡因注射液、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硫酸特布他林注射液等22个品规的制剂批准文号,以及喷他佐辛、多索茶碱、地喹氯铵、盐酸乐卡地平、阿加曲班、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钾、硫酸特布他林等11个原料药的备案登记,其中8个原料药品种已通过CDE技术审评。通过收购安徽恒星制药,公司业务领域从大输液、肾科领域向呼吸科、精麻科领域拓展,药品剂型从大容量拓宽到小容量注射剂、片剂、胶囊剂、散剂、颗粒剂等多种剂型,品种和剂型进一步完善,并实现“原料+制剂+包材”的一体化发展。
4、销售团队和营销渠道优势
公司具有稳定的自营销售团队和销售网络,建立了完善的销售体系和销售布局。公司加强对商业渠道客户的筛选,优选信用良好、终端资源和把控能力强的商业客户,进行了渠道归拢。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落实产品经理负责制,积极推进营销转型,加快核心产品、核心客户、核心团队的建设,加快精细化招商,实施客户分类管理,提高终端把控力。目前,公司产品已经成功进入全国30多个省市,非PVC软袋输液市场占有率居前列,腹膜透析液在国产品牌中,市场占有率第一。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行业政策风险
医药行业是受国家政策影响较大的行业之一,产业政策以及国家、地方性法律法规的变化,将直接影响医药行业的景气程度。同时,医药行业关系国计民生,从中长期看,伴随着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医疗保险体系的逐渐完善、人口老龄化程度的逐年提高,医药行业有望保持持续增长。近年来,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速推进,医保控费、集采降价等新政策密集实施,给整个医药行业带来较大的变革,市场竞争也将进一步加剧,药品价格仍然存在下降压力,公司也将面临着行业政策变革带来的诸多风险。无论是国家集采还是跨省联盟、省级集采,最终的目标是降低药品价格,控制医保支出。对公司来说,国家集采既是挑战更是机遇,公司将加强国家医改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研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积极、主动参与国家及地方各级集采,紧抓行业变革机遇,积极进行战略转型,以新思想、新方法、新面貌,迎接新一轮医药体制改革和行业发展周期。在面临市场、价格两难情况下,公司将选择优先保市场份额的策略,以提高市场占有率为第一目标,快速提升市场份额,跑马圈地,抢占市场,全面迎接集采时代。
2、收购整合风险
2021年8月,公司全资子公司西安曲江华仁药业有限公司以自有资金收购西安恒聚星医药有限公司暨安徽恒星制药有限公司100%股权,通过本次收购能够进一步丰富公司的药品品种、研发管线、药品剂型,进一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较好的协同效应。但是,受经济环境、行业政策、市场竞争、自身经营可能出现不利变化等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次交易完成后整合效果能否达到预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若未来的经营情况未达预期,将存在商誉减值的风险,对公司当期损益造成不利影响。未来,公司将根据双方现有资源及业务模式、管理制度等,科学合理进行规划部署,在市场、人员、财务、企业文化、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充分整合,紧紧抓住国家集采的政策机遇,稳定存量的同时,积极开发增量客户,协同发展。同时,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推进新品种的报批、上市,不断提升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降低商誉减值风险。
3、市场竞争风险
自2018年以来,我国的国家药品集采已经进行到了第八批次,累计共覆盖2107个药品、356个品种,药品价格平均降幅64.16%,单款药品价格降幅最高达到了99.42%;同时地方集采在频次增加、品类扩大的基础上,省级或跨省联盟采购渐成趋势;此外,随着医保目录更新、医保谈判机制常态化等,行业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如果公司不能在产品质量、营运效率、成本控制水平、营销网络等方面持续提升,则行业竞争导致的产品价格下降将导致公司毛利率和净利率下滑,对公司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公司将顺应政策导向,加快市场变化响应速度和策略应对,梳理优势品种,做好产品布局与规划,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同时积极探索营销转型,加强专业化市场准入团队建设;提升管理水平,持续提质增效,不断提高市场应对能力和竞争水平。
4、应收账款风险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占用公司资金,降低资产使用效率。为压缩应收账款,提高资产使用效率,公司对客户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筛选规模较大,信用等级良好的客户进行深入稳定合作,并对优质客户进行优先资源配置,同时严格执行信用管理政策,压缩账期,以货款回收、利润贡献的原则进行考核,对应收账款进行重点清理。
5、成本上涨风险
近年来,国家对药品生产标准、质量检验、产品流通等全产业链运营提出了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要求,同时大宗原材料价格不断上涨,增加了公司的成本控制难度,利润空间进一步被压缩。为严格控制生产成本,公司通过开发新供应商、签订大宗合同锁定价格、备品备件引入带量限价采购模式等手段控制采购成本,通过技术改革创新、各产品线融合销售、各厂区统筹排产、国产化替代、自产品种替代、自产膜材原料国产替代等多种方式降低生产成本。
0
False
SZ300110
华仁药业
/stock/business/sz300110/
/stock/business/sz30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