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莱特的主营业务 SZ300246.创业板

04月25日: 预计财报发布

价: 6.34 (-3.06%)
估值日期: 昨天
PE/扣非PE: 22.05/56.17
市净率PB: 1.16
股息率: 2.10%
ROE: 5.35%
A股市值: 17亿
行业: 医疗器械
净利润同比: +529.58%.23Q3
北上持股:
今年来涨: -38.45%
上市日期: 2011.07

公司名称:广东宝莱特医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实控人:燕金元 (26.72%),王石... 所属省份:广东省 所有制性质:民营企业 成立日期:1993.06 员工人数:1,378
主要业务: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专用设备修理;新型膜材料制造;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合成材料销售;塑料包装箱及容器制造;新型膜材料销售;塑料制品销售;消毒剂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机械设备销售;机械设备租赁;物联网设备制造;物联网设备销售;物联网应用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软件销售;软件开发;软件外包服务;包装材料及制品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维修;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远程健康管理服务;日用品销售;国内贸易代理;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非居住房地产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消毒剂生产(不含危险化学品)。(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主营业务 - 历史详情
主营业务
查看历年营收、净利润
经营概述 - 2023中报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1、公司业务
报告期内,围绕“重症先锋、肾科龙头”的战略发展定位,公司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持续的产品研发创新、准确市场定位、强化内部管理,使得各板块业务保持持续发展。
公司主营业务为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主要涵盖健康监测和血液净化两大业务板块:一是健康监测板块,为医疗监护设备及配套产品,主营产品为监护仪设备、心电图机、脉搏血氧仪、中央监护系统、可穿戴医疗产品等,广泛应用于家庭保健、社区医疗、普通病房、急诊室、高压氧舱、ICU、CCU、手术室等领域;二是血液净化板块,为血液透析产品,主营产品为血液透析设备(机)、血液透析器、透析液过滤器、血液透析粉/透析液、透析管路、穿刺针、消毒液、透析用制水设备、消毒系统、浓缩液集中配供液系统、腹膜透析设备及配套使用的腹膜透析管路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急慢性肾功能衰竭领域的治疗。
2、公司经营模式
(1)销售模式
公司国内销售以经销商买断式经销为主,直销为辅。在充分发挥经销商资源优势的同时,通过终端逐步建立并扩大品牌影响力,从而降低市场成本,提升公司品牌效应。
国际市场方面,公司通过参加国际医疗器械学术交流会议、产品展会和选点调研等方式向国外顾客展示产品并获得市场信息,对锁定市场区域则专门进行考察和调研,选定经销商进行产品和技术培训,并组织经销商对公司现场及示范医院参观,以促进长期稳定业务关系的建立和深化。
(2)研发模式
公司始终重视新产品及新技术研发,建立了一套基于并行开发思想模式的协同研发流程体系,拥有跨部门、跨系统、从市场需求调研到产品注册的完整产品研发流程。公司根据ISO9001和ISO13485关于研究开发控制的要求,制定并严格执行《产品项目策划程序》和《产品开发程序》,对立项及开发两个阶段的各个流程进行严格控制,从而确保将技术创新转化为技术成果。
(3)采购模式
公司主要采用集中式采购,根据销售与生产计划,由经过筛选的少数优质供应商提供服务,易获得较大的价格优势与优质服务。代理产品方面,公司主要通过珠海宝瑞、珠海申宝、深圳宝原等三家子公司经营血液净化设备及血液净化耗材等产品的代理销售业务,涵盖各国际知名品牌,子公司作为所在区域的代理商,通常每年与品牌方签订代理协议,约定采购价格和采购量。
(4)生产模式
公司整体以订单生产为主,国内市场则公司会根据市场需求及过往销售情况保持相对合理的库存。
3、行业发展阶段、周期性特点及公司所处地位
(1)医疗器械行业
行业发展状况
医疗器械行业是事关人类生命健康的高技术行业,是医疗卫生体系建设的重要基础。随着全球经济稳定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重,各国对于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逐年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支出也日益增加,其中占比较高的医疗器械支出水平也不断提高。经历了2020年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各国已普遍意识到卫生体系的完善程度对国家政治和经济稳定的重要性,纷纷加大医疗投入。根据EvaluateMedTech发布的《2018年全球医疗器械市场概览与2024年展望》,预计2024年全球医疗器械行业市场规模将达到约5,950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在5.64%。
政策和需求共同推动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1)》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7,700亿元,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医疗器械市场,在全球医疗行业中的重要地位越发凸显。
根据灼识咨询数据,2015年至2020年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从3,125.5亿元增长至7,789.3亿元,年复合增速达到20.04%,远超全球增速,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20年以来,政府陆续发布医疗基础设施建设等相关政策,主要针对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基层医疗机构提升综合能力等方向,明确加强重大救治基地建设、医院扩建、ICU等科室建设、县级医院基础设施条件改善等,各地方政府加速将医疗补短板任务和目标列入基建规划中,医疗新基建成为长期趋势。随着《“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的推出,将医疗装备产业的发展推向新的高度,该项规划提出预计到2035年,我国医疗装备的研发、制造、应用将提升至世界先进水平,我国进入医疗装备创新型国家前列。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逐年加深及国民医疗保健意识的持续加强,医疗需求将持续增长。同时,分级诊疗政策的推行将强化数量众多的基层医疗机构职责,医疗资源下沉将带来对医疗器械外生采购需求的提升。需求层面的增长、政策的红利以及供给层面的优化,将推动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行业周期性特征
医疗器械行业与人们的生命健康密切相关,市场需求主要由人口总量、人口老龄化程度、人们的健康意识与健康状态等因素决定,行业景气程度受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相对较小,属于刚性需求。如血液净化行业,患者每周透析治疗的次数是相对固定的;监护设备行业,医院相关科室对于设备的配置也是相对刚性的。因此,公司所处行业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特征。
(2)血液净化行业
行业发展状况
血液净化主要是指把患者的血液引出身体外并通过一种净化装置,除去其中某些致病物质,净化血液,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中血液透析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肾脏代替治疗方式之一,适用于绝大多数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根据费森尤斯年报的预测和统计,全球透析产业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668亿欧元稳步上升至2020年的820亿欧元,年均增长率约为4%左右,2021年透析市场规模受下行影响缩减至790亿欧元。在全球范围内,2021年约有375万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定期接受透析治疗,其中88%的患者接受了血液透析(HD)治疗;11%的患者接受了家庭腹膜透析(PD)治疗。
我国血透市场起步较晚,目前市场规模较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2012年我国将终末期肾病治疗列入大病医保,极大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对患者报销比例的提高及医保政策的倾斜,较大释放了我国血液透析的市场需求。据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上公布的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CNRDS)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人数为24.80万人,2022年底已达到84.43万人,近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3%。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预计我国血液透析设备和耗材市场将从2021年的134亿元增长至2026年的281亿元,年复合增速将达18.6%。《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19版)》提到:预计到2030年我国终末期肾病患者人数将突破400万人,且我国目前接受治疗的患者比率不到20%,若未来透析治疗率提高到国际平均水平37%,届时透析治疗人数将达到148万人,若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现在的平均治疗率75%,则透析治疗人数或将达到300万人以上。
近年来,国家政策的支持为血液透析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例如2020年的《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提出优化医疗资源布局,加强重症病区建设,按规模和功能配置血液透析机,终末期肾病属于重症病建设范围;2021年《“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推动透析设备的升级换代和性能提升;2023年1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防控操作指南”,其中第九章《重症床位扩容改造操作指南》中明确,省会城市和中心城市定点医院须设置独立的血液透析中心,每个中心配备至少30台血液透析机。
耗材方面,根据《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2021版》显示,2020年中国血液净化类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为97亿元,同比增长19.75%,2020年血液透析器市场规模约为58.5亿元,约占整个血液净化类高值医用耗材市场规模的60%。透析器是血液透析中的关键部分,主要被用于血液透析滤过,国内透析器市场目前仍然由外资品牌主导,进口透析器仍占据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随着国内部分先进企业正逐渐突破生产与技术壁垒,进口替代的速度将进一步加快。2019年国务院发布的《治理高值医用耗材改革方案》强调,地方政府执行招标采购时明确优先采购国产医疗器械。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肾病患者人数不断增长,血液透析医保报销比例不断提高及独立血液透析中心的快速发展,推动血液净化耗材的需求不断增加。
设备方面,目前中国血液透析机市场份额仍主要依赖于进口产品。根据蛋壳研究院统计,2020年国内血液透析机销量中费森尤斯、贝朗、日机装、百特以及尼普洛5大外资厂商占据了国内血液透析机市场80%-90%左右的份额,国产自主品牌的血液透析机市场占有率仅10%-20%左右。2021年由国家财政部与工信部印发的《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2021年版)明确支持提高包括血液透析机、血液透析滤过机在内的国产医疗设备的市场占有率。该项标准审核建议血液透析机配比采购本国产品比重为75%,血液透析滤过机配比采购本国产品比重为50%。由此可见,未来我国自主品牌的血液透析机在医疗设备国产化的浪潮中蕴含巨大市场空间。
腹膜透析也是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的早期治疗方式之一,腹膜透析治疗的优势是能够保护患者残余的肾脏功能,对治疗的时间和地点没有严格限制,其中自动化腹膜透析可通过设备在夜间居家进行,更具备灵活、便捷的特点。据中国医师协会肾脏内科医师分会2023年学术年会上公布的全国血液净化病例信息登记系统(CNRDS)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患者人数为3.66万人,2022年底已达到14.05万人,近十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40%。随着国家及各地方政策对腹膜透析支持力度加大,以及对该种治疗模式更大范围的推广,将会有更多患者采用腹膜透析进行早期治疗,家庭自动化腹膜透析将会成为新趋势。
未来,随着医保覆盖面扩大、大病医保报销比例提高和分级诊断等医疗政策的深沉推行,新材料、新产品不断创新开发,新技术、新透析模式逐步得以进入临床应用,终末期肾病患者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得到满足,将促使血液净化产品和服务市场需求逐步释放。由于在行业规划、政策扶持、政府采购等方面均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重视,血液净化行业增长趋势明朗,兼具资金和技术优势的国内外企业通过外延并购、战略合作等方式不断进入行业,血液净化产业链渗透与整合趋势逐步呈现,行业竞争愈加激烈。
公司行业地位
近年来,公司通过内生式发展和外延式并购相结合的方式来整合行业内优质资源,完成了血液净化设备及耗材的全领域布局,具有九大耗材基地,三大渠道平台。公司拥有血液透析设备(机)、血液透析器、透析液过滤器、血液透析干粉/透析液、透析管路、穿刺针、消毒液、透析用制水设备、腹膜透析设备等血液净化产品,并掌握聚醚砜膜的核心拉丝技术,其中公司的透析用制水设备及透析粉液的市场占有率居行业翘楚。此外,公司是国内首家取得透析液过滤器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上市企业、率先取得血液透析机医疗器械注册证与腹膜透析设备医疗器械注册证的A股上市公司。公司在珠海和苏州建设血液净化产业基地,扩大血液净化设备及耗材的产能,引进血液净化领域高端研发人才及先进设备,开启产营研新引擎。公司通过全产业链建设,全地域覆盖,专业化经营,精益化管理等方式,致力打造“产品制造+渠道建设+医疗服务+信息化管理”的肾科医疗生态圈,并凭借完善的产业布局、成熟的产品结构、稀缺性高的核心技术及强大的研发能力,确保处于血液净化行业领先地位。
(3)监护设备行业
行业发展状况据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生命体征监护仪市场总值达到了243.2亿元,预计2025年增长到316.2亿元。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具有巨大的成长潜力与空间,近年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系的发展和进步、新医改的实施、医疗机构数量的增长,患者和医院对诊疗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跟踪性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医疗基础设施需求剧增,医疗监护设备也从过去主要用于危重病人的监护,发展到目前普通病房的监护,甚至基层医疗单位和社区医疗单位也提出了应用的需求,叠加为预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有效降低其对社会的冲击,我国医疗监护市场逐年扩容。
2020年5月国务院出台《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方案》,指出要加强我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现代化建设,另外也提出要补齐在应对传染病方面的公共卫生短板,正式迈出“医疗新基建”的第一步。2021年《“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发展远程监护装备,提升装备智能化、精准化水平;提出推动危重症新生儿转运、救治、生命支持等装备应用。报告期内,支持与落实医疗新基建的相关政策陆续出台,如2022年1月国家卫健委印发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指导原则(2021-2025)》、2022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2022年9月《国家卫健委开展财政贴息贷款更新改造医疗设备的通知》等。
近年,在加快医疗资源建设之余,我国的医疗资源仍存在发展不均衡,地区之间与城乡之间差异较大,总量仍相对不足等等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2022年11月12日的发布会提到:“中国每千人口的医疗床位达到6.7张,每10万人口的重症医疗床位才不到4张”。根据卫生统计年鉴,截至2021年底我国二、三级医院总计约1.3万家,床位总数合计约600万张,ICU床位13万张(重症医学科6.7万张+其他专科ICU6.3万张左右),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二十条优化措施”当中提出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增加救治资源,加快医疗设备储备等。2023年1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防控操作指南”,其中第九章《重症床位扩容改造操作指南》中明确,要强化三级医院重症医疗资源准备,确保综合ICU监护单元可随时使用,医院要按照综合ICU标准,加快完成综合ICU监护单元建设和升级改造,其中明确提出定点医院ICU床位数不低于床位总数的10%等数量上的要求。随着卫生防控措施的逐步优化,我国ICU病房的建设将加速,从而催生对重症监护设备的需求持续增长。
公司行业地位
公司深耕于医疗监护领域三十载,是监护仪产品线最完善的公司之一,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授予的“国家多参数监护仪产业化基地”。作为中国最早一批研发制造医疗监护仪的民族企业,公司多年来坚持监护领域专业化,产品“多元化、高端化、智能化、物联化”,品牌力深受海内外认可。目前,公司的监护设备已覆盖国内数千家医疗机构,且通过全球公共医疗危机突破行业瓶颈,成功进入发达国家高端医院。公司监护类产品品类丰富,拥有一体式监护仪、插件式监护仪和掌上监护仪三大系列产品,涵盖了急危重症监护、亚重症监护、手术麻醉监护、新生儿及产科监护、常规科室监护等领域,辅以医护工作站、中央监护系统等,为医院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此外,公司还拥有心电图机以及脉搏血氧仪、超声多普勒胎心仪、蓝牙体温贴等智能穿戴产品。多品类的产品结构,充分满足了不同国家、不同层次客户对产品功能和价格的多样化需求,确保公司在医疗监护领域的地位。
4、主要业绩驱动因素说明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522.89万元,同比增长19.2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5,885.87万元,同比增长728.20%,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为261,789.87万元,较期初增加7.3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144,440.45万元,较期初增加1.99%。其中健康监测板块销售收入24,475.33万元,同比增长25.37%,血液净化板块销售收入40,428.54万元,同比增长14.61%。
2023年上半年,公司通过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品牌影响力,通过供应链管理、产能和物流运输优化,并充分发挥全国多基地布局的优势,实现主营业务增长,使得公司健康监测板块及血液净化板块销售收入均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得益于产品力的提升、管理效益的改善、销售渠道拓展及营销队伍的建设,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报告期经营成果概述
2023年上半年,随着国内经济环境恢复常态化运行,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坚定以“重症先锋、肾科龙头”为发展定位,聚焦于研发高端新品、优化营销团队、完善营销网络、加强集团化管理,确保本年度经营计划得以实现。公司力求把握国产医疗器械替代进口、国家各级医院升级改造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通过持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从而提升公司产品竞争力、品牌影响力,为将来公司在品牌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实现飞跃夯实了基础。报告期内,公司经营重点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坚持自主研发创新,积蓄发展新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密切关注临床焦点需求与行业政策方向,并结合智慧技术的创新与运用,推出数款新产品,包括社区及居家场景使用的腹膜透析设备及配套管路、电子尿量计量仪及脉搏血氧饱和度传感器等院内智能监测产品、枸橼酸配方血液透析干粉和低钙配方血液透析浓缩液等个性化透析产品。
携关键设备,进军腹膜透析领域报告期内,公司自主研发的PD600腹膜透析设备已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该产品搭载物联网系统,可远程监控设备运行状态和定位信息,拥有一体化的机身设计,治疗模式齐全,操作高度自动化,并拥有智能语音、视频操作引导、多设备数据收集及蓝牙传送等实用功能与设计。公司基于当前医疗改革形势和患者的实际情况,在保证设备品质的前提下,强调其“可及性”,以技术手段降低腹膜透析设备成本,提高其性价比,积极助力我国腹膜透析治疗的推广与进一步普及。报告期内,与上述设备配套使用的一次性使用腹膜透析管路已取得注册证,碘液保护帽正处于注册审评阶段,腹膜透析配套耗材的陆续推出将为公司未来在腹膜透析领域的发展积蓄更多动能。融智慧技术,打造输注泵新产品公司自主研发的BioFusionS500输液泵及BioFusionCMS输注中央监护软件已于2023年7月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S500系列输液泵是公司融合临床焦点需求与智慧技术而打造的全新产品,产品拥有一键开机、电动装载、人机交互等便捷功能,支持多种联机方式,满足全科室的不同需求,可通过无线网络或输液信息采集系统连接,实现全面信息化管理。在创新特性上,该产品拥有液体平衡系统,可实时关注患者液体代谢状况;配有智能药物库,储存五千种药物信息,支持至少三十种药物分类,有效减少用药风险。安全性方面,该产品拥有双路阻塞检测、即将阻塞预警、空瓶报警及双重气泡检测,全力保证输液安全。BioFusionCMS输注中央监护软件可通过无线网络对输液泵、注射泵、输液信息采集系统进行集中监护和管理,提高监测效率。
探细分领域,实现全新突破公司积极推进产学研医的深度合作,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报告期内,公司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签约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取得较大进展,双方携手打造的“语音输注系统”与“麻醉诱导系统”面世,两项系统均为行业首创,将于公司新产品上运用,能够流程化、标准化地提升麻醉医生工作效率,实现了手术麻醉监护领域内的新突破。
重知识产权建设,推动新产品研发公司重视各项专利技术的产业化进程,致力于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促进技术创新。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新增专利45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36项,外观设计4项),新增软件著作权6项。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授权的发明专利50项、实用新型272项、外观设计27项、国际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09项,商标108项,《医疗器械注册证》77项,确保公司具有较强的创新研发优势。报告期内,公司紧跟国内外医疗器械研发动态,结合市场需求与发展战略,紧密推进G系列监护仪、注射泵、CRRT、AED、遥测监护系统、输液信息采集系统、高端透析用水处理设备、特殊配方血液透析浓缩液等新产品的研发项目进度,上述新产品将陆续推出。
未来,公司将进一步融合前沿科技进行自主创新,实施产品高端化、差异化、智能化、物联化、精品化战略,始终以医患需求为导向,开发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满足市场未来趋势、解决行业核心痛点的新产品。
(2)完善营销综合能力建设,打造优良终端品牌印象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营销人才建设、扩大营销网络覆盖、深化品牌推广,为有效消化未来大幅提升的新增产能提供保障,为公司各板块业务长期发展夯实基础。
人才建设方面,公司致力于引进优秀营销管理人才,优化销售人员架构,加强人才管理机制,打造焕然一新、执行力强劲的营销团队。报告期内,公司加强对营销人员、国际本土化员工、客户及终端的赋能培训与考核,开展针对关键岗位在职人员及候选人的专业能力建设,并坚持以终端角度成果收集意见提升产品的特点与质量,使公司核心营销团队积极地参与到产品的研发及更新中去,将产品研发、销售、客户服务三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
市场拓展方面,公司重点拓展终端用户的建立及落地,继续推进设备及耗材的试用,扩大三级医院、特大透析中心的样板医院建设,打造区域样板医院,持续关注渠道商建设与管理,建立合作伙伴扶持及落地方案,提高主动性。报告期内公司邀请数百名合作伙伴,成功召开甘青宁合作洽谈会、山西二级合作洽谈会、浙江合作洽谈会等多场会议,在海外市场,公司邀请海外客户及合作伙伴来公司交流并现场考察公司产品,更好地拓展海外市场业务。
品牌推广方面,公司通过“医学荟”线上平台与线下学术会议结合的方式,加强终端品牌印象建设,推动行业生态的良性发展。报告期内,公司于线下积极开展地市级区域沙龙会、科内会、学术研讨会及行业学术年会,全力聚焦临床学术建设,将学术推广与深度营销相结合,通过加强与终端用户沟通,增强用户黏性,推动品牌价值势能持续提升。公司于线上运营的“医学荟”平台已正式上线一周年,平台关注用户已突破1万,到访用户超2.7万,上线课程117节,进驻行业专家58位,收获业内的持续肯定。
(3)加强集团化管理,持续拓展产业布局
报告期内,公司加强经营管理,倡导“向管理要效益”,积极发挥新设立的集团企业管理部门的作用,统筹各子公司经营管理方向,监督各子公司落实情况,严格落实各项降本增效措施,并通过完善供应链管理、产能和物流运输优化,充分发挥全国多基地布局的优势,实现主营业务增长,实现效率、效益双提升,推动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公司持续拓展血液净化产业布局。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对陕西三原富生51%股权的收购,并对三原富生进行全面的业务和资源整合,将逐步扩增三原富生产能,加深对西北五省的透析耗材市场布局。此外,位于西南地区的四川宝莱特生产基地现已取得生产许可证,并已具备投产条件,预计今年内将投产。报告期内,公司继续以自有资金收购控股子公司苏州君康少数股东股权,目前公司已完成苏州君康的第三期股权转让,现已持有苏州君康92.12%股权。
(4)砥砺前行,收获多项行业荣誉
报告期内,公司被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评为“2022年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并再次成功入选广东省药监局公布的“广东省2022年度质量信用A类医疗器械生产企业”名单,这是公司连续十四年获此殊荣。2023年6月,在“创新珠海”科学技术奖暨科技创新评优颁奖典礼上,公司的“基于血氧饱和度信号的呼吸率监测技术及其在病人监护仪器中的应用”项目,荣获2022年度“创新珠海”科学技术特等奖,董事长燕金元先生荣获“2022年度珠海市科技创新领军人物”称号。
在医疗监护领域,在2023年第十三届中国医疗设备行业数据大会上,公司荣获2022年度中国医疗设备“优秀民族品牌金奖”、2022年度中国医疗设备“产品线第一名奖”。
在血液净化领域,2023年4月中关村肾病血液净化创新联盟(NBPIA)举办的中国肾科领域高价值创新成果展示研讨会上,公司凭借技术创新实力及品牌影响力,被评为“中国血液净化领域创新企业综合TOP20企业”。同期,在2023北大医学论坛肾脏病分论坛上,公司依托于自身产业布局优势,被授予肾脏创新与转化联盟(CKIA)“2023年度战略合作伙伴”。
以上所取得的各项荣誉是对公司创新能力、综合实力及市场地位的充分肯定,为公司今后开拓市场建立品牌效应奠定了基础。
(5)积极践行社会责任,贡献民族企业力量
作为中国医疗设备民族品牌,公司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将发展成果回馈社会,于2023年第十三届中国医疗设备行业数据大会上荣获2022年度中国医疗设备"最具社会责任奖”。
2023年2月,土耳其发生强烈地震,当地数万人遇难,公司在土耳其中资企业总商会的带领下,向灾区捐赠一批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用于地震地区医院的救治工作。近年来,公司子公司深圳宝原向深圳慈善会、深圳市天下一家肾友关爱基金会等多家慈善机构捐赠800余万元,用于开展尿毒症患者救助,帮助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及患者相关帮扶。未来,公司将继续肩负“厚德精工守护健康”的品牌使命,在坚持创新发展的同时,主动承担更多社会责任,积极贡献民族企业力量。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处于注册申请中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共10项,具体情况如下:
截止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已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共77项,去年同期公司取得医疗器械注册证数量为66项,具体情况如下: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1、创新研发优势
公司作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健全研发体系和研发团队建设。经过多年发展,公司逐渐培育出一批行业经验丰富、专业的研发团队,从而提升公司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公司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公司重视自主研发创新,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报告期内研发投入为4,667.19万元,同比增长9.54%。
公司及子公司大力推进各专利技术的产业化进程,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促进技术创新。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授权的发明专利50项、实用新型272项、外观设计27项、国际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109项,商标108项,《医疗器械注册证》77项,确保公司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公司重视血液净化耗材的研发,强化耗材生产管理。截至2023年6月30日,子公司恒信生物为辽宁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武汉柯瑞迪为湖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武汉启诚为湖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苏州君康为苏州高新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公司及子公司恒信生物、挚信鸿达、常州华岳、武汉启诚、柯瑞迪、苏州君康均为高新技术企业;公司自主研发的Q系列多参数监护仪、A系列多参数监护仪、心电图机、透析机、母胎监护仪、生命体征检测仪、无线体温检测系统均为广东省高新技术产品。公司的S系列、A系列、Q系列、M系列监护仪及D50血液透析设备等多款产品均入选中国医学装备协会的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此外,公司是国内血液净化领域首家取得透析液过滤器(内毒素过滤器)医疗器械注册证的上市企业,同时该产品已获得欧盟的CE证书,打破国外企业在相关产品技术领域的垄断。
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新增专利45项(其中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36项,外观设计4项),新增软件著作权6项,新增《医疗器械注册证》9项。具体情况如下:
(1)专利及专利使用权
截止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350项专利权,报告期内新增专利45项;失效的专利20项。报告期内,新增专利情况如下:
(2)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截止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证书109项,报告期内新增6项,具体新增情况如下:
(3)特许经营许可证
截止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已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及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医疗器械注册证》共77项,报告期内新增9项,具体新增情况如下:
2、产品结构优势
公司产品涵盖健康监测和血液净化两大领域,产品较多,覆盖面广,可以充分满足不同国家、不同层次客户对产品功能和价格的不同需求,为业务发展提供保障。健康监测方面,公司拥有掌上监护仪、一体式监护仪和插件式监护仪三大监护系列产品,此外还拥有心电图机、超声多普勒胎心仪、蓝牙体温贴等智能穿戴产品。多品类的产品结构,给公司带来了较强的风险抵抗能力,有效提升公司在医疗监护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公司带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血液净化方面,公司通过内生式发展和外延式并购相结合的方式,完成了血液净化设备及耗材的全领域布局,拥有血液透析设备(机)、血液透析器、透析液过滤器、血液透析干粉/透析液、透析管路、穿刺针、消毒液、透析用制水设备、消毒系统、浓缩液集中配供液系统、腹膜透析设备等血液净化产品。血液净化设备及耗材的全领域布局,使得公司在血液净化领域竞争中具有极大的核心竞争力,血液净化领域将是公司近年来最重要的业绩增长点。
3、营销网络优势
营销网络建设是公司保持稳定成长的重要基础。公司通过加强营销团队的建设,优化营销团队的管理,丰富营销方式,扩大了营销网络的覆盖面,为未来产品的叠加、扩大市场份额奠定了渠道基础。目前,公司营销渠道覆盖遍布北美,拉丁美洲,亚洲,中东,欧洲及非洲等地区。
4、质量管理优势
公司具有完善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按照ISO9001:2015标准、ISO13485:2016标准以及GB/T19001-2016标准、YY/T0287-2017标准进行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检验和经营,每年通过TV、SD和CMD的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并取得相关认证证书。公司严格执行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减少“三废”排放,降低能耗,节省资源,从而有效地推行清洁生产,实现降低组织生产成本和污染预防的社会责任。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共拥有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77项,外销主导产品均通过了欧盟CE认证、美国FDA510(k) 许可、美国NRTL产品认证和加拿大产品许可证书等。持续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的观念,使得公司产品深受客户认可,为公司积极开拓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1、宏观经济政策及经济运行情况变化引致的风险
公司的医疗器械产品主要集中在健康监测和血液净化领域,国家宏观经济周期的变化与下游医院及医疗行业对医疗器械更新换代的需求能力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医疗行业和大健康行业整体的需求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国民经济运行状况及国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的影响,在国民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也在不断调整,该类调整可能直接影响下游医院及医疗行业对医疗监护类器械和血液净化设备与耗材的需求规模,因此有可能造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波动。但在2020年后,在医疗资源的分布和供给上已经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防控变化后的医疗设备配置需求叠加更新换代和县级医院的升级改造需求,在健康监测业务上负面影响有限;而在血液净化设备与耗材的需求上,作为维系病人生命支持的治疗手段,基本上不受影响。
2、国家医疗政策变化引致的风险
(1)血液透析行业政策变化的影响
目前血液透析产品主要用于治疗肾衰竭引起的尿毒症。由于尿毒症患者的肾脏过滤功能几乎消失,以至于体内的毒素无法得到清除,因此尿毒症患者需要通过透析的方式进行治疗。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增高,尿毒症患者有逐年增长的趋势,由于血液透析治疗的价格相对较低、部分地区血液透析的相关治疗费用纳入医疗保险的范围且其他治疗手段在国内市场尚不成熟,因此血液透析是目前国内尿毒症患者主要选择的治疗手段。由于患病人数基数较高,且血液透析是需要长期持续进行的治疗手段,因此预计未来血液透析行业的需求量会持续上升,但是下游医疗市场对血液透析产品的需求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家医疗政策导向,如果未来其他治疗肾脏疾病的医疗手段得到国家更多的产业扶持或者政策导向,有可能对公司血液透析产品的下游需求构成影响,从而造成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波动。目前除了血液透析治疗外就是腹膜透析治疗,公司已经有所布局,目前公司研发的自动化腹膜透析机及腹膜透析管路已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
(2)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政策的影响
2021年,国家医保局等八部门发布《关于开展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和使用的指导意见》,指出“重点将部分临床用量较大、采购金额较高、临床使用较成熟、市场竞争较充分、同质化水平较高的高值医用耗材纳入采购范围。所有公立医疗机构(含军队医疗机构)均应参与集中采购。”集中带量采购是我国近期在药品、高值医用耗材领域试点并逐步推进的重要政策。
带量采购政策“以价换量”的效应将导致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和利润率下行,对于未能中标的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和有限的利润空间。随着带量采购政策逐步推广,若公司重点销售区域对监护仪产品、血液透析产品等实施带量采购,公司产品在政策实施地区的价格及销售数量将受到较大的影响。若公司未能在该地区中标或中标价格大幅下降,将可能对公司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在血液透析耗材上,目前看透析粉液基本不太受带量采购影响,一是受运输半径影响,二是价格已经不存在太多下调空间,三是公司在全国布局,竞争力较强;透析器的带量采购对苏州君康来说是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在产能完全释放之前,量越多,苏州君康的产品成本、费用摊薄越多,同时大幅减少传统意义上的销售费用支出。
(3)“两票制”政策的影响
2018年,原国家卫计委等六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巩固破除以药补医成果持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通知》(国卫体改发〔2018〕4号),明确提出要持续深化药品耗材领域改革,实行高值医用耗材分类集中采购,逐步推行高值医用耗材购销“两票制”。“两票制”是我国近期在药品、医疗器械流通环节上推行的重要政策,将大大减少医疗器械的中间流通环节,也将使得生产企业面临销售模式转型的问题。若公司不能适时调整销售模式及与经销商的合作方式,其生产经营将可能受到不利影响。
为了顺应国家提倡的“两票制”等政策,公司已提前布局血液透析领域的渠道资源,打造平台型渠道商来整合和拓展市场及业务,是公司加快建立和完善血液透析领域生态圈的关键链环。
3、市场竞争风险
随着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竞争加剧,特别是由于血液透析市场快速增长吸引了众多公司进入到这个行业,将使未来血透市场出现激烈竞争,从而导致血液透析行业产品价格出现下降,产品毛利下滑,可能对公司血液透析类业务的未来盈利能力产生一定影响,存在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根据对市场竞争风险的预判,正在血液净化领域打造“产品制造+渠道建设+医疗服务+信息化管理”的能自我循环、自我发展的全领域生态圈,现已基本完成从血透设备到血透耗材制造的全产业链布局,公司将凭借全领域生态圈的优势降低市场竞争所带来的风险。
4、规模扩大、业务模式增加的管理风险
随着公司并购业务的实施和新设子公司,公司存在规模扩大、业务模式增加的管理风险。
针对管理风险,公司一方面将逐步推行集团化管理,优化企业治理结构,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各下属公司的运营管理,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提升管理水平、提升营运效率、效益,另一方面将持续加强集团企业文化建设、内控管理,统一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确保管理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5、材料成本上涨的风险
原材料成本是公司营业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内物价水平的持续上涨,以及原材料市场不可预见的价格波动,如果公司未能有效控制相关原材料的成本,公司将面临盈利能力下降的风险。近年来公司持续对自身及子公司供应链进行整合,对控制原材料成本价格投入了大量精力,取得一定成效,但关键元器件、原材料的上涨仍旧是成本上涨的一大风险。
6、海外市场销售风险
海外市场存在一定出口国家的汇率政策、经济政策、贸易政策甚至政府的稳定发生重大变化带来的销售风险,尤其是结算风险,这将对公司的盈利造成一定影响。
针对海外市场销售收款(结算)风险,公司根据海外客户的情况分别采取款到发货、信用证、购买出口信用保险等销售模式以降低风险。
7、人力资源管理风险
公司的发展壮大对高素质的技术专业人才和管理人才均存在较大需求;但行业竞争格局的不断演化,人才的争夺日趋激烈,如果本公司未来不能在发展前景、薪酬、福利、工作环境等方面持续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待遇和激励机制,可能造成公司的人才流失且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将对公司长期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公司有人力资源管理风险。
“引进人才、重视人才和发展人才”一直是公司长久发展的人才理念,公司注重对研发人员的科学管理,制定了具有竞争力的员工薪酬方案,建立了研发成果与职务晋升、薪酬直接挂钩的内部激励机制,积极为研发人员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和科研资源。公司将进一步完善员工的薪酬、福利与绩效考核机制,把员工的利益与公司的成长挂钩,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公司的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0
False
SZ300246
宝莱特
/stock/business/sz300246/
/stock/business/sz300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