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进科技的主营业务 SZ300594.创业板 上市未满6年

04月26日: 预计财报发布

价: 16.95 (+1.38%)
估值日期: 昨天
PE/扣非PE: 亏损/亏损
市净率PB: 1.69
股息率: -
ROE: -
A股市值: 16亿
行业: 非汽车交运
净利润同比: +104.30%.23Q3
北上持股:
今年来涨: -18.82%
上市日期: 2019.06

公司名称: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实控人:李敬茂 (12.77%),李敬... 所属省份:山东省 所有制性质:民营企业 成立日期:2000.04 员工人数:1,042
主要业务:一般经营项目:软件开发;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制造;铁路机车车辆配件制造;高铁设备、配件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机械电气设备制造;农业机械制造;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电动机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制冷、空调设备制造;家用电器制造;云计算设备制造;铁路机车车辆配件销售;高铁设备、配件销售;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电气机械设备销售;制冷、空调设备销售;电子元器件批发;家用电器销售;云计算设备销售;农业机械销售;通用设备修理;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机械设备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检验检测服务;各类工程建设活动;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主营业务 - 历史详情
主营业务
查看历年营收、净利润
经营概述 - 2023中报
一、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
(一)公司经营情况概述
公司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新能源汽车空调及智能热管理产品、空气能热泵烘干设备、数字能源智能环控产品及其控制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维保服务。公司根据战略发展规划,在稳固发展轨道交通业务的基础上,积极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加大了热泵烘干、新能源汽车、储能、数据中心领域的产品研发和市场布局,随着公司新开拓业务板块产品陆续批量投放市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803.32万元,同比增长7.06%;公司优化管理机制,提高公司内部的运营效率,加强供应链体系优化建设,强化成本控制,避免浪费及无效支出,降本控费,本报告期内扭亏为盈,当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9.99万元,同比增长114.49%。
(二)报告期公司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1、聚焦客户需求,深耕主营业务,拓宽新兴产品市场
(1)轨道交通车辆空调及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轨道交通车辆空调业务板块继续保持稳健发展的趋势。
轨道交通空调国内市场:公司积极开拓市场,轨道交通车辆空调业务板块继续保持稳健发展的趋势,公司新中标了贵阳城市轨道交通S1线、杭州至海宁城际铁路增购项目、武汉轨道交通5号线增购、济南轨道交通R4线等轨道车辆空调项目,新签和在手订单实现同比增长,为后续收入增长奠定了基础。
报告期内,公司进行了成都、福州、郑州、武汉、青岛、温州、西安、天津、重庆、长春、罗马尼亚等国内外十几条轨道交通线路车辆空调订单的交付,完成出口以色列、瑞典、墨西哥等轨道车辆空调项目的生产。截至目前,公司生产的轨道交通车辆变频空调产品已在北京市、上海市、重庆市、广东省、甘肃省等21个省、市、自治区的42个城市投入使用,继续保持公司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行业的优势地位。
轨道交通空调国际市场:公司继续加强国际市场开拓,新中标以色列/TelAvivPurpleLine项目、法国/MontpellierTramCar项目、瑞典/SJABEMU项目、墨西哥瓜达拉哈拉项目,海外客户订单取得大幅度增长。公司持续推广直流直进变频热泵车辆空调技术在国际轨道车辆市场广泛应用,已成为阿尔斯通、庞巴迪和西班牙CAF国际知名轨道交通车辆公司的合格供应商,共同合作推进新型环保冷媒变频节能车辆空调系统的研制和开发,在产品、技术与服务方面持续获得海外客户认可,市场份额不断提升。
轨道交通空调维保后市场:2023年上半年,公司深耕轨道交通空调运营维保服务市场,先后中标青岛地铁2号线空调架修、北京10号线变频节能改造、重庆3号线通讯升级改造、西安机场线架修、沈阳9号线架修、青岛13号线架修等项目。2023年下半年,公司重点推进济南、乌鲁木齐、深圳、上海等城市地铁线路空调的架修及全寿命维保等轨道空调后市场项目。公司持续跟进上海12号线全寿命维保项目,为后续公司全面开拓轨道空调全寿命维保市场打下基础。全寿命维保可以帮助客户准确的掌握设备技术状态,维持和改善设备工作性能,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停机时间,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保证轨道交通正常生产运营,帮助运营公司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2)新能源及智能热管理产品
新能源汽车空调市场:公司在保持电动大巴变频节能空调市场开拓的同时,加大集成综合热管理一体化空调系统技术开发及应用,并持续加大市场推广力度。该技术通过应用多末端流量分配综合控制技术,将客室制冷制热需求,电池、电机、电控冷却降温需求集中统一管理控制,在保证客室冷热需求和电气部件降温需求的同时,将电气部件热量进行热回收,有效补充冬季客室的制热需求,实现整车综合能源管控,有效降低整车能耗,节能减重效果突出。
报告期内,公司与客车行业排名前茅主流车厂加强技术合作和业务开展,获得中车电动、中通客车、吉利商用车、奇瑞万达等车厂多种车型客车空调标配供应商资格;国内市场中,公司在主流城市如重庆、成都、青岛、沈阳等多地实现新能源客车空调批量交付并运行;海外市场中,公司新能源客车空调海外订单持续新增,已在马来西亚、阿联酋、韩国、葡萄牙、新西兰、意大利等国家实现产品出口。
空气能热泵烘干节能产品市场: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发力热泵烘干市场,公司研发的系列化智能变频热泵烘干产品大批量应用到中烟系统烟草烘干、国药集团中草药材烘干、辣椒烘干、消失模烘干等领域。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今年在河南、贵州、云南烟草热泵烘干市场累计中标金额已超过1亿元,连续两年市场占有率名列前茅;同时,公司积极开拓布局四川、湖北、福建等烟草种植面积较大的省份,公司凭借空气能热泵技术优势及此前的产品市场先发优势和项目运营经验,不断扩大热泵烘干市场范围和市场份额。
(3)数字能源智能环控产品
报告期内,公司已与行业多家知名储能系统客户达成战略合作,并广泛开展技术和业务合作,上半年公司新获得了阳光电源、林洋能源、采日能源、天合光能等储能装备温控产品的供应商资质。公司完成10余个百兆瓦级新能源基地及国内重大示范储能电站项目液冷和风冷温控产品配套,累计出货2GWh,为客户提供具有朗进特色的节能、智能、可靠的智能温控系统,公司产品通过海外UL、CE、CSA等相应认证资质,并荣获储能行业十佳配套供应商等奖项,得到行业用户全面认可。
报告期内,公司致力于帮助客户“风险归零”,在储能电池热管理技术方面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围绕大型储能电站系统、工商业储能系统形成完善的解决方案,全新定义液冷产品系统安全,新一代储能液冷系列产品全面迭代升级并陆续批量交付。未来公司将通过精准控温、高可靠性、高安全性、温度均匀性等综合优势进一步优化技术路线,提升自身的行业竞争力,为“双碳”目标的实现提供更领先的技术保障,为储能行业客户提供更具价值、更有竞争力的产品方案和服务保障。
2、智能空调大数据,实现智慧安全运维
近年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人工智能、5G等技术,正在制冷空调领域迅速的应用和发展,公司将智能空调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相结合,通过公司产品全生命周期运行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以及深度挖掘分析,真正立足于客户的应用实际,从可靠性、可维修性的角度出发,设计性价比更优越的维修方案,为客户提供更加精准、更加可靠的全寿命周期智能运维服务。
报告期内,公司新开发热泵烘干设备、客车空调、多联供空调等产品智能运维系统,为相关产品提供智能运维服务,提高售后服务效率,降低维护保养成本。在轨道交通领域,依托公司多年的技术积累,先后完成了天津地铁6&8号线、天津地铁11号线、北京地铁15号线、福州地铁4号线、深圳地铁10号线、深圳地铁14号线、青岛地铁4号线、长春地铁6号线、西安地铁16号线等多条地铁线路空调智能运维系统项目。结合运维实际需求,完成了橡胶件、部分机电产品的部件状态评估项目。通过与主机厂和业主持续交流沟通,了解客户维保需求及痛点,制定和优化现有检修规程,将现有规程逐步从“定时修”、“故障修”转变为“状态修”,降低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护费用,提高了车辆的综合利用率。通过上述项目的运营实践,验证了智能运维系统技术方案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得到了用户的认可。公司将继续努力推广空调智慧运维系统应用,推动轨道车辆空调技术升级,为运营单位创造价值,为公司创造收入。
3、立足技术创新,强化技术壁垒,提升核心竞争力
公司紧紧围绕国家“双碳”目标,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始终坚持高效、低碳、环保的发展方向和技术发展路线,以解决客户痛点、提升人类生活品质为技术开发的出发点,不断创新迭代,在提升技术实力的同时,进一步扩大产品在各细分领域的市场份额。
报告期内,公司在轨道车辆空调方面顺利开展包括沈阳地铁1号线、沈阳地铁3号线、天津轨道交通B1线、郑州地铁7号线、胶州中运量L1线、成都轨道交通13号线、天津地铁4号线、福州滨海快线、贵阳市轨道交通S1线等十余条国内轨道车辆线路空调项目的设计开发工作;同时,顺利开展了重庆3号线、重庆6号线等多条线路项目的技术提升。其中,完成了完全自主国产化变频压缩机的可靠性验证,为后续国产压缩机的广泛应用打下了基础;首次批量采用DC1500V高压直接供电技术的天津地铁7号线空调机组在上半年批量交付并完成首列车调试及测试,所有测试项目顺利完成均满足设计要求,达到预期目标。
在国铁市场方面,公司完成了既有定速空调变频节能升级改造的技术提升,并全程参与国家铁路局160km动力集中式客车变频空调设计统型工作;在海外轨道空调的开发方面,完成墨西哥瓜达拉哈拉4号线、马来西亚柔新线、以色列/TelAvivPurpleLine有轨电车空调的设计开发,同时瑞典/SJABEMU及法国/MontpellierTramCar项目的空调设计工作也正顺利开展。
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完成基于热泵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吉利大巴综合热管理系统、图牛商用车空调系统等项目的开发工作。
在热泵及烘干领域,通过对多种烘干应用场景进一步研究分析,陆续完成16HP烟草开式、闭式烘干机组、20HP开闭式一体机及30HP开闭式一体烘干机组的技术升级,同时完成60HP低温风冷模块机的开发,并陆续批量交付。
在储能温控空调领域,结合储能市场客户及不同应用场景的需求,广泛开展已开发产品的技术升级和验证工作,完成7.5kW工业一体变频系列化空调机组的升级迭代;开展簇级8kW变频冷液设备的验证及CSA和CE认证、40kW及45kW变频液冷产品获得了UL认证,为储能液冷温控产品出口奠定了基础。
4、知识产权体系管理,构建防御保护机制
公司重视知识产权体系建设,完成了《GB/T29490-2013》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的再注册认证审核。IPMS管理体系与ISO/TS22163国际轨道交通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RIS)相结合,无缝协作,打造“统一部署经营发展、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管理体系。报告期内,公司共有21项专利获得受理,在受理专利中,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11项,外观设计3项。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277项授权有效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10项、外观设计专利52项,软件著作权64项。企业共有国内有效商标注册量97项;国际有效商标注册量21项,公司成功入选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名单
5、优化组织管理,建立有效机制,实现降本提效
报告期内,公司从优化业务流程、制定管理制度文件、加强内部管理意识、组建契合公司业务及发展的专门团队等多个角度规范内部管理,以提高运营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等方式提升管理水平,实现管理流程的标准化和智能化,以管理驱动经营目标的达成。
公司将降本增效作为公司重点工作之一。公司研发与供应链、生产部门始终保持密切协同,以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为核心,在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中,充分考虑物料的标准化和统型化,持续提升产品的生产可制性水平,通过优化产品设计,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加强供应链管理工作,持续引入新的合格供应商,减少单一供方数量;及时追踪重要原材料市场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通过提前制订采购预测计划、多供方储备、项目招投标等措施保障原材料供应及控制采购成本。公司坚持品质第一的产品理念,加强全流程质量管理,不断加强制造能力的建设与生产管理水平的提升,通过垂直整合、精益生产、智能制造等措施,建立健全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精益生产体系与智能制造体系,推进公司产品品质更上新台阶。
6、募投项目全部建设完成,产能提升,服务升级
报告期内,公司募投项目“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扩建或新设售后服务站点已完成,项目达到了预定可使用状态。该项目共在全国26个城市建设售后服务网点34个,在做好产品维保服务的基础上,大力促进存量市场架大修业务拓展,积极培育、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IPO募投项目已全部建设完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提升了公司硬件和软件研发条件,扩大了研发团队,提高了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水平和速度;“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系统扩产及技改项目”,公司新厂房、数字化智能制造生产线投入使用,缓解公司产能压力,推进公司智能制造进程;“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公司组建了一支稳定、维修经验丰富、反应迅速的专业化团队,构建面向全国城市轨道、铁路的立体化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售后服务的本地化、实时化,助推公司产品销售,扩大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
7、提升规范运作水平,保障公司高质量发展
报告期内,公司共计召开5次董事会,5次监事会,2次股东大会。公司根据中国证监会、深圳证券交易所的各项法规、规范性文件,修订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三会一层”治理沟通机制,发挥独立董事、监事的外部监督作用;落实内部审计各项工作要求,压实内部审计的内部监督责任,实现内部审核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定期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强化投资者日常沟通,提高信息披露质量和公司透明度,准确、及时地传递公司信息,保护利益相关方知情权。
(三)公司主要从事的业务
1、公司主营业务
公司是专业从事轨道交通车辆空调及其控制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及售后维保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依托自身在轨道交通车辆空调变频节能控制、减重、降噪、智能化等核心技术领域的竞争优势,公司提供满足各类型轨道交通车辆需求的变频节能空调系列产品,取得了较高的市场地位与广泛的市场认可。公司依托智能变频节能技术和制冷、热泵技术等核心优势,积极研发、拓展节能空调技术和产品新的应用领域,为新能源汽车领域提供空调系统及智能热管理解决方案,为储能系统、智能电网、数据中心、服务器机房、通信网络等领域提供节能温控产品及解决方案,为工农业产品烘干领域提供空气能热泵烘干节能解决方案及产品。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为轨道交通车辆空调及维修维护服务、新能源及智能热管理产品、数字能源智能环控产品及变频控制器。
2、主要产品及其用途特点
(1)轨道交通车辆空调产品
(2)新能源及智能热管理产品
(3)数字能源智能环控产品
(4)控制器产品
3、公司经营模式
公司建立了一套成熟且行之有效的、覆盖市场营销、技术创新、产品研发、采购物流、生产制造、售后服务等全链条的规范化管理体系和运营模式,能够根据客户需求和痛点快速提供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和产品。
(1)销售模式
公司主要通过招投标、洽谈等形式进行销售。公司加强项目投标过程管理,提高项目投标成功率。市场人员负责了解行业动向,收集市场信息、出具市场分析报告。销售人员会同技术人员、商务人员负责对招标项目的技术、商务、法律等条款进行评审和响应,制作标书。中标后,转入合同签订或项目实施阶段。经过多年的业务经验积累,公司已经形成稳定的客户资源和健全的销售体系。
(2)研发模式
公司设有专门的技术研发中心,负责建立健全企业产品技术和工艺技术管理体系及管理制度,并根据客户需求和痛点研究开发提供整体技术解决方案,组织实施新产品开发及老产品持续改进过程中的设计评审、小批试制、产品试验和技术确认。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及确保公司产品、技术的先进性提供组织保障,研发技术中心还负责前瞻性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并将其植入公司产品。
(3)供应链管理及采购模式
供应链管理部作为公司供应链的管理归口部门,负责供应商的选择、评价和优化,根据《供方管理控制程序》进行招投标或议价确定供应商供货。通过持续优化供应商,在保证产品质量和正常批量供货的同时,降低采购成本,为公司创造价值。采购部负责下达采购订单和跟踪来料;质量部负责供应商质量体系审查、改善和提升,并负责采购物料的质量检验及可靠性验证工作。仓库负责采购物料的贮存、标识、收发、保管。
(4)生产模式
公司根据客户的合同或订单安排组织生产。市场销售部获取客户中标通知单或合同、订单。公司一般根据客户合同先研发首台样机,并通过客户审查鉴定。后续根据客户交货计划组织物料采购、生产、品质控制,品质部门进行评审,产品生产交货。对于控制器产品则根据客户订单编制生产计划,生产部门按生产计划的要求安排生产。公司制定了一套完整的产品开发流程、生产工艺和操作流程、质量检查和保障流程,以订单计划为中心,有效地协调各部门生产活动,确保生产计划顺利执行和客户订单顺利交付。
(5)盈利模式
公司坚持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研发为基础的经营模式,基于客户的具体需求对产品进行有针对性的定制化设计,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开发可靠性高、竞争力强的节能产品。公司主要通过轨道交通车辆空调及后市场的维修维护服务、新能源及智能热管理产品、数字能源智能环控产品及变频控制器的研发、生产、销售实现盈利,并通过为客户提供产品的保养、维修、维护等服务获取持续性收入。
(四)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
公司主营业务为轨道交通车辆空调、新能源汽车空调及智能热管理产品、空气能热泵烘干设备、数字能源智能环控产品及其控制系统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维保服务。目前公司业务从轨道交通领域扩展到新能源、数字能源领域。
1、轨道交通行业稳步发展
轨道交通作为国民经济大动脉、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轨道交通因其快速高效、低碳环保、安全稳定、运力强大等优点得到了国家产业政策的大力支持,《“十四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和《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愿景目标纲要》着重强调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向世界一流水平迈进;《关于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的意见》,对市域(郊)铁路的功能定位、技术标准、规划编制、公交化运营、地方政府投资主体、综合开发等方面给出了明确意见。《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规划纲要》,以系统化顶层设计文件的形式明确了中国铁路未来30年的发展蓝图,首次提出到2035年将率先建成服务安全优质、保障坚强有力、实力国际领先的现代化铁路强国,率先建成全国铁路网20万公里左右,其中高铁7万公里左右,20万人口以上城市实现铁路覆盖,其中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通达。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现代化铁路强国,吹响了铁路人奋进的新号角,开启了新时代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新征程。国家顶层政策性文件支持为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率先建成现代化交通强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有力支撑。
根据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统计,2023年上半年全国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049亿元,其中国家铁路完成2,6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9%、8.7%,有效促进钢铁、水泥、建材、工程机械等关联产业复苏发展,有力拉动经济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贡献了铁路力量。2023年全国铁路预计投产新线3,000公里以上,其中高铁2,500公里,年度铁路投资7,600亿元以上。
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统计,截止2023年6月30日,中国内地累计有57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路超过一万公里,达到10,566.55公里。2023年上半年共计新增城轨交通运营线路长度236.55公里,新增运营线路8条,新开后通段或既有线路的延伸8段。2023年下半年预计还将开通城轨交通运营线路600公里左右,全年新投运城轨交通线路总长度预计将超过800公里。
随着各类轨道交通线路持续增长、车辆保有量屡创新高,存量市场需求不断放大,运营维保业务将随着保有量市场的增长而增长,十三五期间投入运营的高铁动车组车辆和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近几年分别步入检修期和架修期。增量释放叠加存量更新,轨道交通运营维保后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公司在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细分市场处于行业前列,凭借其在轨道交通车辆空调领域变频节能核心技术的先发优势,可维持较为稳定市场份额。“双碳”目标的提出和持续推进也为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储能装备、热泵烘干装备等绿色装备交通产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公司所涉市场领域中智能化变频节能空调和温控产品需求将会持续增长。
2、新能源行业应用快速增长
(1)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高速增长期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促进生活服务品质升级,要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网约出租车、定制公交等个性化出行服务规范发展。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深入实施,推动提升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水平,加快建设绿色低碳交通运输体系,2023年2月3日,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期为2023年-2025年,进一步推进并带动全国加快公共领域全面电动化的步伐。我国新能源客车的技术、成本、运营模式和基础设施相对成熟稳定,目前市场经济不断回暖,促消费政策持续发力。同时在低碳发展战略驱动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客车市场将迎来更多向上发展的新动能。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全球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电力、交通领域,电力行业碳减排的主要方式为提高风电、光伏等绿色清洁能源发电占比,交通行业碳减排的主要方式为提升出行工具的电动化率且使用绿色、清洁能源。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3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新能源汽车继续延续快速增长态势,市场-渗透率持续提升。
(2)空气能热泵烘干行业应用快速发展
2020年9月,我国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和愿景,是党中央、国务院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我国更加坚定地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产业转型和升级,走上绿色、低碳、循环的发展路径,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党中央认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其中第一部分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中提出,“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实施设施农业现代化提升行动。加快粮食烘干、农产品产地冷藏、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鼓励地方对设施农业建设给予信贷贴息。
2020年河南省政府联合河南中烟公司出台了《全省烟叶烤房电代煤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从2020年开始,用三年时间,全省27903座烟叶连片燃煤烤房完成电代煤改造,新建电烤房5000座。”开启了空气能热泵烘干技术在烟草烘干领域大量推广应用。
2023年7月13日-14日,以“助力热泵技术创新,照亮农业经济未来”为主题,由中国制冷学会主办,云南省制冷学会、云南省烟草农业科学研究院、i传媒共同支持的“CHPC-中国热泵”农业应用生态大会在云南昆明石林成功举办,CHPC-中国热泵”农业应用生态大会分别开设“热泵烟草烘干技术发展及产业发展路线专项论坛”与“热泵农业生态产业应用发展升级论坛”,具体围绕热泵农业不同细分领域应用进行深入研讨,共同为农产品在调制加工过程中提质增收,实现农产品烘干技术节能化、轻量化、清洁化、智能化、信息化,提升农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而努力。
低碳节能是未来发展趋势,国家“双碳”目标给低碳节能设备领域带来发展机遇,公司依托智能变频控制技术和热泵技术研究开发了智能变频空气能热泵烘干节能设备,替代传统燃煤、燃油、燃气、电加热等传统高能耗烘干设备。该产品能效比高、智能化温控,解决了传统烘干污染高、能耗成本高、温度湿度不易控制和控制精度低等问题,实现了温湿度精准智能控制,保证了烘干产品的良好质量。目前公司开发的智能热泵烘干节能产品实现批量生产销售,已在烟草烘干、中药烘干、农副产品烘干、工业产品烘干等领域推广应用。报告期内,公司在河南省各地市烟草烘干招标项目中取得不错成绩,产品在烟草烘干应用中得到烟农和烟草公司的认可。除了在河南的批量中标应用外,公司新研发设计的闭式烟草烘干机在云南烟草市场得到批量应用,为后续在其他省份烟草烘干领域取得订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数字能源智能环控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
在国家发展“新基建”的战略背景下,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了“加快数字化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远景目标,将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
工信部在2021年7月印发了《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的通知,明确用三年时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技术先进、绿色低碳、算力规模与数字经济增长相适应的新型数据中心发展格局;到2021年底,全国数据中心平均利用率力争提升到55%以上,总算力超过120EFLOPS,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降低到1.35以下。到2023年底,全国数据中心机架规模年均增速保持在20%左右,平均利用率力争提升到60%以上,总算力超过200EFLOPS,高性能算力占比达到10%。国家枢纽节点算力规模占比超过70%。新建大型及以上数据中心PUE降低到1.3以下,严寒和寒冷地区力争降低到1.25以下。
2022年1月《“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加快实施“东数西算”工程,推进云网协同发展,提升数据中心跨网络、跨地域数据交互能力,加强面向特定场景的边缘计算能力,强化算力统筹和智能调度。按照绿色、低碳、集约、高效的原则,持续推进绿色数字中心建设,加快推进数据中心节能改造,持续提升数据中心可再生能源利用水平。到2025年,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数字化创新引领发展能力大幅提升,智能化水平明显增强,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我国数字经济竞争力和影响力稳步提升。
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规划》明确,数字中国建设按照中共中央的整体框架进行布局,即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和数据资源体系“两大基础”,推进数字技术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深度融合,强化数字技术创新体系和数字安全屏障“两大能力”,优化数字化发展国内国际“两个环境”。
近年来,在各国碳减排目标引领下,以光伏、风电等为代表的绿色能源发电装机容量持续高速增长。储能系统作为解决风光发电间歇性、波动性等缺点,增强电力系统安全性和灵活性、解决弃风弃光的有效手段,在其安全性、经济性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市场发展潜力巨大。
2021年4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明确,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到30GW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十四五期间,储能将进入刚需阶段,据中关村联盟预测,电化学储能累计规模2021年~2025年复合增长率为57.4%,市场将呈现稳步、快速增长趋势。
2022年3月21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到2025年,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具备大规模商业化应用条件。新型储能技术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核心技术装备自主可控水平大幅提升,标准体系基本完善,产业体系日趋完备,市场环境和商业模式基本成熟。
在“双碳”政策的大背景下,特别是《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为推动新型储能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发展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意味着国家对储能行业的高度重视,电化学储能迎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新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约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总和。“双碳”目标推动下,未来储能装备市场迎来高速增长期。
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沿着这条道路,中国不仅大踏步赶上了时代,而且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动力源,生态优先、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越走越宽阔。公司紧跟国家政策及行业发展趋势,依托公司多年智能变频控制、空调系统节能核心技术和经验积淀,在数据中心、储能电站温控领域进行了全面布局,作为数据中心、新型储能电站温控设备的供应商,加大对该产业的研发和市场投入,以节能、环保、智能为主要技术抢占市场先机,拓展强化细分领域市场,稳步提升市场份额,同国内知名企业开展业务合作,依托自主智能变频节能控制和制冷核心技术,致力于成为数据中心、储能电站温控产品领域的优秀供应商,助力国家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
二、核心竞争力分析
报告期内,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团队保持稳定,经营方式、盈利模式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也没有发生核心技术人员流失等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情况。近年来,公司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技术创新优势
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深入的研发活动,从深度和广度方向提升技术和产品领先优势,加快技术和产品迭代升级,持续增强创新引领能力,拥有国际领先、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公司取得由山东省科学技术厅颁发的《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证书(中心编号:2013LH094)、山东省中小企业局认定的《山东朗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鲁中小企局字[2012]77号)、山东省“专精特新”企业(鲁中小企局字[2015]39号)、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示范企业等证书。公司拥有结构设计、热泵空调系统、智能变频控制、软件开发等专业研发人员约206人,拥有国家标准空调焓差实验室、通用智能功率模块工程实验室、模拟轨道车辆实验室和变频控制软件设计中心等先进研发实验条件。
公司组建专门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完善了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通过GB/T29490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引导公司技术团队不断强化知识产权布局,在研发过程中及时发现提炼技术创新点,深化成果专利化过程,构建严密高效的专利保护网。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277项授权有效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10项、外观设计专利52项,软件著作权64项。企业共有国内有效商标注册量97项;国际有效商标注册量21项。
(二)专业化智能制造和完整质量保证体系优势
公司依托20余年深耕轨道交通行业积淀的多项核心技术和运营经验,将节能环保的理念和技术推广应用到各个行业。公司始终以客户为中心,以向客户提供高效节能、技术先进的绿色产品为己任。公司先后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EN15085国际焊接体系认证、ISO22163国际铁路行业标准认证、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DIN6701粘接质量体系认证、SIL2软件产品安全等级认证和GB/T29490知识产权管理体系认证等,建立公司产品从市场需求到产品开发、生产交付、售后运营的全方位质量保障体系。公司从销售订单获取到售后服务维保全过程实施项目管理,能够快速提供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和产品,保障项目的顺利交付。
公司拥有先进的轨道交通车辆空调、特种空调、温控系统产品及变频控制器智能制造生产线,在专业生产轨道交通车辆空调和变频控制器方面积累了较多的工艺技术,从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安全保障等方面入手着力提升制造能力,不断持续优化生产流程,利用规模生产优势,大幅降低成本。随着轨道交通空调系统扩产及技改项目智能制造生产线的投入实施,大幅提升了公司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制造水平。配合智能制造生产线的数字化水平提高,公司积极调整和优化生产管理体系,快速响应需求端个性化、全面化的发展趋势,有效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运营成本和资源能源消耗,提升公司智能制造水平,公司被认定为国家级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称号,并成功入选第七批“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公司遵循“预防为主、过程控制、持续改善”的质量理念,通过多年的不断创新和持续改进,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高端装备制造全程质量管控体系,保障了公司产品质量在设计、采购、生产、流通和售后各个环节均得到了持续有效的控制。通过信息化、数字化的管理手段,实现了产品质量信息的全寿命周期的全过程闭环,提升了产品的设计质量和产品的RAMS水平,进一步降低了售后服务费用。
(三)客户优势
公司属于高端制造行业,行业具有门槛高、研究周期长、验证周期长、应用周期长的特点。公司以打造中国高端装备业为己任,深耕轨道交通空调领域,加强战略引领,把握机遇,持续创新,沉淀积累研发能力和技术实力,产品质量和性能均达到行业领先地位,为公司的产品销售提供了良好的市场保障,为公司未来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进一步增强了用户黏性,提高公司竞争力。
在轨道交通行业内,公司拥有稳定的客户基础。公司轨道车辆空调业务主要直接客户群体为中国中车下属整车制造企业,同时公司也在不断跟踪、开拓新的客户群体,扩大国内市场范围,开拓国外市场。随着中国铁路建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高速铁路、城际铁路、西部铁路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中国铁路装备技术水平已进入世界前列,开始走向巨大的国际市场。公司轨道交通车辆空调已随中国中车实现出口到新西兰、泰国、土耳其、马来西亚、罗马尼亚、巴西等多个国家。公司通过独立海外投标及合作开发,已成为阿尔斯通、庞巴迪和和西班牙CAF国际知名轨道交通车辆公司的合格供应商,在产品、技术与服务方面持续获得海外客户认可,海外订单项目持续增长。
公司新培育的其他业务板块大多为行业内的央企、国企、上市公司等优质客户资源,为公司盈利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提供了坚实的客户基础。
(四)人才优势
公司经过多年的持续发展和实践积淀,拥有专业化、多元化的管理团队,核心管理人员在相关领域积累了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公司拥有一批具有多年从事技术研发、拥有丰富的市场前线工作经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人才,且大多具有多年从事轨道交通车辆空调行业技术、质量等工作经验,在新产品研发和项目管理方面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使得公司对客户需求以及行业趋势具有较强的洞察能力,从而为公司研发方向提供有前瞻性的指导,能够高效完成研发任务。同时,公司在关键核心岗位和新技术新产品储备研发岗位实施了内部培养和外部引进双轮驱动的人才机制,不断发展壮大人才队伍。公司将发挥人才优势,加强人才优势向科技优势与产业优势转化,助推公司持续高速、高质量发展。
(五)销售及服务优势
公司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团队经过不断拓展、优化,已形成完整的营销及售后服务网络,遍及全国各铁路局、整车厂及各地铁运营所在地城市。随着新业务和新应用领域的布局,不断扩大市场网络,进行业务的拓展及服务。
健全的营销网络为公司与客户建立了畅通的沟通渠道,且公司产品销售人员均拥有技术背景,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在业务实践与拓展中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能够更好的为客户传达产品信息,充分了解客户的产品需求,为公司新产品研发提供方向指引,把握市场先机,将客户需求及时转化为订单,提升公司市场份额,进一步提高公司品牌知名度和客户粘性。售后服务方面,公司募投项目“售后服务网络建设项目”完成投资建设,进一步提高了公司售后工程部售后维护维修服务的水平,组建了一支稳定、维修经验丰富、反应迅速的专业化团队,构建面向全国城市轨道、铁路的立体化服务网络体系,实现对用户服务需求的快速响应。公司建立了售后服务的信息化、数字化系统和大数据智能运维系统,逐步实现产品的“故障修”到“状态修”,提高了运营维保的效率,通过数字化管理,减少了运营服务人员,降低了维护成本。在做好产品维保服务的同时,公司大力促进存量市场架大修业务拓展,积极培育、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六)市场及品牌优势
公司聚焦主业,坚持创新,持续研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前沿技术,引领轨道交通行业技术创新发展。公司围绕核心业务进一步优化业务布局,丰富产品谱系,不仅在轨道车辆空调细分领域引领创新,同时在新能源大巴空调、热泵烘干业务、数字能源和储能温控空调业务板块不断提供更全面的综合解决方案。公司坚持自主研发,提升市场开拓能力,拓展产品应用广度,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成为所处行业新技术引领者和创新产品实践者,推动行业技术变革和产品升级,在行业内逐渐树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与口碑,获得更多合作伙伴的认同,已成为公司与其他企业竞争的重要优势之一。
三、公司面临的风险和应对措施
(一)大宗商品价格的不确定性
受国际大宗材料涨价影响,公司所需的铜类、不锈钢类等原材料价格波动明显,且占公司主营业务成本的比重较高,原材料价格波动幅度及频繁程度给公司的生产经营带来一定影响。虽然公司制定有严格的内部控制程序,并会通过对未来需求明确的关键物料采取适当锁价等措施尽可能降低原材料价格波动带来的影响,但如果原材料等大宗商品价格发生剧烈波动或短时间内发生较明显波动,将可能直接影响公司的营业成本和毛利率水平,从而对公司的净利率水平也产生一定影响。
为应对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公司从多个方面采取了积极措施。一是与主要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以固定式、规模化采购的优势换取更优惠的价格;二是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增强与客户的粘性关系,提升议价能力,从而有效规避原材料价格波动的风险;三是制定严格的采购管理程序,对于供应商的选择与采购成本控制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机制;四是加强技术研发投入,以技术创新来降低生产成本。
(二)市场竞争风险
公司立足自身轨道交通空调智能变频技术,不断完善产品性能、提升产品质量,目前已经成为城市轨道交通空调装备领域的领先企业。公司把握国家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契机,依托公司多年智能变频控制、空调系统节能核心技术和经验积淀,在新能源、热泵烘干及数字能源领域进行了全面布局,成立专门事业部,引进专业人才,但随着相关行业的不断发展成熟,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新技术、新标准将不断涌现,如果公司不能保持在技术研发、产品质量控制与全方位综合服务等方面的核心优势,有可能导致市场份额下降,带来业绩波动风险。
针对上述风险,公司将进一步围绕紧密战略发展目标,发挥公司成熟的智能变频与热泵空调技术平台优势和团队优势,继续加大新产品与技术的研发力度,确保公司的技术与产品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公司将以市场为导向,加强项目管理,缩短项目开发周期,提升公司产品的质量和后续的服务能力,并有效地扩大规模,打造公司向数字化、互联化、智能化的“智慧制造”“大数据”方向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多品种集中生产应对能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三)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风险
随着公司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公司应收账款金额不断增加,截至2023年6月30日,应收账款净额89,901.01万元,占同期总资产的比例为52.31%。虽然绝大部分应收账款账龄在1年以内,且公司客户主要为知名整车厂,大型央企、上市公司、合资企业等,资金实力和计划性较强,应收账款发生大额坏账的可能性较小,但其占总资产及收入的比例均较高,即便公司加强了应收账款的管理,并已按照坏账准备计提政策足额提取了坏账准备,若客户资金出现周转问题,或者公司不能有效拓展融资渠道,公司将承受较大的营运资金压力;另外,如果公司不能有效控制或管理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发生损失,公司仍将面临出现应收账款无法收回而损害公司利益的风险。
随着公司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大,应收账款随之增加,公司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风险控制和信用体系管理。一方面,公司从战略层面综合分析各产品市场情况,优化产品结构,加大产品研发与创新力度,提升产品价值,增强公司对产品的议价能力;另一方面,公司强化内部管理,严格控制审批程序,督促营销人员与客户经常对账并催收货款,加大应收账款的回收和管理,降低应收账款带来的财务风险。
(四)公司客户较为集中的风险
公司主要业务板块属于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下游客户主要为各大整车制造厂。国内市场上,整车制造业务主要集中在中国中车下属整车制造企业及国际化合资企业,占据了国内整车制造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国际市场上,整车制造业务主要集中于中国中车、庞巴迪、阿尔斯通等企业。公司对中国中车销售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较大。在具体业务合作中,中国中车下属车辆制造厂独立选择供应商,如果未来上述企业采取联合招标或者改变采购方式,可能对公司的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公司客户主要集中在中国中车,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对此,公司会密切关注行业动态及客户需求,持续保持与各大主机厂的良好合作关系,积极联系各地方地铁运营公司,深度了解国家政策导向,紧跟行业发展步伐,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加大新技术新产品开发的力度,取得市场先发优势,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进一步加强技术服务,对客户关系实施精细化管理,时刻倾听、积极响应客户的需求,充分挖潜现有客户技术合作机会,并积极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开发京车公司、阿尔斯通、卡福等国内外新客户,进一步提升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占有率。
另外,近几年公司积极开拓新能源客车综合热管理、数据中心与储能温控、热泵烘干装备等产品应用领域,新业务板块收入占比逐渐提高,降低了客户较为集中的风险。
(五)技术泄密和人才流失的风险
截至2023年6月30日,公司及子公司拥有277项授权有效专利,其中发明专利15项、实用新型专利210项、外观设计专利52项,软件著作权64项。主导产品的核心技术全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如果相关核心技术泄密,将对公司生产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关键技术人员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企业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公司一直对高端技术研发人才有较大的需求。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国内相关行业对上述人才的需求也日趋旺盛,高端人才争夺战愈演愈烈。因此,公司面临关键技术人员流失的风险,如果出现研发人员甚至核心技术人员离职后不能得到及时有效补充的情况,将对公司创新能力的保持和业务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对此,公司会进一步加强人才队伍和管理制度建设,并不断完善绩效薪酬体系等激励机制,发挥核心骨干员工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长效作用,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尽量避免或减少人才流失。同时公司也会继续推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形成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并不断强化内部管理,严格防范公司专有技术和商业秘密泄密。
0
False
SZ300594
朗进科技
/stock/business/sz300594/
/stock/business/sz300594/